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屋大維擊敗塞克圖斯回到羅馬後,元老院毫不齊惜地把各種榮譽加在他身上。因為塞克圖斯封鎖義大利切斷羅馬的海上糧食補給用饑荒恐嚇羅馬居民,這些使他成了羅馬公眾的敵人。而擊敗他的屋大維則自然成為羅馬人利益的保衛者。而且屋大維也改頭換面,他不再是以往那個動輒搶劫的粗暴軍閥了,相反表現出對傳統的尊重和對共和制度的忠誠,他主持翻修了羅馬城中很多廢棄已久的公共設施,特別是下水系統和飲水管道。
工程竣工後,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這讓他收穫了大量讚美和支持,屋大維和善、受歡迎的公眾形象從此樹立起來了,從愷撒的復仇者和一個幾近叛亂的軍事強人,變成了羅馬傳統的支持者和保衛者。與此同時,在東方的安東尼卻陶醉在與埃及女王的甜蜜生活裡。這位自封的愷撒繼承人顯然也繼承了對克婁巴特拉的鐘愛,他對正式的妻子屋大維亞態度冷淡,卻和克婁巴特拉生了兩個孩子。他不但穿東方服裝,和一個東方女王出雙入對,並且習性也漸漸東方化。
更加駭人聽聞的是,在佔領了亞美尼亞後,安東尼在亞歷山大舉行了一次勝利大遊行。在儀式上,安東尼宣布克婁巴特拉為「眾王女皇」,又宣布克婁巴特拉和愷撒的兒子—愷撒利安為「眾王之王」,這無疑是在動搖屋大維作為愷撒繼承人的地位。這一切還不夠,隨後他還把羅馬東部劃分成幾份,分別歸克婁巴特拉愷撒利安、他和克婁巴特拉的兩個孩子所有。這在義大利人看來,安東尼簡直是要把羅馬共和國出賣給克婁巴特拉,使之成為羅馬的女皇。
公元前32年,屋大維和安東尼終於走上了戰爭之路。此時第二次三頭同盟的有效期還未到頭,不過已經沒人計較什麼「合法性了開始7安東尼和屋大維互相控訴對方的非法行徑,並要求保民官行使否決權以撤銷其權力。接著安東尼又宣布斷絕和他的妻子屋大維亞的關係於是屋大維向安東尼宣戰,在出徵前莊重的宗教儀式上,宣布取消安東尼的羅馬公民身份,也就是說,與安東尼的戰爭不再是一場羅馬人之間無關痛癢的內戰,而是羅馬對外國的戰爭。在進行戰爭準備的時候,一件很特別的事情發生了:首先是義大利,接下來各西部行省都宣誓向屋大維個人效忠,這在羅馬共和國的歷史上,前所未有。
但東部行省還在安東尼控制之下,這場戰爭似乎將是羅馬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內戰,然而這場本該地動山搖的戰爭卻以安東尼的完全失敗而草草收場。兩支大軍相對進發並在希臘的阿克提姆遭遇,這裡曾經是愷撒和龐培最先爆發衝突的地方。東方奢的生活消耗了安東尼過去的勇氣和意志,他居然把克婁巴特拉帶到了戰場上,而這無異於公開宣布他已經背叛了羅馬。在公元前31年9月2日的一場海上遭遇戰中,他又和克婁巴特拉過早地逃離了戰場。安東尼的部隊群龍無首全體投降了屋大維。這場只有幾個小時的海戰決定了一切,正如孟德斯鳩的評論所說:這一次失敗是不可彌補的。
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逃回了埃及。屋大維穿過敘利亞進軍,一路上要求所過之處向他效忠。在公元前30年,屋大維抵達了埃及的亞歷山大,又擊破安東尼的最後抵抗。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相約自殺。安東尼死後,克婁巴特拉卻試圖再次徵服一個羅馬領袖的心,不過屋大維只想把她扒光了銬在囚車上作為戰利品押回羅馬遊街。於是克婁巴特拉只好讓一條毒蛇結束了自己的性命,給這個為後人津津樂道的「埃及豔后」的故事畫上了句號。屋大維把愷撒利安和安東尼的兒子一齊處死,然後把埃及列為羅馬的一個行省,結束了託勒密家族在這個國家的統治歷史。現在,他成為整個羅馬世界的唯一主宰,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他為新秩序所欲為。
但是在接下來的30年裡,屋大維一直以十足的謹慎一步一步地加強自己的地位。也許是愷撒的不幸結局給他的刺激太大了,進入元老院時,他的袍子下面總是穿著鎧甲;他拒絕採用「獨裁官」這個名義,而是採用了「元首(第一公民」這個比較溫和的字眼;也不像愷撒那樣明白地表現對共和制度的輕蔑,而是一再強調對元老院和共和國的尊敬。只要可能,他就利用合法的手段保證他的特權,為此他幾乎把羅馬所有尊貴、重要的職務都當了個遍;當實在無法避免非法手段時,他就通過修改法律使之合法化。
在公元前27年1月13日,他甚至還玩了一次「以退為進」的手法:他來到元老院,宣布交出自己的權力,退休隱居。元老們大吃一驚,在急迫中,他們要求屋大維留在國家的首腦位置。在一番推推讓讓後,屋大維「勉為其難」地接受了一個管理國家的協定——得到對西班牙(除了巴提卡)、高盧、敘利亞、賽普勒斯和埃及的全權,而元老院則控制其餘的。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屋大維可以派他的特使前往行省傳達他的命令。還有一項殊榮和特權也即將被賦予:在幾天後的立憲集會上,屋大維被命名為奧古斯都(「神聖」、「至尊」之意)。
通過一些零星的關於權力和特權規定的修改,最後在公元前2年,他擁有了一個極其尊貴的頭銜:「他的國家的父親」(祖國之父)後代學者一般都明確地指出屋大維一奧古斯都的偽裝,但是當時人民對他是很信任的。難道他不是一位偉大英明的領袖嗎?他結束了內戰,所有人都渴望著他能繼續帶給他們和平。在經歷了多年內戰和共和政體在羅馬遭到明顯失敗以後,大多數羅馬人願意接受一位仁慈的專制君主,只要他表面上繼續實行民主統治就行。最關鍵的是,奧古斯都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慢慢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威。
在這條漫長道路上的每一步,他都把自己表現為一個被動的參與者。在所有場合,元老院和羅馬人民都自願地把權力、特權和榮譽授予他,而他卻不為自己要求什麼,相反,他還時常表達對於加給他的權力和榮譽的煩擾,有時還直率地拒絕。和愷撒蔑視元老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奧古斯都一直關注著貴族們的態度。並且他的主要權力全都不是終生授予的,而是都有5到10年的期限,而它們總是會在到期時被再次延長。
人民還陶醉在「有權選擇」的幻想中,但在現實中,卻不知不覺地失去了這個權力。也許就是這個原因,他做到了蘇拉和愷撒都未能做到的事。所以,孟德斯鳩總結道:「急躁的蘇拉用暴烈的辦法,把羅馬人引向自由;而奧古斯都這個狡猾的暴君,卻用溫和的辦法把他們引向奴役。」再看看他溫和的生活方式,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效工作…我們不得不把奧古斯都看成是有史以來所有國家裡最偉大和控制技巧最巧妙的政治家。真不知該佩服他那幾乎無休無止的耐心,還是該佩服他有幸活了那麼久、統治了那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