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等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神秘的地方。
網上曾有個段子:「頭等艙的旅客往往都在看書,商務艙的旅客大多看雜誌或用筆記本辦公,經濟艙的旅客則看報紙、電影或玩遊戲。」
短短一句話,就將一架飛機上的百餘位乘客劃分成了三個階層。一張帘子的距離,似乎隔開了兩種人生。
回到1978年,這一年,英國航空的老闆馬歇爾站在機場上眺望,突然心血來潮:「為什麼我們不在客艙搞個『貴族區域』,吸引更多有錢人呢?」
這一年10月,英國航空就在長途機隊上推出了Club Class,這是世界上首次以艙位將乘客們區分開來,頭等艙由此產生。
自頭等艙誕生那天起,這場劃分階層的遊戲開始玩出了越來越多的花樣。在這裡,除了所謂的「上流人士」,你還可以見到手裡拿著自拍杆,帶著補光燈,從登機開始就不停咔嚓咔嚓的網紅。她們會隨身攜帶了幾套衣服和各種配飾,飛行途中不斷更換造型、拍照,和甜點拍,和酒水拍,遠眺窗外拍……
頭等艙和經濟艙有多大差別,花了這麼多錢買到的頭等艙到底能體驗到什麼?一個名叫泰德˙索荷的英國人感受了一下頭等艙和經濟艙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泰德乘坐的是英國航空公司的A380號飛機,從倫敦往返約翰尼斯堡,頭等艙的機票約為2.5W人民幣。從希斯羅機場出發的時候,泰德就被一個像豪華的五星級酒店一樣的頭等艙候機室震撼到了。
在這裡,不僅有免費的香檳,還有五星級大廚為你做的免費餐點。泰德為自己點了一份鱸魚和白葡萄酒,感覺so good。登上飛機後,他立刻被頭等艙裡奢華的內飾嚇到了:「感覺穿著休閒裝都不配坐在這麼高雅的機艙裡。」
終於到了吃飯的時候,頭等艙客人是可以在菜單中點餐的,晚餐不僅有開胃菜、前菜、主菜和甜品,還有專門搭配紅酒的奶酪拼盤可以選擇。就連酒單,也足足給出了好多不同種類的選擇。其中香檳酒的價格都在40英鎊(350元人民幣)左右,當然也有一些10英鎊左右的便宜酒。頭等艙所有的餐點都是由講究的高檔骨瓷盛放。
吃完晚餐之後,泰德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頭等艙的私密性做得不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一個舒適的隔間,不會被旁邊的人窺視到。
另外,針對頭等艙客人,英航還送出了很多高檔的睡衣和洗漱用品,還有一個降噪耳機。飛機落地之後,泰德還被允許來到駕駛艙參觀和拍照。
所以,頭等艙能享受到的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呢?
總結來說,首先體現在用餐時間上,什麼時候用餐全憑自己決定。並且,多數頭等艙實行點餐制,隨點隨吃隨心搭配,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從頭吃到尾。最重要的是,每個航空公司都有專門針對頭等艙打造的招牌菜。比如澳洲航空有五星廚師原創的時令菜品,法航有久負盛名的Sturia魚子醬。
其次,美酒是頭等艙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圈內大佬說過,在頭等艙如果能喝又會喝,很容易就能把票價給喝回來。但飛機上喝酒大有講究,三萬英尺的高空讓味蕾變遲鈍,即便再上乘的酒,入口也會遜色幾分。所以,選擇單寧成熟、果味豐滿的酒喝起來才會更可口,千萬不要一上來就只盯著波爾多或勃艮第。
另外,除非乘客特別要求,否則空乘人員就會按照慣例,端上最常見的那種,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點酒時儘量拿出專業姿態。你越專業,就越有可能被提供高檔酒,當你引誘他們拿出壓箱底兒的存貨,就會感覺所謂頭等艙的高昂票價,值了。
這裡給懶得做攻略的朋友推薦幾款臻品:
阿聯航空以酒單慷慨豐盛著名。酒單上不乏「白馬酒莊Cheval Blanc」和「侯伯王 Haut-Brion」「木桐Mouton Rothschild」以及「瑪歌 Margaux」「滴金 d'Yquem」這些世界頂級名莊大酒。除了80多種頂級葡萄酒和香檳外,最近還增加了30多種烈酒。
其中,單瓶稅前6000多的軒尼詩百樂廷幹邑,是目前航空公司提供酒飲中最貴的一瓶。阿航航班每次僅配一瓶,是頭等艙乘客才能染指的奢享。所以,想值回票價的可以考慮一下。
廈門航空酒單也十分優秀。採用的香檳是巴黎之花和泰亭哲珍藏Taittinger,是大陸地區航空公司用的最好的香檳酒。用來盛酒的杯子來自號稱「酒杯裡的勞斯萊斯」的Riedel。
新加坡航空別錯過它的麥卡倫Lumina絢綠,這款酒被稱為威士忌中的「勞斯萊斯」,值得一試。
全日空這家日本人驕傲的航空公司酒單上的葡萄酒很一般,但清酒和威士忌很OK。建議試一下頭等艙的日本威士忌:響21年。作為單瓶價格5000+、獲獎無數的頂級調和威士忌,目前在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