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大工匠智慧——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題展覽開幕
為紀念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一周年,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的「新中國大工匠智慧——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題展覽,於昨日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開幕。展覽以獨特的視角和新穎的敘事手法,解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一偉大工程,將專業複雜的建築知識,用一種通俗易懂,趣味橫生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在開幕式後,還舉行了展覽主旨論壇和青年建築師機場設計論壇。
北京建院副總建築師、本次特展的策展人王亦知介紹,展覽以旅客視角向公眾展示大興機場在設計中運用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和以「服務旅客」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揭秘航站樓兼具藝術性、便捷性、實用性背後的設計巧思。匯集了設計師集體智慧創作出的「剖透視長卷」,則以獨特的視角和新穎的敘事手法解讀大興機場這一偉大工程。同時,通過模型、照片、視頻、實物樣板等一系列展品,全方位立體式地為觀眾解讀機場設計。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作為本次展覽的重磅主展品,大興機場剖透視長卷將機場的百餘項設計亮點融入其中,通過說明、模擬對話等語言方式,向觀眾滲透大興機場航站區規劃、陸側交通、航站樓建築設計等核心設計理念和方法,實現了創作理念和技術革命的引領,為中國積累下自己的智慧和成功經驗。
展覽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向觀眾展示大興機場設計的點滴故事,詳細解讀機場設計中的技術亮點。此外,現場還展示了大興機場的三組模型:機場規劃模型全方位立體式地讓觀眾了解大興機場的整體規劃,以俯瞰的視角讓觀眾感受機場全貌的震撼;機場剖面模型則以獨特的建築設計專業視角展示空間和交通,讓觀眾感受設計的嚴謹與巧妙;C形柱模型以層層解構的三維視角,讓觀眾領略到建築藝術與結構技術的完美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還帶來了兩種由北京建院自主設計的文創產品——大興機場紀念胸針「花開·坦途」和紀念書籤「鳳羽吉光」。胸針用花來形容絢麗多彩的生命,用坦途來比喻前程似錦,外形上採用二元對稱的構型,突出中軸線的概念,在對稱中又存在不對稱因素。書籤素材取自機場中央採光天窗,三角桁架交織出和諧完美的形狀,構成藻井造型的採光天窗,充分展現了新國門的國際範、中國風。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新中國大工匠智慧兩大系列展覽——人民大會堂主題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題展,將同時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展出至今年底。從人民大會堂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建院在國家發展的每個重要歷史時刻,都奉獻出了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文/本報記者 李佳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