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真神奇,編歌的人更神奇

2021-01-20 騰訊網

我們梳理、對比大量信源

分析大事件中最關鍵信息

看熱點,抓重點

關注「刷屏精選」公號的《媒體炸雞》

刷屏信息:

《方艙醫院真神奇》走紅

「方艙醫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醫生護士才藝多,各領病人來一曲。你教一段黑走馬,她跳一支快樂迪。跟我打套八段錦,康復肺操快練起。恐慌拋到雲霄外,歌聲郎朗暖心底。笑語傳遍九大洲,生命力量齊匯聚。」

上周末,一首風格清奇,但又似曾相識的歌曲《方艙醫院真神奇》受到廣泛關注。

MV中的小男孩滿臉撲粉,聲情並茂中道出方艙醫院加速病患康復、強身健體的事跡。演唱者「範銘軒」今年11 歲,曾於去年斬獲「祖國好孩子」湖南少兒聲樂大賽榮獲銀獎

據《澎湃新聞》報導,這首兒歌系湖南省長沙市瀟湘詩會《湘人湘歌》徵稿。該活動於去年12月26日開始,並因「新冠疫情」而臨時更改了徵稿主題。

本歌曲正是由湖南兒童文學作家譚哲作詞,青年作曲家卜文正和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師蔣軍榮作曲完成的作品。

曲作者蔣軍榮是湖南師範大學的教師,也是一位作曲家。

3月13日他在《湖南日報》發表的文章《面對疫情,藝術何為》中提到:

這次疫情期間產生的鋪天蓋地的藝術作品,可謂百花齊放,但絕大多數詞曲作家似乎把孩子都遺忘了。孩子是花朵啊!需要陽光的溫暖和雨露的滋養。為此我想用心為孩子寫一批音樂作品,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上周末開始,網絡相關輿論越來越多,他對《澎拜新聞》回應時表示,不會在意「網友」的質疑:現在好多地方都清零了,我們不需要拿出一點樂觀主義精神嗎?春天了,人性永遠是向著美好的。

另一位曲作者卜文正也在微信群裡表達了對這首歌曲的看法:「沒有違反意識形態,沒有違法,沒有觸犯道德」,至於坊間的各種爭論,「問題不在我方,在他方」。

信息研判:

孩子表演為何引發質疑

3月10日,武漢14所方艙醫院全部休艙。這艘總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的方舟,順利完成使命。

方艙醫院中為疫情作出努力的醫患雙方,的確值得讚許,且歌詞中提到的「教舞技」、「快樂迪」、「八段錦」等現象也客觀存在,甚至為外媒所報導。

但在世界疫情「無望6月終止」,國內疫情尚未徹底結束尤其是輸入性風險高漲之際,高唱讚歌似乎為時過早,把「疫情」的苦難當成「功勳」歌頌的做法也略顯輕佻,醫護人員的付出也不能用「歡歌笑語」就一筆帶過。

新華社的報導曾說「方艙內外都是戰場」。只是戰場內的樂觀是「堅強」,而戰場外的樂觀就是「殘忍」了。

這首歌曲更大的爭議,在於把一個少年推向了畫面中央。

MV中男孩的妝容與舉止帶著「樣板戲」般的特徵,網友言其笑容帶著電影《小丑》般的諷刺。

但批評歌曲的網友心裡也都明白,孩子只是一個「道具」而已,甚至就是整個事件中最無辜的人。

他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按照大人規定的方式完成了一場表演,被藉以「孩童視角」參與了一次「宏大敘事」,實現了大人需要的主題教育或其他什麼訴求。

信息比對:

