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被稱為資本寒冬——多家VC/PE出於對未來形勢的預判,在投資上顯得更為謹慎,創業公司獲得融資的難度係數也在不斷上漲。在此背景下,摩天輪票務7月10日獲得了C輪6000萬美元的融資,16年至今已連續完成5輪融資,格外令人矚目。
本輪融資由TPG領投,高瓴資本跟投。原投資方DCM、經緯中國、藍湖資本、啟明創投、南山資本等持續加碼。數據顯示,目前其市場佔有率已達55%。以「海量折扣票」定位領跑網際網路票務市場的摩天輪票務能否成為行業獨角獸?如何撬動這一價值百億並不斷增長的新興市場?
前不久,娛樂獨角獸對摩天輪票務創始人崔傑夫進行了專訪,從創業經歷、競爭壁壘、行業趨勢到布局一一深入剖析。
做在線票務的滴滴:讓二級票務市場更加透明規範
就讀於上海交大計算機系,畢業後在摩根斯坦利從事技術工作的崔傑夫身上有著理工科出身特有的縝密和平實。由於一次偶然的契機,他幫朋友買票,發現購買二手票是一件麻煩複雜的事情:整個市場十分混亂,消費者得不到任何權益保障,信息價格不透明,整體環節十分落後。大部分人對二手票的概念可能還停留在場館門口低買高賣、坐地起價的黃牛群體。
怎樣能讓消費者更便捷地買到票,並從中挖掘商機?出於這一初衷,「外行出身」的他開始創業,組建團隊,2015年7月平臺上線,並隨著中國文娛演出市場的繁榮、人們消費需求的增長而不斷壯大。其票源主要來自於大型票務公司,同時也匯聚了來自主辦方、個人的票源,作為連接上下遊的中介平臺,通過「多渠道供票低價優先」機制為消費者自動篩選低價的門票方案,並提供鑑定真偽、快遞等服務,規範化、透明化是這一混亂區間駛入正軌的第 一步。
崔傑夫將其比喻為「在線票務的滴滴」:正如滴滴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計程車公司,而是一個根據距離等因素優化展示出行資源的平臺,供乘客自由選擇,摩天輪票務也並不直接觸及交易本身,憑藉網際網路足夠海量的供需優勢,用技術和正常市場規律下的價格槓桿優化二次流通,規避黃牛們利用信息不對等賣出的天價。他將核心競爭壁壘總結為:產品體系能否容納足夠多的商戶進行有序競爭、票價折扣是否具有吸引力?用戶體驗包括購票流程、售後保障、位置預期等等是否佳?
2016年,一年間他們完成了A輪、A+輪、B輪融資,並在2017年品牌升級為「摩天輪」,隨後又獲得了B+輪2500萬美元融資,以及今年的C輪6000萬美元融資。
無論是在融資速度、規模、進程方面,摩天輪票務都在同類平臺中遙遙領先,資本市場的青睞從何而來?一組數據大概能說明問題。2018年3月,易觀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平臺數據及發展趨勢分析》顯示,摩天輪票務在新興網際網路票務交易服務平臺中,行業獨佔率超過同業累計之和,行業滲透率領先近2倍,人均單日啟動次數、移動端百度指數均佔明顯優勢。繼B+輪融資後,其票務業務已覆蓋全國369各城市,單月交易額超過1億,商戶留存率達90%,創立至今售賣的票品中,92%為折扣票。他認為,除了市場出色表現以外,資本市場對於國內潛力巨大的娛樂市場充滿信心、摩天輪的獨特商業模式也是投資人作出決策的原因。
中國速度驅動二級票務市場賽道
在接受藍湖資本的採訪時,崔傑夫提到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是F1賽車,職場猶如賽車,對手、賽道狀況、天氣、車輛性能、車手應對都決定了快慢。創業真正帶給他的快樂,在於對人們生活的改變,包括一點點見證國內精神文化消費的豐富。
此前蔡徐坤錄製快本,門票被黃牛炒到一萬五到兩萬。在崔傑夫看來,一方面這是典型的信息不透明情況下的天價票案例,這是他始終強調平臺存在的意義;另一方面反映了信息大爆炸,興趣愛好分化,偶像市場也會更加多元化。
國內二級票務平臺通常對標美國二手票在線交易平臺Stubhub。雖然基本商業邏輯一致,兩者之間依然存在著巨大差距,美國市場的體量已經達到中國的10倍左右,近330億美元。「其實我們現在消費升級的速度越來越快了,很多領域甚至超過了美國的速度。」易觀的報告認為,中國現場娛樂在線票務市場從2011年到2019年處於市場啟動期,雲計算、大數據、VR技術等推動行業不斷進步,而2020年後處於高速發展期,行業整合進一步加劇。商業化急速驅動著渠道包括票務市場的革新。
