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民銀旅行」關注我們
先施、永安、新新、大新曾是老上海赫赫有名的南京路 「四大百貨公司」。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四大公司競相裝潢,櫥窗陳設爭奇鬥豔,加上異彩紛呈的霓虹燈,使南京路有了「小巴黎」的美稱。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走近上海的永安百貨,去看看它近一個世紀的滄桑風雨和歷史變遷。
上海的永安百貨,曾是舊上海最上檔次的「公司」 。當時南京路上有四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大新,以永安為首。對於當時的上海女孩來說,這「四大公司」就是上海灘高檔和時髦的代名詞,能擁有一件從「四大公司」裡買來的衣服,對於當時的上海女孩來說,是一件特別「扎臺型」(滬語,意指有面子)的事情。
20世紀20年代初的永安與先施
永安百貨公司創建於1918年,創辦人是富商郭樂、郭泉兄弟。二人在澳洲賣水果起家,有過人的經濟頭腦。就說百貨公司選址這事,就能看出來。當時的上海已然是一座大都市了,中心城區的土地價格爆發性增長,其中又以南京路這條商業街最貴。
創始人之一的郭樂
機會和風險共存,要去就去南京路。可是,南京路南側好還是北側好呢?二人難下決斷,於是派兩個人各背兩條麻袋,一袋空,一袋裝著黃豆,分別站在南北兩側,過一個人,放一粒黃豆在空袋裡。計算的結果,南側行人多,好,地址就選在這裡。這其實是做市場調查的功夫,相當地耐心仔細。
永安百貨公司的櫥窗展示
1916年華僑富商郭樂以每年5萬兩白銀,租期25年,期滿後連同房屋和土地歸還的苛刻條件從哈同手中租下了上海南京東路浙江路口的「陶陶居茶館」原址一帶8.51畝土地建6層永安大樓。
永安百貨建築平面呈正方形,東北部外延為弧形。外牆採用汰石子飾面,陳列窗口採用進口大玻璃,是上海大玻璃櫥窗的先例。建築立面用圓柱與貼壁方柱墩做裝飾,給人以西方文藝復興建築的感覺。除了1至4層的百貨商場外,其他樓層還設酒樓、旅館、彈子房、跳舞廳、遊樂場和戲院。其屋頂花園名為「天韻樓」,西北端的塔樓由柱式和券拱構成西洋古典建築造型,呈現出永恆的莊嚴與和諧之美,名為「綺雲閣」。
永安百貨
1918年,永安就在頂樓用霓虹燈打出英文標語:「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顧客永遠是對的)」,這是中國首次在商業領域引入這樣的理念;
1918年9月5日上午,上海永安百貨公司正式開幕,大門一打開,早已等候在門口的市民一擁而入,堆積如山的商品讓許多見過世面的上海人驚嘆不已,40多個商品部,所有的櫃檯和貨架上,都堆滿了簇新的商品。開業期間有相當的價格優惠,第一天永安就創下了驕人的營業額。公司方面原來估計置備的貨物足可應對一個季度,實際上僅過了20天,即已售去一半。
永安百貨公司的老闆最早發行公司獨用的禮券,還設法用漂亮的女營業員當做「花瓶」招徠生意,「名媛」章含之的生母,當年就是永安百貨鋼筆櫃檯銷售「康克令」名牌鋼筆的售貨員,人稱「康克令小姐」。永安百貨公司營業額居然超過了對面先開張的先施公司,成為上海百貨行業的老大。
永安百貨公司集百貨、餐飲、辦公、會展、娛樂等功能於一體,是中國最早的「商業綜合體」。
永安百貨公司時裝表演
永安員工錄取須考英文、數學,入職之後公司安排定期培訓,企業文化先進,職員收入優渥,職業尊嚴十足。
公司對有工作經驗並勤懇工作的員工,厚薪重用;對精通業務、手上有一批固定客戶的店員,增薪、提職或贈「乾股」,使他們從「西家」(職工)變為「東家」(股東),最大限度調動員工主人翁意識且予以具象的實惠。
永安出版的企業內刊《永安月刊》面向社會發行,一紙風行,張愛玲的一些都市小說即首發於此。在郭琳爽1939-1949執掌永安的黃金十年裡,《永安月刊》共出118期,118位健康向上的封面女郎既有當時走紅的明星也有部分形象健康的永安女職員,《永安月刊》創刊號,封面女郎就是永安老闆郭琳爽的千金郭志媛。
郭琳爽的千金郭志媛
在永安創建的那個年代,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市面上好一點的商品都是洋貨。所以,最初以「環球百貨」為特色的永安百貨公司裡,賣的幾乎都是舶來品。但是,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支持國貨是振興民族經濟的重要手段。永安百貨是國貨的積極倡導者。進入30年代,永安百貨公司裡的國貨比例日益提高。1937年,永安的第二代經營者郭琳爽更是開闢了「國貨商場」專賣國貨。
永安百貨公司高級職工合影
1941年哈同的遺孀羅迦陵死後,又逢太平洋戰爭爆發,哈同洋行沒有收回永安公司產權,1946年,郭家以112.5萬美元贖還永安公司產權。
