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一年四季都打洞嗎?打洞的原因是什麼?為你解密

2021-02-07 漁宜生



可能很多朋友覺得小龍蝦,一般只在夏季和秋天打洞,夏季打洞避暑,秋季打洞抱卵產籽。而春季和冬季小龍蝦是不打洞的。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小龍蝦一年四季都打洞,只不過春季和冬季相對而言打洞的頻率要少一些,所以會產生一種小龍蝦在這樣的季節不打洞的錯覺。


小龍蝦是一種變溫的生物,簡單來說就是小龍蝦的生長會隨著氣溫的不斷變化而出現加速生長和延遲生長的這兩種現象。小龍蝦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在5°到37°之間都可以出水活動,正常生長,生長速度最快的溫度範圍在20°到32°之間。當溫度低於5°,高於37°的時候,大部分小龍蝦會進洞避暑或者避寒。所以你可以發現,從3月份到9月份之間,都有小龍蝦會出水活動,在這段日子裡,養殖戶都可以捕撈到小龍蝦。但是其他時候,養殖戶都會停止捕撈,為什麼?因為其他時候,小龍蝦都進洞去了。而上半年4到5月份這兩個月是小龍蝦生長最快的時候,養殖戶朋友們應該有體會吧,飼料+黃豆+玉米,使勁的投食,半個月小龍蝦就可以當做成蝦上市了。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所以小龍蝦四季都可以打洞,但是不同的季節打洞的原因還是有所不同的,那麼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小龍蝦打洞的原因:

1.春季打洞:確切來說,小龍蝦春季打洞一般都是種蝦,打洞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由於開春普遍溫度還不是很高。但是陽春三月的氣候,有時候溫度也有1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種蝦會出來活動,在水裡覓食吃水藻和浮遊動物,但是春季氣溫不穩定,而且倒春寒天氣比較普遍。這種情況下種蝦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會打洞避寒,倒春寒天氣伴隨著逐漸升高的氣溫,同時蝦田裡的水溫普遍比較低,所以這個時候的小龍蝦打洞之後,會刻意地留下一團溼泥堵在洞口,為的就是預防低溫凍傷,起到保溫的作用,因為龍蝦洞裡面的溫度變化比較小,小龍蝦更適應這種天氣。一般種蝦春季打洞,洞深30釐米左右。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進入四月份之後,當溫度上升到10幾度的時候,小龍蝦會離開龍蝦洞出水活動,相應的,蝦苗在這個時候開始捕撈上市。這種捕撈活動一直持續到七月份夏季結束。


2.夏季打洞:進入夏季,尤其是六七月份的時候,溫度普遍超過35°,雖然說提高水位,水草茂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小龍蝦中暑的症狀,但是當溫度太高的時候小龍蝦也會選擇打洞,棲息在龍蝦洞避暑。夏季小龍蝦打洞一般在晚上進行,這是因為白天溫度高,小龍蝦不愛出來活動,其次由於小龍蝦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喜歡在晚上出來活動覓食。如同前面所說的一樣,龍蝦洞裡是恆溫,氣溫變化比較小,一般夏季龍蝦洞有40釐米以上的深度,而且龍蝦洞一般在水邊和水草茂盛的地方,非常涼快。高溫天氣下,小龍蝦打洞還有一個原因,高溫天氣下,蝦田(塘口)的水質通常惡化比較嚴重,氨氮和亞硝酸鹽超標,溶氧量不足,而且病菌比較多。小龍蝦在水質惡化的情況下,出於本能棲息在洞裡,一來可以免於病毒傳染,二來在潮溼的洞口用鰓呼吸,可以緩解缺氧導致的窒息現象發生。


3.秋季打洞:對於養殖戶來說,秋季是二季蝦收穫的季節,無論是蝦田養殖還是精養塘養殖,捕撈活動都可以持續到八月下旬。之後,水裡留下的大部分都是種蝦,這個季節溫度由高變低,小龍蝦出於抱卵產子的需要,會陸續打洞進洞開始繁殖下一代。當然打洞的這份力氣活,由公蝦承擔。九月份之前,氣溫不高不低,所以,這段時間,養殖戶為了刺激種蝦出來活動覓食,儲存能量,會放水淹沒洞口,強行刺激種蝦出來活動覓食,將能量和營養儲存在卵黃裡,為即將到來的冬天不吃不喝做準備。進入10月份之後,蝦田(塘口)水位會逐漸降低,這種情況下,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大部分種蝦都進洞了。


