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早有的傳統,到現在,生活越來越好的現代,也越來越不只限於節日的時候才能吃到什麼東西,粽子也越來越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餐桌美食,如果還是以前的時候,等到節日的時候買上幾顆粽子,解解饞,那還比較合適,如今的日常甜點,它的成本會比較高,而且,它的安全也是我們會考慮的一個問題,所以在需求量比較大的情況下,時針還是更傾向於自己親手去製作粽子,今天在端午節這個比較特殊的節日裡,時針決定把自己珍藏已久的製作粽子的技巧,介紹給小夥伴們。
西米水晶粽,時針覺得是粽子界的扛把子,到現在為止,是時針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它的製作方式也比較簡單方便,也不需要有很多的技巧,時針初次製作西米水晶粽的時候,只是按照教程裡面所說的步驟試做就成功的做出了西米水晶粽,而且味道清甜可口,美味軟糯,初次就驚豔了時針的味蕾。
製作西米水晶粽需要的食材,西米、綠豆、紅豆、白糖。首先先說這些食材需要處理方式,把綠豆紅豆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把浸泡好的紅豆洗淨,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熟,取出,在煮熟的紅豆裡面加入適量的白糖,攪拌均勻,紅豆就處理好了,綠豆的處理方式和紅豆一樣,事先煮熟後撈出瀝乾水分,加入適量的白糖,攪拌均勻。
然後再說西米的處理方式,在西米裡加入適量的白糖和植物油攪拌均勻,這樣加入適量的白糖之後,做出來的就會清甜可口,但是按照時針的習慣,其實很多時候白糖會放的比較少,小夥伴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放糖的量,而放入植物油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讓之後做出來的粽子軟糯可口,當然只能放入少量不能放得過多,之後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清水的量需要少量,不能用浸泡的方式,當他能夠和西米進行適量的接觸潤溼之後,就可以了,如果加入的水過多就會導致西米的白糖和食用油的量過少,導致它的口感下降,將這些步驟都做好之後,把西米靜置十分鐘,讓它能夠和水完美的結合起來。
接下來就是西米和之前處理好的綠豆,紅豆分別攪拌均勻,用粽葉包的時候最好可以將粽子葉的兩個角剪掉,這樣包的時候會比較容易包,而且不容易戳破粽葉,剪掉之後,將它折成一個三角,放入適量的餡,壓實,包好之後用準備好的繩子封住,這樣粽子就做好了,將全部包好之後,就可以進行最後一步,煮,把它放入鍋中,中火煮50分鐘,之後就可以出鍋。然後就可以吃了。
需要注意的是包粽葉的時候可以在粽葉和餡料接觸的那一面塗上一層薄薄的植物油,這樣可以方便粽葉和餡料之間沒有粘連,也能提香。煮粽子的時候需要加入的水,要比較的多,最起碼可以讓粽子浸沒,讓粽子和水有個完美的接觸,把粽葉的香味傳到它裡面的餡料,煮五十分鐘之後,出鍋,要放涼吃,因為它裡面會有一些水分,即使以為已經放涼了,但是拿起來的時候,還會有熱水流出,很容易燙傷自己。
這樣做出來的粽子,味道清甜可口,口感軟糯,非常好吃,而且還有紅豆的甜香,也有綠豆的獨特的香味,是時針吃過的粽子裡面比較好吃的一種甜粽,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要在這個端午節裡面嘗試的做一下這種西米水晶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