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只剩二十多天,「剁手黨們」犯了難:快遞是不是馬上就要停運了?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大多數快遞將在2月1日放假,偏遠地區1月20日前後就停止發件,網購得抓緊了。相比於國內物流,海外直郵快遞的截單時間更早,15日以後訂單就不能保證了。
資料圖
下月開始部分快遞可能不攬件
「1月20日開始,我有貨,你有錢,其間沒有快遞員。」最近朋友圈的微商、淘寶店家都在轉發這張春節快遞停運日曆圖表,鼓動大家抓緊「砸單」。果真如此嗎?揚子晚報記者向多家快遞企業求證。
在位於南京河西新城恆山路的申通快遞「菜鳥驛站」,工作人員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今年差不多2月1日放假,網點絕大部分快遞員都要回家過年,到時候就不攬件了,因為即便寄出去到了目的地城市也沒人送件。偏遠地區1月20日就停發了。「其實過年期間的單子不會很多,反而現在這段時間工作量大,大家都在忙著購置年貨。今天的包裹就特別多,晚上還要加班加點送。」工作人員說,最近人手嚴重不足,正在招人,日薪約200元,因為有部分路途遙遠的快遞員已經提前回家過年了,記者注意到入口處張貼著招聘啟事。
德邦快遞相關負責人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統一放假時間是2月1日-12日。2月1日前可以在全國任一網點發貨,但在春節期間(2月1日-2月12日)需要到當地城市的駐地轉運場發件,而且這時段內的運輸時效會因為節日原因出現延後。如果需要節前收到快遞,根據目的地城市不同會有一個建議的最晚收貨時間,以上海到西藏拉薩為例,建議1月23日之前發件。
順豐速運人士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春節期間正常攬件,期間會保障人力和運力,時效影響不大。他提醒說,關於客戶年貨,建議提前購買和寄遞,不要等到大年三十再寄遞,因為春節期間天氣無法預測,這些非人為因素,快遞公司是無法管控的。
海外直郵1月15日左右「截單」
相比於國內的物流,海外直郵快遞的截單時間更早,不少海外直郵賣家表示,現在下的訂單可以在春節前送達,15日之後的很有可能等到春節後。記者調查發現,可能是不同的地區和商家規定不同,這個「截單」時間節點各家不統一,大致在15日—20日。
1月9日,定居美國的代購芸芸發朋友圈提醒客戶:「直郵回國的快遞18日就停止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年前收到貨物,就一定要趕緊買了!」無獨有偶,這幾天日韓等代購們發朋友圈廣告都以「年前必達」打頭,製造「緊張」氣氛。有韓國代購1月9日在東大門採購過年新衣,稱只在當地接單並「人肉」帶回,回國後不再訂貨,因為趕不及春節前直郵到手。
淘寶平臺方面,揚子晚報記者諮詢了一家韓國百貨店服裝代購淘寶店,客服說,商品一般都是圓通直郵(包郵),1月20日停止直郵發貨。現在下單,正常採購情況下是可以趕在春節前收到貨的。「雖然20日直郵停了,但1月21日-1月29日期間,之前代購到的訂單都是可以到國內轉順豐發貨的,確保您能收到貨。」客服貼心地說,不會多收郵費。
同城快遞春節「不打烊」
那麼2月1日之後,「網購依賴症人群」心血來潮想買個啥怎麼辦?別急,還有同城快遞在正常運轉,手機下單,1小時左右即可送上門。
如京東到家1月9日開啟「大年貨節」,即日起至2月11日,攜手沃爾瑪、永輝、家樂福、華潤萬家等10萬多家實體零售商戶,匯聚超市便利、果蔬生鮮、個護美妝、醫藥健康等各大品類的年貨,推出免單、半價狂歡等一系列福利,為消費者送上持續一個月的年貨採購狂歡盛宴。為不影響市民的使用體驗,春節期間該平臺的「達文西」智能調控系統將在對商家和騎士的把控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通過智能系統處理,可以大大縮短騎士的接單時間、增加單次配送的接單量,縮短用戶等待時間;達達平臺活躍著眾多堅守的騎士,保障春節期間即時配送正常運轉。(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徐兢)
延伸閱讀:
「快遞小哥」的一天:凌晨5點被客戶叫醒 晚上8點仍在工作
當下,快遞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快遞員也因此成了大家眼裡「最熟悉的陌生人」,被人們親切地稱作「快遞小哥」。今天,我就要寫一位快遞小哥,但她不是真的「小哥」,而是個「小妹」。
2018年最後一天,南京的街頭巷尾彩燈高懸、鑼鼓震天,整個城市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歡樂氛圍中。晚上7點,羅孝芹正在派送這一天的第216個快遞,這個點總是每天任務的收尾階段,她說自己必須保證送達當天所有包裹。
送完快遞,羅孝芹打開微信,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朋友圈被同一則消息刷屏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提到了快遞小哥!趕緊點開其中一個,羅孝芹激動地說:我一直以為,我們是城市裡最不起眼的群體,萬萬沒想到,總書記惦記著我們!