官媒鮮有發聲,自媒體火力兇猛

對於這首「神奇」的歌曲,官方媒體、主流媒體與自媒體呈現了截然相反的輿論面貌。

1、新京報

主流媒體中,僅《新京報》對此進行了明確批評,針砭了個中關鍵點。

淡化災難

抗擊疫情是一件嚴肅而沉重的事情,將方艙醫院化為歡快兒歌的素材,不僅淡化了抗疫的災難底色,也消解了抗疫的嚴肅性。

誤導認知

創作者本身需要對災難性質的疫情具有有穿透力的審視與觀察。面對不同的受眾,尋找到合適的詞句,並且在創作時擁有深沉的心態與悲憫的情懷。

而光明日報客戶端的「光明時評」則稱,這樣的「塑料正能量」不要也罷。

除此之外,鮮有官媒就此事發聲。

從過去的新聞來看,創立於1985年的瀟湘詩會已成為長沙市文化活動的一張名片。

該詩會常年直奔走在「傳播正能量,頌揚真善美」的第一線,用詩歌紀念「二十四節氣」、「五四青年節」、「教師節」、「共和國英雄」等等,其中不乏孩子們的精彩演繹。

據《新華社》2018年報導,該詩會曾舉辦「小寒·養生」詩會專場,吸引了大批兒童和家長參加。其中一位家長表示:

詩歌《遊子吟》小孩子就非常喜歡,沒有說教的成分,但孩子能夠明白母親的付出。」市民王瑛瑩告訴記者,現在小孩在家裡也搞詩會,晚上都不看電視了,拉起家裡的長輩,就開始讀唐詩。

2、自媒體

反觀自媒體,則展現出了兇猛的火力,並著重對詞作者譚哲和「瀟湘詩會」進行了深挖。在本次「疫情」期間,該組織還曾發表過多篇「奪眼球」的作品。

•比如《立春,種下一粒種子》。

詩中說在立春時種下一顆「鳳仙花」的種子,而此花的花語是「別碰我」,但放在現在的武漢身上總讓人覺得彆扭,仿佛是想暗示什麼。——《方艙醫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

•比如《雙百分媽媽》。

不僅離想像力和好奇心十萬八千裡,還逼著孩子們說違心的話。請問有幾個孩子會誇自己在抗疫一線的媽媽是大英雄的?孩子不都希望媽媽早點回家,多陪陪自己嗎?這位兒童作家的腦迴路實在是太清奇了。——《別再寫《方艙醫院真神奇》這種歌了,求放過孩子吧…》

•比如《為鍾爺爺畫像》。

鍾爺爺還健在,還在一線奔忙著,我們可以直接看鐘爺爺的英偉形象,不想用你們這種緬懷的調調來看畫像。——《是我聽過最神奇的兒歌》

如上「口號化」的作品,不僅美化了疫情,還嚴重幹擾了孩子們的基本判斷。在這個「超長假期」過後,他們該如何看待病毒、衛生與疫情呢?難道是「方艙醫院很神奇,又唱又跳還飆演技」嗎?

另外,瀟湘詩會急於「歌頌」的手法也顯得過於拙劣,不少網友懷疑他們其實是「高級黑」,並戲稱「文藝工作者裡面有壞人」。

信息時間線:

強裝大人的孩子們

其實,《方艙醫院真神奇》之所以引發巨大爭議,還在於公眾反感「兒童」參與文藝作品時呈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反差形象,抑或公然成了成人弄虛作假的道具。

2008月8日

林妙可因對口型假唱而為各國媒體所報導,原本追求「真、善、美」的環節,還沒開始就失去了「真誠」。

2011年5月

手臂上戴著「五道槓」的少先隊武漢市總隊部副總隊長黃藝博,一夜紅遍網絡,其父稱他兩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7歲開始堅持每天讀《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在全國重要報刊上發表過100多篇文章。

2019年2月

名為《華為美》的兒歌在網上流傳,歌詞中提到「華為好呀華為美,華為為我增智慧!老師教我愛祖國,國產手機愛華為!」

2019年6月

某小學生朗誦詩歌《觀滄海》,舉手投足間頗具「大將風採」,但事後被批評為「擺拍」表演。

2019年10月

一位小學生班長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官氣十足地厲聲訓斥家長們態度不正,沒有把自己家的孩子教育好,尤其是「一個個氣宇軒昂的,不知道是來幹啥?」引發強烈爭議。