發展階段不同決定了國內平臺對用戶的引導培養至關重要。「美國人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觀演習慣,從小爸爸媽媽就會帶他/她去看親子劇,長大之後有豐富的體育賽事、歌劇話劇可選,對他們來說看演出就像國內看電影一樣普遍,是非常普通的消費方式,中國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我們在產品上需要更多地引導用戶走進現場。」
目前大麥在國內一級票務市場佔據領先地位,而摩天輪票務是二級票務市場的頭部玩家。在崔傑夫看來,一二級票務市場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演出天然需要多種渠道,需要一個一級的票務總代,也需要一個二級的平臺制定靈活的票務方案,能夠去處理尾票,這是兩個能夠補充的渠道。」
在獲得融資之後,摩天輪票務將會把融資用於繼續擴充團隊,並進一步優化產品體系、用戶體驗。由於模式不同於大麥這樣的自營票交易平臺,二級票務交易平臺需要對商戶更嚴格的管控。此前摩天輪票務推出了VR選座頗受好評,接下來,摩天輪計劃進一步用推動科技賦能娛樂:優化整體匹配核心系統的效率,覆蓋更多場館和演出,向越來越多的主辦方直接提供系統。這一系列布局都著眼於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此外,他們還將延伸更多線下布局。
摩天輪票務的野心不止於此。當優質影視劇出海成為當下熱點,優質現場娛樂項目「出海」、在日韓流進攻下C-pop逆襲或將成為一大趨勢。崔傑夫提到,「除了上遊主辦方不同層面的合作,我們也會考慮如何把國內好的文化輸出到海外。」
此外他們可能會進軍社交。「演出本來就是一個群體性的活動,本身有很強的互動性,所以我們以後肯定會做各種社交上的嘗試。」
洗牌之後:行業壓力與正向循環
這輪C輪融資為二級票務市場又加了注:洗牌之後,摩天輪票務的領先地位已成定局。相比同行西十區、票牛、有票等而言,摩天輪並不是最早入局,但商業模式獲得了消費者更多的認可。
本輪領投的投資方TPG中國區管理合伙人孫強表示:「TPG非常看好中國的現場文化娛樂市場,摩天輪團隊擁有網際網路基因與演出票務行業經驗深度融合,產品服務在規模、商家與消費者用戶體驗、口碑、運營效率上都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一方面是資本的熱捧,一方面是現實壓力。相較較為成熟的電影票務平臺而言,演出票務平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同於院線排片對電影票房的巨大影響、終端對上遊行業的話語權,現場演出具有即時性、稀缺性,上遊演出方在佔據主導地位,因此也呼喚著票務平臺打通上下遊產業鏈,佔據更多話語權。
在搜索「二手票」時,隨之出現的相關問題「二手票靠譜嗎」「買二手票被騙」「高價二手票」等反映了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如何進一步規範運營,遏制亂象,是摩天輪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問題。「創業者需要始終保持危機感。」當流量備受追捧時,留存率或許比流量來得更重要。
直觀看待規範化二級票務平臺對上遊產業的意義,或許他們的貢獻除了帶動數場演出上座率由70%上升到85%-90%,提升了用戶觀看演出的積極性;依託大數據,布局優質內容的宣發、出品產業鏈,幫助出品方精準抵達受眾,例如此前摩天輪票務參與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和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解放日報社聯合出品的公益話劇《哎呦,不怕》等。而更深層次來看,「折扣票常態化」的商業模式有助於培養用戶長期消費習慣,不斷導入增量市場,進而帶動整個行業的正向循環。當音樂劇、體育賽事、演唱會真正成為大眾日常時,票務市場才會伴隨精神文化的繁榮而一起爆發。
轉自:號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