羅孝芹說,自己2008年隨丈夫從老家安徽省定遠縣來到南京打拼,做過超市售貨員,開過茶葉店。2012年,她和丈夫一起幹起了快遞員,至今已是第7個年頭。
元旦當天清晨5點,天還沒亮,羅孝芹便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請問我的快遞怎麼還沒到,今天再收不到我就投訴了,麻煩處理下。」劈頭蓋臉的質問讓羅孝芹瞬間清醒,顧不及洗漱,她立馬穿上衣服去快遞網點找包裹給客戶送去。拿到包裹的客戶連道謝都沒有,「嘭」地把門關上,徒留凍得發抖的羅孝芹對著緊閉的防盜門苦笑。這種冷眼,她早已習慣了。
元旦期間,快遞量大得驚人,羅孝芹騎著電動車在路上奔波了一整天,午飯也是在路邊隨便解決的。「今天的快遞得儘快送完,倉庫裡還有一大堆尚未掃描的包裹等著我處理呢。」蹲在路邊,羅孝芹一邊吃著菜煎餅一邊看手機裡的快遞信息,5塊錢的煎餅便宜又管飽。
晚上7點,正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的時候。而羅孝芹正騎著電動車趕往下一個客戶家,冬夜的南京寒氣逼人,室外零下3攝氏度,刺骨的寒風吹得她雙頰通紅,十根手指已經凍得近乎失去了知覺。
晚上8點,羅孝芹終於把這一車最後一單包裹安全送達。貼心的客戶為她遞上一杯熱水,看著水杯上的熱氣,羅孝芹瞬間覺得心底暖暖的,原本凍得醬紫的雙手也回溫了。
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羅孝芹每天都要走上數萬步,完成兩三百個快遞訂單的配送。從來沒有固定的飯點,工作量大的時候就隨便在路邊吃點。像羅孝芹一樣的快遞員,在城市裡還有很多。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至2018年,中國快遞員數量增長50%,總數量已突破300萬,江蘇快遞員數量位居全國前五。他們和羅孝芹一樣,80%來自農村,每天披星戴月,幹最累的活兒,拿不高的薪水,養活一家老小。「女兒讀高三了,我沒有為她做過一次午飯。常常一抬頭是早上,再一抬頭,女兒已經快下晚自習了。」羅孝芹說自己和丈夫都很拼,就是為了女兒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一家人能過得更好。
做著普通工作的他們,微笑服務的背後往往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有時候因為快遞網絡故障,包裹會延遲送達,很多客戶就不理解,要求退貨,中間的運輸費用只能我們承擔。」羅孝芹說,在南京幹快遞這幾年,沒少受過白眼,不少人覺得我們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又髒又臭。談及此,羅孝芹哽咽了,「女兒開家長會我都不好意思去,怕同學們嫌棄她是快遞員的女兒。」
好在,社會氛圍漸漸好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開始關心、關注快遞員、外賣小哥等勞動者,如今基層勞動者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尤其總書記在新年賀詞裡特別提到了我們,當著全國人民的面表達對我們的感謝。有總書記的支持與鼓勵,我的腰杆兒都挺直了。」掏出手機,又看了一遍總書記的講話視頻,羅孝芹笑眯眯地告訴記者,以後我就大大方方地去女兒的家長會,咱畢竟是總書記表揚過的人哪!
說完,她背起一筐快遞往電動車上一架,哼著歌兒消失在薄霧籠罩的夜色中。街道上車輛漸少,和羅孝芹一樣戴著安全帽、騎著電動車的快遞小哥依然在路上。他們臉上卻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那是對新一年的期待和嚮往。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揚子晚報 光明日報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