在這些事件當中,孩子們「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表演著「規定動作」,積攢榮譽;其身後的大人,則拿著吊線,攬獲利益。

當相安無事時,雙方各取所需;而一旦出現輿論爭議,孩子又成了最堅硬的擋箭牌:祖國的花朵怎麼能被「輿論」摧殘?更重要的是,這些「宏大敘事」都有一個正確到無可辯駁的「主題」——愛國

要知道,在歌曲創作之前,方艙醫院的「神奇」就已被廣泛報導。

而與「兒童」參與宏大事件相輔相成的,是宏大事件逐漸呈現「低幼化」的下沉特徵。

從「保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哥哥」開始,到「武漢你這個小笨蛋快好起來,33個小朋友都在幫你」,再到稱新冠病毒為「阿冠」,稱醫院施工叉車為「小黃」、「大紅」,稱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為「小火」、「小雷」。

這種表述,把嚴峻的疫情粉飾成了輕描淡寫的玩笑,而其中「大人哄小孩」的語氣也難免讓人心理不適。

一個讓小孩扮大人,一個把大人的話語小孩化,本質上,他們都是試圖通過錯位帶來的反差萌,來達至常規表達無法企及的輿論效果,但從最終結果來看往往事與願違。

而受到「消費主義盛行」和「信息泛濫」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主動選擇「低幼化」的表達方式。

不論是「兒童成人化」,還是「敘事低幼化」,本質上都是「年齡」與「身份」的錯位,強行入戲,只能徒增爭議。

2016年,兒童版《白蛇傳》上映,劇中各種「成人話題」被指「催熟」兒童,《光明日報》撰文批評:

讓一群孩子進入成年人的世界,努力去理解、揣摩、模仿成年人的愛恨情仇,有悖於他們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童年是塑造一個人價值觀的重要階段,成人基於商業訴求的利用和消費,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在《方艙醫院真神奇》事件中,此觀點依舊成立。

