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整治後,石橋鋪IT數碼商圈穿上了「流動的科技」主題燈飾外衣,整體環境變得更加靚麗。
整治後的百腦匯外立面。
已安裝好的校園空氣能熱水系統。
華碩第二運營總部項目建設現場。
簡單統一的深灰色調外牆,更顯賽博、百腦匯和佰騰等數碼賣場大氣輝煌;獨具特色的節能蘭花燈,讓石楊路更加明亮整潔;高樓林立的老重啤廠地塊,將打造集高檔電影院、大型百貨、5A甲級寫字樓等於一體的綜合商業體……如今的石橋鋪已踏上了一條「科技智慧、靚麗時尚」之路。
1 城市環境變優變美
6月14日下午,記者在石橋鋪商圈看到,與一年前相比,這裡變化不少。以前的賽博、百腦匯和佰騰等數碼賣場,在外立面裝飾上各成一派,尤其是外立面上的各種廣告牌看得人眼花繚亂。而如今,三個賣場的外立面採用統一的深灰色調進行裝修,廣告牌也少了許多,更顯高端大氣。原來,去年底,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實施了板塊形象提升工程,對百腦匯等幾大數碼賣場外立面進行整治,以彩色LED屏幕作為紐帶,通過「流動的科技」這一設計主題串聯,打造主題燈飾。每當夜幕降臨,這些燈飾會根據情景發出不同的色彩,極具辨識度,傳遞出了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時尚、現代、富有活力的空間性格。
在石橋鋪數碼廣場周邊的人行道上,部分地方用隔板圍著,圈內堆放著許多地磚、水泥,工人正在攪拌,旁邊還有一座即將安放的雕像。這是該板塊正在建設中的時尚商業街區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設計,將石橋鋪商圈核心區域進行地面景觀改造,形成「一心兩軸三廣場」格局,打造成為集IT數碼賣場、總部經濟、高檔餐飲、電子商務為一體的時尚商業街區。
站在陳家坪天橋上往石橋鋪方向看,700米長的石楊路上,一棵棵高大的行道樹整齊排列,交叉其中的還有新換的42套景觀節能蘭花燈,燈杆上雕刻著花紋,頗具特色。
與景觀改造同步的還有市容環境的提升,今年2月,板塊實施了一場大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取締了違規佔道的遊商和車輛,拆除了區域內違規搭建的亭、棚、傘、燈箱、廣告牌等,規範了便民攤區,杜絕了噪音擾民。整個行動累計取締違法佔道經營攤點855家,規範騎門攤112家,規範報刊亭、愛心亭33個,拆除違法搭建1276平方米,取締違章廣告104處,集中清理垃圾300餘噸。家住附近小區的居民劉桂芳說:「整治後的環境好多了,道路乾淨又寬敞,晚上我們也願意出來散步了。」此外,商圈還正在推進智能APP應用建設和公共WIFI、停車引導系統、智能泊車系統建設。
2 產業布局調整優化
在渝州路59號,建成了重慶首個文化主題購物公園——石橋style廣場,其作為目前石橋鋪區域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旗艦商業綜合體,是一家集購物、娛樂、休閒、餐飲於一體的一站式消費中心,已於去年年底開門迎客。
據該廣場負責人介紹,石橋style廣場是依託石橋鋪歷史標誌性景觀「石橋」所打造的重慶首個橋都文化休閒廣場,二樓美食街名叫「驛街」,也與橋都文化相融合。商業體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以街區式購物公園、六層尺度空間、七大生活主題為載體,主要有12000平方米的華潤萬家生活超市、4000平方米的比高IMAX國際影城和5000平方米的俏巴渝中餐酒樓等。現已百分百完成招商併入駐。其獨特的風格,文化的傳承以及所帶來的品牌商業,填補了整個石橋鋪片區大型廣場的空白。這使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內的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優化。
與此同時,在原重啤廠的地塊上,正在建設中的江廈星光匯項目,又將補齊整個板塊內高端商貿業的發展短板。目前,兩幢高樓已拔地而起,十分耀眼。據悉,該新興城市綜合體總投資30多億元,總建築面積31萬方,集高檔電影院、大型百貨、5A甲級寫字樓等於一體。家住渝州路的都市白領劉麗說:「以前周邊購物很不方便,不僅沒有大型綜合商場,連個像樣的超市都沒有,買衣服、吃飯就只有坐車去沙坪垻、楊家坪和解放碑,本來自己打算去其他區域買房的,但是現在改變了這個想法,相信要不了多久在石橋鋪就能逛大型商場了!」
3 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樓宇經濟是近年來中國城市經濟發展中湧現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有學者曾作過統計,在一棟相對成熟的產業樓宇裡聚集的各類企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可相當於在城市郊區近10平方公裡範圍內企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樓宇經濟對產業的集聚帶動,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全市的一個重要商圈,石橋鋪怎能少得了樓宇經濟?當前,該板塊內正在新建及續建的商業商務樓宇14個,共計60萬平方米。其中,龍湖新壹城已完成主體工程的50%,機三院中聯建築科技大廈完成主體工程的45%,漢融地產房屋基礎施工完成70%,華碩第二運營總部也正在加快建設中。在大西洋國際大廈附近,記者看到地面已被挖出一個大「坑」,裡面有幾輛挖掘機正在作業,工人們在砸鋼筋,這就是華碩第二運營總部項目的施工現場。未來這裡將建成整個石橋鋪片區的地標性建築,躋身為全市金融結算、雲計算、大數據的重要產業載體。
