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工作的都陸續放假了,也有更多的時候開始在超市、菜市場逛,準備年貨了。
在路上,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穿著睡衣就出門了。在公交站、路上、菜市場、超市都常見到,是那種夾棉的家居服,大多穿的是一整套的,有的甚至一家三口逛超市,一水兒的「棉睡衣」。
上網查了一下,這不是某個地方的個例,2017年安徽阜陽,還有人因為穿睡衣出門,被罰款50元的,理由是影響城市形象。上海很多地方也出現過「文明著裝勸導隊」,勸阻市民不要穿睡衣逛街。
可見,穿睡衣出門逛街買東西,不管大城市還是鄉鎮,都不是特殊的現象了。
「睡衣風」在2018年春天,確實是時尚圈的一種新潮流,很多品牌推出過睡衣風格的時裝,潮流、個性。
但我們外出看到路上很多人冬天穿的「花棉襖」睡衣,肯定不是追隨時尚圈的潮流。那為什麼會成為那麼多人的選擇呢?
本著好奇,我在小區花園裡,閒聊似的「採訪」了一些鄰居,聽聽他們怎麼描述穿睡衣出門的感受。
很暖和啊,也很舒適,有時只是下樓去超市買個東西,冬天的衣服都厚重,衣服褲子的懶得換,穿著暖和的棉睡衣就出門了,很方便。
——隔壁單元彭阿姨
在家裡嘛,放假了有時一天都不出門,就大家都穿家居服,溫暖舒服,有時甚至跟老公的都混穿,抓到個棉睡衣外套,套上身就是,偶爾出門,也就將就不換了,反正很快就回。
——樓下朱姐姐
這樣的衣服實惠啊,一套一百多塊錢,比買羽絨服和棉褲便宜多了,又好穿,想著顏色也鮮豔,穿著出門也沒事啊,又不犯法是吧,哈哈哈。
——公交車上遇到的阿姨
相信這些說法,應該可以代表很多人的想法吧。都很有道理,確實,穿什麼衣服出門,又沒衣不蔽體,按理是跟別人沒有關係,自己舒服高興就好。
但我個人覺得,穿著睡衣、家居服出門逛街,還是有點不妥的。
首先,不好看。家居服、睡衣,因為是為了在家裡穿著,設計的初衷是舒服,所以很多都剪裁比較寬大,上身的美觀效果是有限的,很多甚至是各種花俏的顏色,穿著外出,違背了人們愛美的心思。
其次,沒有儀式感。生活不是得過且過,需要儀式感,而儀式感,很多時候,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穿衣,一件美觀得體的衣服,給人傳達的是一種精氣神,隨便批一件睡衣就出門,讓人感覺隨意、不講究,會影響自己的整體形象和別人心裡的印象。
第三,不是好榜樣。成年人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往往無形中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榜樣,你怎麼穿著怎麼生活,你的孩子就會怎樣。記得有一次我女兒跟我說,她一個同學的媽媽每天送孩子上學都穿一套家居服,小朋友們都有討論說不好看。可見,這傳達的是一種審核和態度,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會削弱自己對孩子的榜樣力量。
因此,我覺得,不管是睡衣還是家居服,是居家的衣服,還是留著在家裡穿吧,當要出門的時候,還是換上合適的外衣,不要怕麻煩,畢竟,那才是生活啊!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