1949年5月25日零時左右,上海解放戰役中最先衝到市中心南京東路的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60師178團第一營。他們是南京路上迎來的第一支解放軍部隊,是一支名副其實的上海人民的子弟兵隊伍。
這支部隊的前身,是在抗戰時期由上海浦東地下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後來渡過杭州灣錢塘江南下到浙東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新四軍隊伍。部隊在浙東經歷過600多次戰鬥烽煙後,參加過澉浦、泰安、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等一系列戰役,是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
1949年5月,解放軍進入南京路
20軍是上海籍戰士最多的一支部隊,而178團的上海籍戰士又最為集中,據當時統計,僅排以上幹部就有104人為上海籍。時任軍部作戰科參謀的陳阜同志在回憶時說過:「178團的第一營,全營的連以上幹部幾乎都是上海的子弟。」
向市中心挺進,陳毅指示要像「瓷器店裡抓老鼠」
5月24日,一營在進軍途中接到團部命令:部隊暫歸27軍指揮,參加攻擊市區殘敵的戰鬥。一營是178團的主力營,全營有5個連,700多名戰士。(所以很多資料說南京路與27軍等等也肯定是正確的)
他們把全營的騾馬和火炮輜重留在上海郊區的莘莊,為了國家長遠利益和上海數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部隊必須嚴格執行三野司令員陳毅同志關於作戰要像「瓷器店裡抓老鼠」的指示,在市區戰鬥中不能使用大炮等重武器。
營裡很多幹部戰士是上海本地人,他們對剛離開了幾年的上海地形非常熟悉。部隊經過梅隴、華涇、龍華,進入到了徐家匯地區。上海地下黨的偵察隊舉著紅旗,與一營在徐家匯會師,使徐家匯地區獲得了解放。
部隊與永安百貨公司淵源深,許多子弟兵臨近家門口卻犧牲了
25日凌晨,在南京路、浙江路口的永安百貨公司執行護店任務的地下黨同志,透過窗口看見了馬路上排列整齊、席地而坐的軍隊,有人激動地叫了起來:「解放軍,解放軍來了!」
很快,永安公司地下黨與解放軍部隊取得了聯繫。
時任178團教導營政治幹事的李文龍同志回憶說:1948年7月在河南睢縣進行的睢杞戰役柴砦王老集戰鬥中,指導員範琪和我都在九連。
他曾經是上海永安公司糖果部的練習生,在這場戰鬥中範琪英勇犧牲,年僅22歲。
就在範琪犧牲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生前所在的20軍60師178團,就挺進到上海浙江中路永安公司門前。
5月25日清晨,永安百貨公司地下黨組織將連夜趕製的一面大紅旗,交到年輕的中共地下黨員樂俊炎手裡。他三步並作兩步,上到公司樓頂,將紅旗插上了屋頂建築綺雲閣的頂端。
這是上海解放時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紅旗。
勝利之師露宿南京路,從浙江路一直睡到西藏路路口
25日1時許,一營就露宿在南京東路。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整齊地躺臥著解放軍戰士。當時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上海5月的夜晚還是充滿涼意,戰士們忍飢挨餓靜靜地躺在地上休息。時任178團一營機炮連文化教員的馮炳興在回憶中說:「那個時候南京路很窄,我們一個團的兩千多名戰士,就這麼分兩排,從浙江路路口一直睡到西藏路路口,你想想,500多米,該有多壯觀!」
進駐上海部隊為避免驚擾市民,露宿街頭
240團在永安公司門前露營時,天降大雨,市民請部隊進房去住,誰也不肯進。一位女學生感動地說:「看解放軍同志這樣艱苦,我穿著雨衣就不像話了。」急忙脫下雨衣要給解放軍穿,也被解放軍婉言謝絕。
暫時留下維持社會秩序的偽政府警察局,主動讓出房子要部隊進住,並送來了稀飯,說:「你們流血犧牲,我們住在房子裡感到慚愧。」但都被婉言謝絕。
這類真實發生在眼皮底下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和愛民的胸懷,讓上海市民極為感動……
上海解放後,對市區重點單位進行軍管。
1949年8月1日,上海工商界(那肯定是包括金融圈子的)舉行慰問戰鬥英雄晚會。
解放後,上海永安百貨公司一如既往地為市民服務。1955年,郭琳爽又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永安要成為百貨行業第一個公私合營的。第二年,永安百貨正式完成公私合營,郭琳爽則繼續擔任公司的總經理。
永安百貨夜景
本文來源於 媒資網、費裡尼碼字了、上海基層黨建
長按二維碼關注民銀旅行
長按二維碼添加小編悟空微信
悟空聯繫電話:1860066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