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考最多能遲到15分鐘?而不是半小時或者不允許遲到呢?
大家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可是,有一個關於高考的問題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那就是為什麼高考最多能遲到15分鐘,多一分鐘都不行呢?為什麼不乾脆規定成不允許遲到或者是允許遲到半小時呢?
首先,是為了不給學生作弊的時間,要知道高考對於時間都是嚴格把控的,精確到了每分鐘,從開始髮捲子到答題,都是有時間規定的,15分鐘的時間學生是很難去作弊的,避免一些學生是故意遲到,等待裡面同學傳出試卷,在外面做好答案再把答案帶進考場,15分鐘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用的,外面學生即便拿到試卷,可是時間不允許他有作弊的時間,所以,15分鐘是一個很好的卡點。
其次,每年的高考中總會有一些學生因為各種的原因導致考試遲到,畢竟誰也有意外的時候,這時候為了給學生爭取一定的時間,這時候就會允許遲到15分鐘,千萬別小看這15分鐘,這15分鐘挽救了很多高考生,讓他們能正常參加考試,也算是政策對學生的照顧。
為什麼不是更多時間或者是乾脆不允許遲到呢?如果允許遲到半小時,這時候很可能會引發作弊事件,畢竟半個小時的時間是很長的,如果找一個高手來做卷子的話,還是能解出大部分的答案的,這時候就會造成高考不公平事件的發生,如果幹脆不允許遲到,又怕有的學生因為意外遲到,這就直接錯過了高考,對於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也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
在這裡就要提醒所有的高考生,高考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最起碼遲到的事情一定要避免,這是可以克服的問題,每年因為考試遲到錯過高考的大有人在,這都是一輩子的遺憾,學生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