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呂不韋滅掉的東周國是東周王朝嗎?

2020-12-11 我是不會遊泳的魚啊魚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討紂王,在西岐建立西周,一統天下。一直到周厲王時代周朝開始由盛轉衰。連年戰亂,周人苦不堪言。在公元前841年還爆發國人暴動,周厲王躲到山西霍縣避難。

後又傳到周幽王,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諸侯大敗犬戎立太子宜臼為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

之後周天子的權勢日益縮小,諸侯的權勢日益高漲,先後經歷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可謂是風雨飄搖。

公元441年周貞王去世,留下四個兒子。先是老二姬叔殺死老大姬去疾,又是老三姬嵬殺死老二姬叔成為周考王。也就是歷史上的三王並立。

周考王害怕老四爭權就把周王室的一部分土地封給四弟姬揭成立西周公國。姬揭就是西周桓公。

西周公國第二代又出現兄弟相鬥,西周公國惠公又把一部分土地封給弟弟姬根成立東周公國。

這時候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還都臣服於周王室,認他為正宗。一直到周赧王時候,周赧王搬到西周公國和西周公一起辦公。這時候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常常鬧矛盾。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國因為參與諸侯對秦的戰鬥,惹怒秦昭王,派大將摎滅掉西周公國,逼死周赧王,周王朝和西周公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公元前249年東周公國又與諸侯伐秦,被呂不韋滅國。其實呂不韋這時候滅的根本不是周王朝,而只是姬姓的一個諸侯國罷了。周王朝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滅了。

