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唐招提寺文物搭乘「新鑑真號」運抵上海

2020-12-18 看看新聞Knews

今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40周年,上海博物館將於12月17日舉辦「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以此致敬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貢獻的先賢先學。

中午12點40分,運載著來自唐招提寺珍貴文物的「新鑑真號」輪抵達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中日雙方舉行了簡短而莊嚴的歡迎儀式。據透露,2016年,正是該船護送「新鑑真」大師坐像去日本,如今該輪又護送唐招提寺文物到中國,見證著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

位於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由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親手興建,這座具有中國盛唐風格的建築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中日友好的象徵。據記載,公元743年始,鑑真應邀去日本弘揚佛法,歷盡艱辛,前五次東渡均遭失敗。第六次終於實現東渡宏願,來到日本奈良。鑑真東渡,帶去中原文化,為日本的文化、宗教、藝術、醫學等方方面面作出巨大貢獻。日本因此稱他為「過海大師」。

此次上海博物館以鑑真營造的唐招提寺為具體背景,遴選了用於存放鑑真帶去日本的三千顆舍利的「金龜舍利塔」(日本國寶),描繪鑑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徵傳繪卷》(重要文化財)等5組該寺珍藏的與鑑真相關的珍貴文物,以及由日本著名風景畫家東山魁夷創作的、置於唐招提寺御影堂內的障壁畫共計68面。東山魁夷在接受製作唐招提寺御影堂的障壁畫工作後,一共用了10年來完成這一裡程碑意義的大作。他效仿鑑真和尚,巡迴日本和中國各地寫生創作,反覆構思,傾注了大量精力。展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為非公開展示作品,兼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看看新聞Knews記者:章海燕 實習編輯:浦帆)