「什麼年齡就幹什麼事」,孩子別強裝世故「扮大人」,大人也別拿低幼來「抖機靈」,否則,即使是良善的宣傳初心,也易遭致反效果。

誰也別哄誰。

參考文獻

1.方艙醫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公眾號:非凡油條

2.別再寫《方艙醫院真神奇》這種歌了,求放過孩子吧….公眾號:搖滾客

3.《方艙醫院真神奇》是我聽過最神奇的兒歌.公眾號:格十三

4.兒歌《方艙醫院真神奇》:疫情下的「跑調」表達.新京報

5.「抄作業」、「開卷考」:萌萌噠說法的背後,是一個低幼化的社會.公眾號:KnowYourself

6.光明日報刊文談少兒版白蛇傳:影視劇翻拍不能淪為消費兒童.光明日報

7.長沙「二十四節氣詩會」傳承傳統文化.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北朝鮮風格神曲《方艙醫院真神奇》,用的麥克風耳機多少錢?
    近日,一首名為《方艙醫院真神奇》的兒歌受到關注,其過於歡快的曲風,引發一些爭議。大家吐槽歸吐槽,從事音頻行業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位小朋友錄製《方艙醫院真神奇》所使用的設備吧:左上角的麥克風,是來自澳大利亞品牌——Rode的電子管電容式麥克風,型號:NTKNTK 是一款屢獲大獎的A級電子管電容麥克風,它的核心是由澳大利亞設計並生產的HF-2 振膜。
  • 兒歌《方艙醫院真神奇》:疫情下的「跑調」表達
    這兩天,少兒歌曲《方艙醫院真神奇》引起關注。作為一首抗「疫」作品,歌曲的表達方式讓一些網友覺得難以接受。面對疫情,如何進行兒童文藝作品創作,以及怎樣讓孩子去了解與看待發生在他們童年的這件大事,值得探討。對於少年兒童來說,這個「超長長假」留給他們的記憶,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未來他們看待包括公共衛生、生活方式等層面問題的角度。
  • 誰來為方艙醫院兒歌定調
    《方艙醫院真神奇》這首兒歌突然就掉進輿論漩渦。  那麼它的歌詞說了什麼?主要是說方艙醫院既能治病還能教舞技,各種舞蹈鍛鍊身體,充滿歡樂氣息。  這有什麼問題嗎?沒有。但有人就是特別擅長挑刺。  有評論說,這是疫情下的「跑調」表達;有人比這更刺激,上綱上線,說是「強行歌頌災難」,「消解了抗疫的嚴肅性」。  首先,這首兒歌表達得對不對?這是一個事實問題。我們必須明白,方艙醫院不是抗疫的整體敘事,而是一個特定場景。住在方艙醫院的都是輕症患者,他們的快樂態度贏得國內外觀眾的讚譽,甚至鑽石公主號郵輪和伊朗方艙醫院等國外疫情發生地也歌之舞之。
  • 黃鶴方艙、長徵方艙…武漢新一批方艙醫院建成
    ……「床等人」  全市新一批方艙醫院建成  長江日報訊(記者韓瑋 通訊員徐彥 劉冬生 熊靜 魏茜 丁仕均 吳樹華 趙李源)為確保對新冠肺炎患者「應收盡收」,實現「床等人」,全市各區一批新方艙醫院於近日全面建成。
  • 越南首都河內市建成大型方艙醫院,在中國方艙醫院的基礎上有改變
    2020年3月底,越南首都河內市建成大型方艙醫院,這個方艙醫院在中國方艙醫院的基礎上有改變,形式上更像一些帳篷。越南河內市新建成的方艙醫院,位於白梅醫院的裡面,這裡面已經具有了救治大量患者的能力,這也是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繼續擴散。下面是越南首都河內市的位置。
  • 臺灣某些人,「弱智」嗎?竟造謠武漢方艙醫院,1000人用一個廁所
    前言有些臺灣政客,在秀智商下限,真讓人佩服其「弱智」的言論中,包藏其厚顏無恥之禍心武漢方艙醫院,在收治新型冠狀肺炎輕症患者中表現得專業高效在臺灣2月16日播出的一個政論談話節目中,一眾嘉賓,不僅惡意解讀疫情下,大陸的各項舉措,甚至造謠稱「方艙醫院只有一個廁所,24 小時排隊,每人只能上 2 分鐘廁所」。節目中眾人嘻嘻哈哈,嘲笑挖苦,既冷血又無恥,讓人有扔茶葉蛋砸他們之衝動。
  • 武漢光谷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3月6日,武漢市最大的方艙醫院之一——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宣布休艙。此前,武漢礄口武體方艙醫院於3月1日休艙,這是武漢市第一家休艙的方艙醫院。光谷方艙醫院於2月17日開艙收治患者,以華中科大同濟醫院為主要依託單位,並有6支國家援鄂醫療隊,共計480名醫護人員在此奮戰。
  • 餘慶飛龍湖浪水灣景區--------神奇園真神奇!
  • 武漢最大方艙醫院今起休艙
    武漢最大方艙醫院今起休艙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3-08 昨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治癒患者向醫務人員表示感謝並告別​。
  • 武漢最大規模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3月7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59名患者轉入其他醫院繼續治療,武漢市首批建成的最大規模方艙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8日正式休艙。運行「滿月」,累計收治患者1760人,曾在疫情高峰期開放床位多、收治患者多、運轉效率高的「生命之艙」,迎來大家期盼已久的「關門大吉」。