4.冬季打洞:冬季由於氣溫逼近0°或者0°以下,小龍蝦基本上進入冬眠狀態,母蝦不吃不喝,呆在洞裡過冬抱仔。而大部分公蝦會另外尋找好地方打洞過冬。由於冬季氣溫最低,所以這時候的龍蝦洞也是最深的,最深可以達到60釐米左右,越深的龍蝦洞保暖效果越明顯。在整個冬季,母蝦都不會出來活動,因為它還有撫育下一代的任務,而公蝦則不同,沒有這種負擔,在洞裡呆不住,會出洞覓食活動,在低溫天氣下,凍死的概率很大,所以你在冬天看見的死蝦基本上是公蝦,你有心在冬天發現的空龍蝦洞也是公蝦洞,比較搞笑吧,但是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5,補充說明:在這裡還補充一點,有許多朋友和我一樣,都有掏龍蝦洞的愛好,出發點不是為了捕撈龍蝦,主要是為了那份掏龍蝦洞的樂趣。但是由於在農村,除了龍蝦洞還有蛇洞和鱔魚洞不好區分,所以,不熟悉的朋友萬一掏到蛇洞就危險了,所以在文章結束的時候,我簡單地給大家說一下如何區分這三種洞的經驗和方法。


後話:

龍蝦洞有這些特徵,它的一般會有一堆比較光滑的泥土,而且龍蝦洞比較溼潤,一般在水面附近。而蛇洞洞口比較光滑,而且蛇洞洞口比較乾燥,蛇洞一般在水面上。鱔魚洞與龍蝦洞比較起來很相似,比較溼潤而且也處在水面附近,但是洞口比龍蝦洞要小,而且洞口沒有沒有泥土。最主要的是鱔魚洞面前會有一些白泡泡,是鱔魚換氣吐出來的。相信我比較之後,大家以後都不會認錯了吧,最後掏小龍蝦洞最好戴個手套,以免被小龍蝦夾傷。