此外,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還整合現有資源,建成「火炬網際網路產業園」,將火炬大廈內的原有企業和新引進企業全部融入該產業園,走集群發展道路。在位於科園六路標準廠房K座的高新區廣播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這裡匯集了廣電集團旗下在影視、經營、活動、演藝等方面最具實力的7家企業,負責7個電視頻道和5個廣播頻率的運營。現已入駐企業8家,年產值達2億元。隨著廣播電視龍頭企業的匯集,這裡今後或將成為重慶廣播電視產業高地,產值會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也將不斷增強。
4 高新技術引領發展
作為高新區的發展引擎,結合「西部創新中心窗口」的建設要求,今年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更是突破瓶頸,加快產業招商,引進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例如,在渝洽會上成功籤約四通都成和慧居智能項目,協議營業收入5億元。重醫附一院醫學檢驗所落戶石橋鋪;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園意向籤約項目4個,其中重慶文理學院新藥團隊已在辦理公司註冊。
據悉,重慶四通都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註冊資本2000萬元,是一家專注於提供專業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軟體研發及數據機房為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四通都成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2016年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目前公司啟動了在新三板上市的準備工作。而此次四通都成擬在火炬網際網路產業園租用場地2000平方米,同時與中國聯通重慶分公司、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合作,投資3000萬元開發建設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的中小企業移動服務平臺(新註冊成立公司運營),集合重慶市中小企業和管理部門、服務機構的全部信息,為全市中小企業提供政策和法律諮詢、融資、人才和項目對接等服務,並以此資料庫為基礎,幫助準確預判產業趨勢,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建立較為完備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除了新籤約的項目外,該板塊內原有的高技術企業也在不斷創新發展中。例如,重慶匯賢優策科技有限公司,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黃曉靜介紹,作為校園空氣能熱水系統投資運營商,已成功為西南政法大學、育才中學和雲南師範大學等多所重點學校建設了空氣能熱水系統,服務學生超過150萬名。公司從成立之初時的註冊資金50多萬元,現已發展到5400萬元,翻了100多倍,產值近1個億。公司已被評為科技型企業、創新型企業和重慶市公共建築節能工程中心。此外,公司還加大投入,自主研發「能耗監測平臺」軟體系統,在社會廣泛應用,同時通過EMC「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為醫院提供節能改造,現已得到客戶一致認可。目前,該公司正在準備上市。
5 服務發展效能提升
城市環境改善、商圈業態發展、樓宇建設和產業招商等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全力推進,更需要板塊辦公室來「潤滑」、協調。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辦公室在統籌要素保障、服務發展上狠下功夫,推行板塊工作小組會、專題會、現場工作會聯動機制,強化統籌力度、落實資金保障,形成各部門工作合力,大大提升了板塊綜合服務水平,營造了安商、穩商的優質發展環境,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環評手續辦理、廣告位設置等各類問題50餘件。
針對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內企業較多的情況,該板塊辦公室還積極引導轄區企業成立物聯網聯盟,鼓勵企業抱團發展。為企業啟動綠色通道,開展「微信時時通」重點企業服務工作,切實解決企業困難問題。「具體而言,高新區管委會內每個局的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10名至20名企業負責人,統一建立微信群把他們拉進去,有什麼問題可直接在裡面反映、討論,主要負責人會直接對接解決,辦事效率更高。」該板塊相關負責人說,同時還做好示範推廣服務,促進橫向企業聯盟和縱向企業沙龍,並成功承接2017年亞洲通訊產業年會,該會將於明年9月在石橋鋪舉行。
記者 張玉蘭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