相關焦點

  • 要看懂熱播劇《大秦賦》,你不得不了解的有關東周的歷史
    大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不過影迷們對劇中有關東周這個朝代的一些劇情和歷史越看越糊塗。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56年明明滅掉了東周王朝,還把九鼎搬回了鹹陽,怎麼後來秦莊襄王又派丞相呂不韋去攻打東周呢?第二,秦昭襄王滅東周時,怎麼東周天子和西周君在一起,東周時期怎麼又跑出個西周君呢?
  • 《大秦賦》中東周君向呂不韋請降,為什麼口中含玉呢?
    《大秦賦》劇中的東周君在公子異人剛剛登上王位的時候,覺的秦國連死兩王,國中必定不穩。於是東周君就聯合其他六國一起攻打秦國。而這時候的呂不韋因為是剛剛當上秦相,為了獲得軍功,增加自己的權威,就主動請求去攻打東周國。
  • 《大秦賦》中的西周、東周是怎麼回事?看了這篇就全明白了
    原創:唐封葉|葉話文史公眾號前言秦迷們期盼許久的《大秦賦》終於上演了,讓大家飽了眼福。不過前幾集中出現了東周和西周,把很多對歷史不太了解的觀眾弄糊塗了——西周早就滅亡了,怎麼還有西周呢?中學歷史課本裡教的、大家第一印象想到的東周、西周,是指東周王朝和西周王朝,當然西周王朝在前、東周王朝在後,具體說周王室建都豐鎬時期就是西周王朝,等到犬戎破鎬京,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的周朝,歷史上就叫它東周王朝了。而《大秦賦》裡所說的東周和西周,則是指東周王朝在東周王畿內分封的兩個小諸侯國,即東周國和西周國,中國古代朝和國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大家一定能明白。
  • 《大秦賦》中為何有兩個周國,原來東周不等於東周國
    在《大秦賦》第三集裡秦昭襄王贏稷攻入西周國,在實際上和名義上滅亡了周朝。但第五集又出現了一個東周國合縱攻秦,這是為何?這個東周國哪裡來的?觀眾們一定感到困惑,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大秦賦大秦賦其實在高中時代我們就見過所謂的二周,在賈誼的《過秦論》裡有一句「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這裡的二周就是電視劇裡的東西周國
  • 大秦賦中秦滅周王朝?周王朝其實是壽終正寢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歷史再次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電視劇第9集中,秦相呂不韋率大軍攻打東周國,東周君在其他諸侯國不來援助的情況下,只好銜璧出降,請求呂不韋保留周王室血脈。實際上,秦滅東周國是真,但周朝真的不是被秦滅亡的,接下來宿管阿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是怎麼一回事。
  • 《大秦賦》中,秦國滅掉西周,又滅東周,東西周為何會同時存在?
    然而,很不幸,秦昭襄王竟然直接攻打王畿,滅掉了西周國;七年後,秦莊襄王再一次攻打東周,東周滅亡。很多觀眾不禁疑惑:西周和東周應該是先後存在的,怎麼會同時存在呢,是不是編劇搞錯了?筆者很負責地告訴大家:《大秦賦》這部劇的質量我不評價,但關於東西周的問題,編劇真沒搞錯!不僅沒搞錯,而且還很專業!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君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當得知《大秦賦》初播之時,便激動了一把: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觀感很贊,演員基本上都是演技滿滿的老演員,比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李乃文、張魯一等。畢竟不用看小鮮肉小花旦的拙劣表演,心情自然會舒服很多,再加上這部劇,製作精良,令人忍不住感嘆,2020年快結束了,終於有一部良心劇可以入眼了。
  • 《大秦賦》背景:都東周了,為啥還有西周公,是不是編劇搞錯了?
    我老婆在看大秦賦的時候,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此時自然要顯擺一番。我可喜歡老婆看歷史劇了,總顯得我很博學^_^。首先說的是西周公,明顯是個公爵,不是王。而此時朝代還是周,如果西周公是周王朝的國君,自然是王。
  • 《大秦賦》背後的歷史迴響
    歷史題材電視劇 《大秦賦》正在熱播 它憑藉強大的演員陣容 斥巨資拍攝的戰爭場面 用心貼近歷史的服化道引發熱議 劇集播出至今 嬴政、呂不韋、李斯等
  • 大秦賦:呂不韋服毒自盡,逼死呂不韋的罪魁禍首不是嬴政,而是他
    2020-12-21 22:12:07 來源: 且將旅事兌入酒 舉報   導語:《大秦賦
  • 羋月兒子拉走九鼎,滅掉東周,周王畿秒變敬老院