相關焦點

  • 小龍蝦一年四季都打洞嗎?打洞的原因是什麼?這篇文章為你解密
    可能很多朋友覺得小龍蝦,一般只在夏季和秋天打洞,夏季打洞避暑,秋季打洞抱卵產籽。而春季和冬季小龍蝦是不打洞的。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小龍蝦一年四季都打洞,只不過春季和冬季相對而言打洞的頻率要少一些,所以會產生一種小龍蝦在這樣的季節不打洞的錯覺。
  • 小龍蝦是如何打洞的?打洞有什麼作用?
    還記得以前水稻田的路埂經常被小龍蝦給打穿,田裡關不住水的情景嗎?是不是相當的可恨?剛剛施肥,一不小心就被小龍蝦打穿了,田裡的水一夜之間給漏幹了,肥料也隨之東流了。很多人追肥都是在傍晚的時候,追肥之前都會檢查一下路埂,如果有蝦洞的就把蝦子捉出來再把洞堵上。
  • 小龍蝦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季呢?僅僅是靠打洞嗎?
    從事小龍蝦養殖的養殖戶都知道,在寒冷的冬天很難在養殖池塘水體中發現小龍蝦,而池塘四周的池埂卻存在很多洞穴。那麼這些洞穴是小龍蝦打的嗎?是小龍蝦用來冬眠的嗎?答案是肯定的。自然環境中,小龍蝦主要靠進入自己所打的洞穴度過寒冷的冬季。
  • 稻蝦田田埂經常被小龍蝦打洞漏水?在田埂上加一層土能解決嗎?
    首先直接在田埂上面加一層土,這個是肯定的,你在龍蝦田埂上加一層土,即便夯實,小龍蝦也是可以出來的。除非你在龍蝦洞上面加固一層水泥還差不多,不過即便加水泥,小龍蝦也會從另外一個方向打洞出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為什麼養殖的龍蝦不用擔心它打洞呢?為何野生的到處都打洞?
    養殖的龍蝦其實也打洞,而且不同的養殖環境也需要做出針對的防逃逸措施。如果防逃逸措施不到位的話,就會對您的龍蝦田的產量造成較為明顯的損失。小龍蝦的價格起伏也比較大,今年可能有一部分的小龍蝦養殖戶的收益處於大幅下滑的狀態吧。
  • 稻蝦田被鱔魚和小龍蝦打洞經常漏水,有哪些辦法補救?
    ,由於洞口被打穿了,導致這塊地方的田埂泥土都有些一些坍塌了。而且高溫季節水位下降,不利於小龍蝦避暑,最終導致稻蝦田裡面的小龍蝦出現早熟,提前紅殼,提前挺會生長的現象,為什麼稻蝦普遍規格這麼小的原因就在這裡。
  • 龍蝦洞越多小龍蝦就越多?洞少就意味著小龍蝦越少?
    就是通過巡塘觀察小龍蝦打洞的數量來判斷稻蝦田和環溝裡面小龍蝦的存塘量,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龍蝦洞越多,小龍蝦就越多,龍蝦洞越少,小龍蝦也就越少?真的是這樣嗎?認識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以前基本上絕大部分人都認為龍蝦洞的多少決定了小龍蝦的存塘量的多少,其中也包括作者是這樣認為的。
  • 闢謠:龍蝦洞越多小龍蝦就越多?洞少就意味著小龍蝦越少?
    在人工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養殖戶常常通過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巡塘觀察小龍蝦打洞的數量來判斷稻蝦田和環溝裡面小龍蝦的存塘量,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龍蝦洞越多,小龍蝦就越多,龍蝦洞越少,小龍蝦也就越少?真的是這樣嗎?
  • 【中國科學報】要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洞
    林群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但在科研人員當中也存在作研究以項目、基金為導向,追求熱門而非自己的興趣等問題。對此,中科院院士林群日前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搞科研就像給木板打洞,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木板最薄的地方打了許多洞,而有些人卻堅持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洞,到最後只打了一個洞。「搞科研就應像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洞,堅持一輩子只研究一個課題,哪怕傾其一生時光,都值得。」  如今,各項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持都在為科技發展「修橋鋪路」。
  •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群:要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洞
    林群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但在科研人員當中也存在作研究以項目、基金為導向,追求熱門而非自己的興趣等問題。對此,中科院院士林群日前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搞科研就像給木板打洞,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木板最薄的地方打了許多洞,而有些人卻堅持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洞,到最後只打了一個洞。「搞科研就應像在木板最厚的地方打洞,堅持一輩子只研究一個課題,哪怕傾其一生時光,都值得。」  如今,各項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持都在為科技發展「修橋鋪路」。