相關焦點

  • 因疫情滯留的唐招提寺舍利塔,搭乘了「新鑑真」輪返日
    因疫情滯留上海博物館逾半年的日本唐招提寺珍藏的「金龜舍利塔」等5組8件文物,今天起開始搭乘「新鑑真」輪返回日本。澎湃新聞獲悉,這是日本高等級的國寶文物首次通過海運途徑「回家」,在過往的中日交流展中都沒有先例。「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去年底在上博展出,由於其後爆發的疫情,展覽被延期至4月。
  • 唐招提寺文物乘「新鑑真」輪返日
    > 唐招提寺文物乘
  • 新鑑真輪帶來東山魁夷巨幅隔扇畫 唐招提寺文物昨運抵上海
    今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40周年,《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計劃本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昨天中午,搭載日本唐招提寺特展展品的「新鑑真」號輪在黃浦江江面上緩緩駛來,並於12時45分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靠岸。迎接它的是中方簡短而莊嚴的歡迎儀式。
  • 東山魁夷巨作搭載「新鑑真」號渡海抵滬,與唐招提寺文物同展
    「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於12月17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今天上午,一艘搭載日本唐招提寺特展展品的「新鑑真」輪在黃埔江面上緩緩駛來,並於12時45分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靠岸。
  • 上海海關保障日本唐招提寺鑑真文物出境(圖)
    圖為:上海海關關員對回運的鑑真文物進行現場驗核並監督裝船 徐誠/攝圖為:上海海關關員對回運的鑑真文物進行現場驗核並監督裝船 徐誠/攝10月10日上午9點,裝運著日本唐招提寺鑑真文物的貨車緩緩抵達了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
  • 超22萬人次參觀,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迴家了
    超22萬人次參觀,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迴家了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鞏漢語 記者 高文 2020-10-10 12:43
  • 比預計時間延誤半年之後,日本首次同意唐招提寺文物乘船回國
    就在剛才,日本唐招提寺的5組8件珍貴文物,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工作人員和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分局民警押運下,被裝上停靠在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的「新鑑真號」上,準備運輸回日本。去年12月5日,這批參與上海博物館「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的文物,也是搭乘「新鑑真號」來到上海。
  • 從首次走出日本的唐招提寺文物說起:遙想鑑真與大唐
    12月17日起,「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上海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這也是唐招提寺文物首次走出日本,展覽以鑑真和尚親手營造的唐招提寺為時空背景,遴選唐招提寺珍藏的為供奉鑑真東渡帶去的舍利的「金龜舍利塔」(日本國寶)等5
  • 中日鑑真漆像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聚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5月16日報導,在中國製作的一尊鑑真和尚(688-763年)坐像16日在日本奈良市唐招提寺(日本律宗總本山)與該寺的國寶級文物鑑真像的替身像首次聚首,隨後會被安放在京都市中京區的壬生寺。據報導,新坐像當天上午由輪船從上海抵達大阪市的港口。
  • 日本國寶級文物回家了!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載「新鑑真」輪返程
    東方網記者李歡10月10日報導:今天清晨,日本唐招提寺的5組8件珍貴文物已被悉心打包,整裝待發,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工作人員的配合押運下,它們將乘坐「新鑑真」輪開啟回家的旅程。
  • 剛剛,鑑真文物乘「新鑑真號」抵滬 48小時「海運」文物經歷了什麼?
    來自日本唐招提寺的文物搭乘「新鑑真號」輪船抵達上海。這批文物中,有日本著名風景畫家東山魁夷所創作的,置於招提寺御影堂內的障壁畫。與鑑真和尚頗有淵源的《東徵傳繪卷》(重要文化財產)以及「金龜舍利塔」(國寶)與首次回歸故裡的內藏舍利一同展出。內藏舍利是鑑真和尚東渡時帶去日本的,這次是1200餘年首次「回歸」。  東山魁夷創作的68面隔扇畫則是在中國首次展出。據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透露,東山魁夷在接受製作唐招提寺御影堂的障壁畫工作後,一共花費了11年來完成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作。
  • 鑑真僧團與唐招提寺
    東渡的鑑真就是後者中流芳萬世的楷模。  鑑真自754年赴日至763年圓寂的約10年間,可分為於東大寺戒壇院授戒五年(754—758)、於唐招提寺傳律五年(759—763)。筆者在此聚焦鑑真東渡後的在日弘法活動,尤其是唐招提寺的建造,藉此以鉤沉湮沒在歷史長河中鑑真僧團的具體實像。
  • 首次搭載「新鑑真」輪,唐招提寺鑑真文物回家了
    新鑑真號 2020年10月10日清晨,日本唐招提寺的5組8件珍貴文物已被悉心打包,整裝待發,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工作人員的配合押運下
  • 首次搭載「新鑑真」輪 唐招提寺鑑真文物回家了
    今天,曾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四個多月的日本唐招提寺的5組8件珍貴文物,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工作人員的目送下,乘坐「新鑑真」輪開啟回家的旅程。這也是上海博物館首次通過海運途徑承運珍貴的文物展品回到借展國。
  • 在上海博物館 走進日本唐招提寺
    公元753年,也就是大唐天寶12年,從大唐遠道而來的雙目失明的老者,在幾位弟子的攙扶下,從一艘傷痕累累的海船上走下,踏上了日本的國土。唐招提寺 御影堂日本人民奔走相告,舉國歡騰。為了紀念鑑真在中日交流中做出的貢獻,紀念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締結40周年, 12月17日,上海博物館推出了「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展覽以鑑真營造的唐招提寺為具體背景,遴選了描繪鑑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徵傳繪卷》(重要文化財)等5組該寺珍藏的與鑑真相關的珍貴文物,與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唐招提寺中供奉鑑真和尚像的御影堂繪製的六十八面隔扇畫。
  • 因疫情延誤2個月 唐招提寺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返日
    去年年底,「滄海之虹:唐提招寺的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在上博開展,而由於疫情原因,展覽結束後,這批日本展品不得不滯留上海。上周六(5月23日),其中大部分展品終於啟程回國。5月22日上午9點不到,上海博物館尚未開館,在民警的護送下,一箱箱「打包」好的展品被推出博物館,裝車。工作人員全程通過視頻連線向日方介紹裝箱情況,並及時溝通。
  • 鑑真文物乘「新鑑真」號來滬展出 上海海關全流程保駕護航
    12月12日,上海海關派員至上海博物館二層展廳,對正在布展的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作品開展現場監管。12月5日,「新鑑真」號班輪搭載了一批特殊的乘客抵滬——來自日本唐招提寺的鑑真文物與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的作品。從碼頭到展館,上海海關為此次日本文物展品來滬展出,提供全流程保駕護航。
  • 胡錦濤在日本拜訪鑑真和尚所建唐招提寺
    新華網日本大阪5月10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0日在日本關西地區參觀訪問。當天上午,胡錦濤從大阪來到日本的古都奈良參觀訪問。法隆寺是日本佛教聖德宗的總寺廟,寺內供奉有百濟觀音等大量國寶級文物,是日本佛教文化寶庫。
  • 通往唐招提寺之路
    唐招提寺金堂   2019年歲末,一艘名為「新鑑真號」的巨輪停靠在上海碼頭,輪船上運載的唐招提寺文物被搬運到上海博物館,將在那裡進行題為「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的展覽,展品包含寺院珍藏的五組與鑑真生平相關的文物,以及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寺內供奉鑑真像的御影堂繪製的68面隔扇畫,囊括了唐招提寺文物的精髓,同時因為布展格局幾乎複製了唐招提寺的御影堂,可以說展覽為國人指引了一條通往唐招提寺的便捷之路。
  • 鑑真東渡日本修建唐招提寺 寺最盛時有僧徒三千人
    灕江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東山魁夷美文》有好幾冊,如《唐招提寺之路》、《水墨畫的世界》等。在《唐招提寺之路》裡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鑑真大師的無比景仰之情。  東山魁夷(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1908-1999),原名新吉,畫號魁夷,日本風景畫家、散文家。1908年生於橫濱。1931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1934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哲學系攻讀美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