    ,王朝更替多數都伴隨著血腥殺戮,不過今天咱們就來聊一個沒有殺戮的王朝更替的故事。靠著哥哥和父親創下的基業,秦昭襄王玩的一手好權謀,秦昭襄王不想讓六國稱臣,而是要逐個滅掉六國完成統一霸業。楚國厲害那就打楚國,秦國戰神白起出戰,直接奪了楚國的鄢郢兩座都城,楚國這個維繫了幾百年的南方霸主,被秦國打的丟了霸主的威風。齊國厲害,秦昭襄王聯合六國攻打齊國,結果打的齊國險些滅國,完全失去了和秦國爭霸的能力。
  • 豆瓣評分8.9,《大秦賦》創5年來古裝大劇最高分
    自開播以來,《大秦賦》收穫好評不斷,豆瓣評分高達8.9,是自2016年以來國產古裝大劇在豆瓣上的最高分。無論是劇情吸引力,還是演員對角色的完成度,都讓觀眾表示「《大秦賦》不負期待」,良心史詩巨製的傳奇仍在延續。歷史正劇正在回歸。
  • 《大秦賦》背後的故事,戰國時為何還有東周和西周之分?
    按照時間劃分,戰國時期顯然屬於東周,但在史料和影視作品中,我們卻仍會在戰國時期看到「東周」、「西周」這樣的字眼,例如《史記·秦本紀》「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西周公國:前440年至前256年,共歷四代公元前441年,在位28年的周貞定王姬介崩,其先後生有四子,而在其死後,已經衰弱不堪的周王室又爆發了一次嚴重內亂,以至於最終從周王畿中又分裂出了一個小國,史稱「西周公國」。周貞定王去世之後,其長子姬去疾繼位,是為周哀王。
  • 《大秦賦》:嬴異人,異於常人,呂不韋,不違初心!
    前言:從二零零九年第一部大秦帝國系列歷史劇劇《裂變》誕生,第二部《縱橫》,第三部《崛起》,歷經了十一年,終於迎來第四部《大秦賦》。此劇以秦始皇嬴政一段精彩告白倒敘開篇,孤獨中透著霸氣,落寞中充滿豪情。從而翻開了大秦王朝最為壯麗澎湃的精彩篇章《大秦賦》。「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這是唐代詩人李白描述秦始皇鐵血雄風,滅掉六國、平定天下的大氣磅礴詩句。對於秦始皇的功績,後世都不吝筆墨,大加讚賞。其實,秦始皇能夠一統天下,建立大秦帝國,並不是因他一人之功。
  • 《大秦賦》講述戰國波瀾壯闊史詩:秦莊襄王奇貨可居,傳奇的一生
    安國君答應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決定立異人為繼承人,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賜送厚禮給異人,並請呂不韋當他的老師,因此異人的名聲在諸侯中越來越大。秦昭襄王發兵滅掉周王赧,掛名的周天子已不存在,只遺留下一個位於鞏的東周君東周君又稱周公,雖不稱天子,但總還是周王室的血脈與殘餘。而秦國一年之中連喪二主,政權也就在一年之內兩次更迭兩次轉移。
  • 《大秦賦》嬴異人力排眾議,封呂不韋為丞相,到底是因為什麼
    在電視劇《大秦賦》中,嬴異人因為父親秦孝文王,繼位僅三天就「暴斃」,而匆匆登上了王位,在他登上王位以後,下了一封詔書,把秦孝文王的正妻,幫助自己奪得太子嫡子之位的華陽夫人封為了太后,同時把自己的生母夏姬也立為了太后,把秦始皇的生母趙姬封為了王后,此外他還力排眾議
  • 看《大秦賦》,品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興衰成敗!
    《大秦賦》以我國古代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為歷史背景,不論在時間、地點、人物還是故事情節上都非常接近史實。《大秦賦》以秦趙「邯鄲之戰」為切入點,藉以引出本劇的主要人物呂不韋、趙姬、嬴政以及嫪毐,因此,要想更好地觀賞這部大劇,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一些有關「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歷史知識和它們的興衰成敗。
  • 看了《大秦賦》這麼久!才發現李斯是小人!呂不韋才是功臣
    李斯牢牢抓住嫪毐不想死的內心,在車裂開始前,還想要藉助嫪毐扳倒呂不韋。也不知道嫪毐是想拉個墊背的,還是中了李斯的圈套。完全按照李斯的想法說了下去,大喊是他,是他,就是他,是呂不韋。不要小瞧嫪毐臨死說的這幾句話,將會給呂不韋帶來滅頂之災,現在看來,真正的小人是李斯!
  • 《大秦賦》不合史實?大節不虧,細節硬傷,無傷大雅
    《大秦帝國》系列可以說是國產歷史劇的良心代表,隨著第四部《大秦賦》的熱播,在網上引發熱議。關於本劇,首先我們要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良心的國產歷史巨作,但有很多的細節問題還是完全與歷史相悖。但一部電視作品,如果前期沒有所謂的「爽點」那很難讓觀眾繼續看下去,所以《大秦賦》選擇了藝術再創作。換言之,就是《大秦賦》採取了網文的創作方式,創作了很多的「爽點」。
  • 《大秦賦》中嬴政的少時玩伴燕太子丹,竟然就是荊軻刺秦的主謀?!
    相信觀看過《大秦賦》前幾集的觀眾朋友們,都會為劇中同在趙國為質的嬴政和燕太子丹的友誼而感動。 在《大秦賦》中,燕太子丹因為燕秦聯軍攻趙不成,而與未加冠的嬴政反目。 劇中,燕太子丹自認為與嬴政是童年好友,主動請纓出使秦國,聯燕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