  • 昌平工商2018年整治383處「開牆打洞」
    為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近日,昌平工商分局組織開展了工商開放日活動,集中展示了2018年以來昌平區無證無照經營和「開牆打洞」整治成果。
  • 小龍蝦靠吃什麼長大的?需要科學投餵嗎?
    又到了擼串和扒小龍蝦的季節了,但是你知道小龍蝦靠吃什麼長大的嗎?小龍蝦學名為克氏原螯蝦,它屬於甲殼綱螯蝦科水生動物,是淡水經濟蝦類,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有宜城大蝦、潛江油燜大蝦以及盱於龍蝦,由於湖北人「好吃」,因此相比而言位於長江中遊湖北段的龍蝦相對比較出名,在武漢、廣州等城市街頭都能看到各式龍蝦夜市,場面壯觀。
  • 小夥肺裡長滿「打洞」小蟲
    醫院專家為患者檢查 (醫院供圖)快報訊(記者 孫旭暉)最近,宿遷市人民醫院感染科收治了一例特殊的患者,這個小夥從5個月前開始,就出現胸悶、咳嗽、咳痰等症狀。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醫生在反覆診斷後發現,患者的肺部長滿了細小的肺吸蟲,恐怖的是,這些小蟲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在器官中到處亂鑽「打洞」。「今年2月份,在上海某醫院就診時,被診斷為『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患者小飛(化名)介紹,由於他當時出現的病症的確與「肺結核」很相似,所以並沒有多想,但是在經過抗癆治療後,病情未見好轉。後來,小飛到宿遷市人民醫院的感染科就診。
  • 繁殖蝦苗怎麼做才能讓小龍蝦多打洞?
    1、繁殖季節小龍蝦打洞多有利於第二年出苗,小龍蝦交配和產卵以及孵化都在洞穴中完成,多打洞有益於交配和產卵,意味著出苗的機率大。2、繁殖季節小龍蝦在洞穴中容易度過寒冷的冬季,利於親蝦存活。小龍蝦打洞集中在水面上下30cm,水面上打洞更多,水下少,水下少的原因主要和換氣有關。
  • 天壇公園南門外「開牆打洞」全清零
    原標題:天壇公園南門外「開牆打洞」全清零   本報訊(記者張楠)今天上午,東城區對天壇公園南門周邊7處「開牆打洞」商戶進行封堵,並拆除違法建築4處,面積約550平方米,至此,天壇公園南門周邊違建和「開牆打洞」全部清零。
  • 北京東鐵營年內封440處「開牆打洞」 地區人口持續下降
    原標題:東鐵營年內封440處「開牆打洞」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今天啟動宋莊路治理,拉開了今年封堵440處「開牆打洞」的序幕。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30來家小門臉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家賓館外牆開設的,有的是「開牆打洞」,有的還接出幾米長的違建,大多是各式各樣的餐館。現在這些門店前面都拉起了警戒線,不少門店的玻璃門上還貼著搬往某處的告示。9時30分許,一輛小型挖掘機揮起了它的「手臂」,艱難地拆除著路口東南角接出來的鋼架結構違建。
  • 虎皮鸚鵡越獄有妙招,箱底打洞上演鸚鵡版金蟬脫殼
    與此同時,虎皮鸚鵡還是一種越獄機率很高的寵物鳥,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虎皮鸚鵡都有哪些越獄的方法吧!虎皮鸚鵡偷偷在繁殖箱底部打洞1.第一招,釜底抽薪,虎皮鸚鵡屬於小型攀禽,因此它們的鳥喙非常強勁有力,雖然它們經常會東啃啃,西咬咬,但有時候大家絕不會想到它們會偷偷地在繁殖箱底部打洞,如圖所示,繁殖箱底部的木板最起碼也有2
  • 越南有一種獨特的鼬獾,長相奇特善於打洞
    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鼬科動物都是比較機靈敏捷的,我們也著實科普了不少鼬科動物。但也並非每一種鼬科動物都很機靈,這個高貴的家族中也是有鐵憨憨的,鼬獾就是鼬科動物中的鐵憨憨。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鼬獾屬於鼬科中的獾亞科。
  • 為越冬小龍蝦狂挖洞洞有多深?你想像不到
    專家說,養殖塘口明年小龍蝦苗多不多,就看秋天小龍蝦挖的洞多不多。 稻田裡養殖有小龍蝦。平日裡,小龍蝦就生活在稻田裡,水稻成熟的季節,稻田裡的水放出去後,小龍蝦也開始了挖洞的工作。 「太瘋狂了,一個晚上,田埂上就多了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個洞。」楊伏兵說,小龍蝦挖洞,靠的就是它的螯,螯強勁有力,挖洞效率非常高。當然,白天是看不到小龍蝦挖洞的,因為害怕天敵,它們都是晚上挖洞,白天只能看見田埂上多了許多洞,洞口有新鮮的泥土。
  • 美國農場主為什麼要從奶牛身上打洞還用手去掏?聽聽農場主怎麼說
    美國農場主為什麼要從奶牛身上打洞還用手去掏?聽聽農場主怎麼說為什麼要在奶牛身上打一個洞?還用手去掏呢?讓我們來聽一下農場主是怎麼說的,想聽很多小夥伴都對此好奇,那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在有的農村以及一些牧場會養殖奶牛,每個地方的養殖技術都有著一定的差別,在視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奶牛的肚子部位打有一個洞,這個洞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都表示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不在給奶牛增加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