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王府
「庫車王府」位於新疆庫車縣城,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鄂對協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功績,專門派遣內地漢族工匠建造而成。20世紀初,原「庫車王府」僅存部分房屋和城牆,因而,2004年庫車縣政府投資1300萬元,根據達吾提·買合蘇提的回憶,在原址重建「庫車王府」。
龜茲故城遺址
時代:西漢至宋
龜茲國,西域古國之一,居民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於此。唐貞觀22年(公元648年)和唐顯慶2年(公元657年)曾兩度將安西都護府設置於龜茲,所轄4鎮、16府、72州之地。並在此設立政權機構,管理西域地區,龜茲當時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都城。
古城位於庫車縣城西約兩公裡的皮朗村。古城周長近八千米,北牆2000米,南牆1806米,東牆1646米,西牆約2200米。除東、南、北三面城牆尚可辨認外,西牆已蕩然無存。全城成不規則正方形,城牆高約2--7米,為夯土築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個。1985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先生曾在此城進行過發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銅件、漢五銖錢、龜茲小錢、開元通寶等。
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巴什佛寺
蘇巴什佛寺又名「昭怙釐佛寺」,遺址位於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庫車縣境內,是一處南北朝時期至唐代(公元4~10世紀)的佛寺遺址。
蘇巴什佛寺遺址是新疆地區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佛寺遺址。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遺址以佛塔建築群為中心,發現有廟宇、僧舍、洞窟、佛塔、殿堂等遺蹟。出土有銅器、鐵器、陶器、木器以及壁畫、泥塑佛像等遺物。此外,還發現有寫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簡及殘紙。
鹽水溝
鹽水溝是一條穿越確爾塔格山的乾涸河床,因山溝的水流含鹽量高而得名。鹽水溝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故道,是龜茲古國通向姑墨國的咽喉地帶.沿途可見建於漢唐的關類遺址數座,是昔日客商、軍旅、佛教徒們穿梭於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
蘇巴什故城
蘇巴什故城實際叫「蘇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波濤滾滾的庫車河穿城而過。據說,這條河就是《西遊記》裡「子母河」的下遊。故城遺址始建於東漢(公元1世紀),隋唐(公元6至8世紀)盛極一時。
頃希阿爾故城
頃希阿爾故城位於庫車縣東南60公裡冼的東湖戈壁之中。又被稱為大故城,維語意為大城。是漢唐遺存的古城。頃希阿爾故城現已成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已成為分時度假的自然風景旅遊勝地。
克孜爾尕哈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依西哈拉鄉境內,坐落於卻勒塔格山南麓鹽水溝溝口的衝擊臺地上。
烽燧2001年6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列入絲綢之路(新疆段)大遺址保護項目。
克孜爾尕哈烽燧為我國境內唯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單體烽燧。
克孜爾尕哈烽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山神秘大峽谷
天山神秘大峽谷位於獨庫公路旁,大峽谷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的雄奇、險峻、幽深、寧靜和神秘。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又稱默拉納和卓墓,位於在庫車新老城之間。默拉納是聖人後商的意思。額什丁相傳為伊斯蘭教之始祖,在宋理宗時來庫車傳布伊斯蘭教,死後葬此。建有祠宇、分祠門、祠堂、墓門和墓室四部門、全部以綠色琉磚裝飾,是曲型的伊斯蘭教建築,頗為壯麗。祠西廊下有扁額,-「天方列聖」四個大字。兩旁有題記,為清光緒7年李蕃所題。
林基路烈士紀念館
林基路烈士紀念館位於新疆庫車縣老城林基路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歷屆縣衙署所在地。館址原是林基路任縣長時的辦公地點。解放後,這所故居得到了妥善的保護。該館始建於一九七五年,佔地32.5畝,院內樹木蔥蔭,花草遍地,有園林苗圃,假山池水,還有供人欣賞遊玩、休息的八角亭,環境優雅恬靜,是庫車縣花園式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