  • [分享]方艙醫院設計圖資料下載
    方艙醫院具有大空間、大容量的特點,設計和改建要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則,確保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建築結構安全、設施設備運行安全、消防安全和環境安全。 本資料為方艙醫院設計和改建的有關技術要求,共14頁。 2月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從2月3日開始在全國23家地方方艙醫院當中調集20家方艙醫院支援武漢。  目前,全國各地的方艙醫院集結情況如何?而被喻為「生命之舟」的方艙醫院,又具備哪些特點呢?  硬核!
  • 新加坡「方艙」醫院改建就緒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人何晶6日晚上在社交媒體上披露照片,新加坡「方艙」醫院改建基本就緒。她感謝所有夜以繼日的工作人員。△何晶女士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方艙」醫院照片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幅上升,為了緩解醫院床位緊張局面,政府正在將樟宜會展中心改成臨時社區隔離設施,把病情已經好轉,但體內檢測還有病毒的新冠肺炎患者轉移到那裡繼續接受隔離。
  • 神奇的降真香
    多數降真香因母體受傷程度、時間和環境等條件影響,即便是在相鄰的部位,結香的味道也存在一定差異,「一藤五香」的神奇之說,就緣在於此。降真香由此得名。降真香還因其形態,又名紫藤香、雞骨香、吉鉤藤亦名烏理藤、美龍藤,因其神奇的藥用功能,又被海南黎醫稱為「藤宗關」、苗醫稱「總管藤」,二者義同,意為任何(病)都可以用它來治好。
  • 湖人主場或改方艙,洛杉磯湖人隊簡介,方艙醫院簡介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北京時間3月26日,洛杉磯市長埃裡克·加塞蒂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將斯臺普斯中心這樣的體育場館改造成接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臨時醫院(類似於中國的方艙醫院),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可以擁有更多的隔離床位。
  • 姐妹護士長王碩、弭豔旭:在方艙醫院,傳遞唐山人的愛
    這裡面,就包括河北唐山灤州市人民醫院的呼吸科護士長王碩、神經內一科護士長弭豔旭。這一對姐妹護士長自2月7日進入武昌方艙醫院工作以來,無微不至地護理患者,將唐山人的愛傳遞給他們。同時,兩人在方艙醫院都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80後王碩:身為唐山女兒,必為武漢盡力  2020年2月4日凌晨1點,河北唐山灤州市人民醫院呼吸科護士長王碩,做出了馳援武漢一線的決定。
  • 武漢首家方艙醫院「休艙」,究竟意味著什麼?
    3月1日,湖北武漢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在34名患者痊癒出院、其他76名患者轉診完畢後進行「休艙」處理,「休艙」即不再接收患者,這也是武漢首家「休艙」的方艙醫院!首家方艙醫院休艙 圖片來源:新華網消息傳出,立即引發廣泛關注,微博話題#武漢首家方艙醫院休艙#閱讀量達3.5億。
  • 武漢經濟開發區沌口方艙醫院建成
    2月16日上午,經過一天一夜的忙碌,武漢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南區的一所物流倉庫,「變身」成為一座容納996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開闢的第十所方艙醫院。這所方艙醫院將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以及來自甘肅、寧夏、重慶、 黑龍江、內蒙的醫療團隊,總計600餘名醫護人員共同接管。該方艙醫院位於通順大道和東荊河之間,交通便利,周邊1公裡內沒有居民區。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關閉
    3月3日是我進去武漢客廳方艙醫院A艙工作的第一天。2天前的3月1日,則是我來到武漢後最高興的日子,這一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關閉,C艙的171個病人併入A艙和B艙管理,與此同時,當天方艙醫院132人治癒,集中出院。
  • 住新加坡的「方艙醫院」是怎樣一種體驗?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新加坡眼報導 作為新加坡第二個社區隔離設施(類似於中國的「方艙醫院」)的新加坡博覽中心,於4月10日正式啟動收治首批新冠病人,截止昨天,已經接收300名病患。
  • 武漢消防:640人突擊隊助力方艙醫院出艙治癒者轉運工作
    武漢消防:640人突擊隊助力方艙醫院出艙治癒者轉運工作 澎湃新聞記者 戴越 2020-03-02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