一夜之間,阿拉善英雄會就火了,以一種不光彩的方式。
長假後半段,不少人的朋友圈及所在的微信群開始充斥描繪阿拉善英雄會的網文,文章裡穿插著不少香豔圖、小視頻,一個「驕奢淫逸」的阿拉善英雄會形象就這樣不脛而走。
在類似的話語體系打造下,阿拉善英雄會成了「沙漠版海天盛筵」。
但網上的傳言並沒有什麼實錘證據。反倒是,英雄會的舉辦地阿拉善左旗宣傳部出來回應:公安部門未發現聚眾淫亂現象,傳播者因發布虛假信息正接受警方調查,聚眾打鬥事件屬實。
阿拉善英雄會的「前世今生」
至少從官方口徑裡,那些聚眾淫亂的傳言,是找不到什麼依據的。當然,「聚眾打鬥」的表述,也表明,阿拉善英雄會裡的有些人可能也不是「善輩」。
但不管怎麼說,那麼多香豔的傳說發生在阿拉善英雄會身上,即便不是事實,結合以往種種資料來看,恐怕也不是純然簡單的附會。至少,這場香豔想像的心理根源,是足可琢磨的。
其實阿拉善英雄會並不神秘,這個項目最初就是為了組織專業的越野玩家進行比賽交流,是越野圈最大的年度盛會,吸引全國大批越野人士參與其中。
從2006年開始,阿拉善英雄會至今已連續舉辦十三屆。2013年,英雄會永久落戶在內蒙古阿拉善。
這個阿拉善英雄會其實就是一個大party,不僅有核心賽事,還有主題活動、文娛矩陣、營地互動等幾個項目,這其中包括T3系列賽事、電音節、美食節等。而作為整場英雄會最具激情和挑戰性的項目之一,T3沙漠挑戰賽是英雄會的核心看點。
所以,阿拉善英雄會現在已經由專業越野玩家進行比賽交流的平臺,變成了阿拉善地區的旅遊項目。
隨著項目逐漸成熟以及口碑擴散,今年除了專業的越野玩家,英雄會現場還出現了一些城市SUV和家用轎車的身影。據內蒙古日報報導,短短的5天的賽事,共湧入40萬輛車,120萬遊客。隨著人數的增多,還出現了管理不善、交通擁堵、環境破壞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已被當地官方承認的事實。
比起這些偏圈子化的賽事,阿拉善英雄會的「香豔」傳說,雖然沒有實錘證據,卻在網上引發了一場獵奇的狂歡。雖然當地官方措辭說「沒發現聚眾淫亂」,網上其實也沒有相關的內容,但這場大型香豔想像現場,卻也留下了不少解讀空間。
是什麼滋生了阿拉善英雄會的「香豔想像」
看看阿拉善英雄會都有什么元素——百萬級豪車、狂沙越野以及土豪尤其是富二代。當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往往意味著一場金錢與勢力的狂歡。
而在公眾的固有認知裡,香車、美女與金錢也幾乎是標配。何況是越野營造的「英雄」形象,若是沒有美女相伴,總感覺會少股子「英雄氣」。
從各方渠道來看,那些香豔的視頻、圖片可能是截取了其他場景加以附會的,但今年阿拉善英雄會確實去了不少年輕女性。
在不少客觀介紹阿拉善英雄會的圖文中,除了介紹賽事、電音節、美食節的場景外,也附了不少美女的照片,不過場景並不香豔,反而比較街邊。這些「美女」去阿拉善的目的也可能只是旅旅遊、看一看。只是,在今年,隨著大量網紅的湧入,讓這場英雄會通過短視頻平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即便如此,依然無法阻斷未曾親赴者們的浮想聯翩。而這樣一個富二代、豪車雲集之地,又恰恰能為這些想像,提供可靠的素材與空間。
不可否認,阿拉善英雄會這幾年確實有些變味,如今已不是一個單純的賽事,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一個大型現場社交平臺。開往阿拉善英雄會的車子更像是一張社交門票,進了沙漠,可能儘是名和利。
不少汽車類自媒體就帶圖「爆料」:自從主辦方加入了電音節、美食節、車展、沙漠挑戰、巖石探險等要素開始,阿拉善英雄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能賺錢,主辦方無節制地售票,出售的門票遠超活動場內的容車量;能入場的車,不管到場車輛有沒有在沙漠行駛的能力,一律放行進入,而部分人把城市 SUV 當越野車開進沙漠,結果秒變翻車場的照片也被曝出。
而從那些見諸報導的打架鬥毆、破壞環境的負面新聞中,外界大概知道阿拉善英雄會的形象是每況愈下的。一個形象漸趨負面的阿拉善英雄會,是滋生這次香豔想像的基礎。
有人說,「阿拉善」(不是指當地,而是指這類盛會)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英雄。這話雖然刻薄,但恰恰可能與這一場關於阿拉善英雄會的香豔想像相映成趣。
想像未必準確,但它可能是某種現實的投射。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阿拉善英雄會該為自身形象的負面化反思。這倒不是說,對它的所有「汙名化」都該順著「仇富」「三俗」路徑一路狂飆,對這些人以群分、基於趣緣的聚會沒必要苛責——而是對主辦方、參與者做些提醒:再怎麼嗨,也得守法,尊奉規則是免於外界道德炮仗的最好「防彈衣」。
□王言虎(媒體人)
原標題:「阿拉善英雄會」何以成為一場網絡獵奇盛宴
責任編輯:曾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