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尊敬的王副州長你好,我是西海都市報社駐青南記者站的記者,很高興您能接受採訪。您已經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工作了三年,能否簡單談談你的工作履歷?
王顯東:是啊,時間過得很快,一晃三年就過去了。2016年6月,組織任命我擔任江蘇對口支援海南州前方指揮部領隊。7月份,我就到達海南開始工作。這裡地處高寒地區,工作環境與條件與內地有很大的不同。在三年的工作時間裡,我把學習習總書記系列講話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德行修養,不斷加強學習的自覺性和系統性。同時,和當地的幹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將是我一生的財富。
記者:江蘇援青幹部,在海南州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為當地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能否談談這一項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王顯東:從到達青海工作的那一天開始,指揮部就成立臨時黨支部、黨小組,積極探索「黨建+扶貧」工作模式,確保支援幫扶工作開展到哪裡,黨的建設就深入到哪裡。初上高原,低壓、缺氧、高寒的環境,加之沒有與少數民族同胞工作生活的經驗,讓我們的隊員或多或少存在情緒波動,我多次召開座談會、談心會,做好思想動員,要求幹部抓好項目推進、交流交往、脫貧攻堅,老師教好課、醫生看好病,做好傳幫帶培,克服困難不講條件,心無旁騖幹好工作。
記者:正如您所言,作為內地幹部來到海南州工作後,的確存在高原反應等一系列生活方面的難題。在不斷地磨鍊中,一批批幹部逐步成長起來,以紮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一致認可,能否談談具體的事例?
王顯東:是的,援助海南州的江蘇工作人員,發揚「缺氧不缺精神」的艱苦作風,經過不懈努力,整個團隊的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江蘇援青幹部人才在高原上不斷成長進步,湧現一批典型人物,彰顯了江蘇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良好形象。錢鑫銳意改革、從嚴治校,貴德中學教學質量明顯提升;援青醫生陳耀華期滿留任三年,積極開展白內障手術,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瓶頸,被評為「中國好醫生」;王輝輝醫生堅持的「33工作法」在海南州全面推廣。許多奮戰在一線的江蘇幹部,都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發揮光和熱,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援建任務。
記者:在這樣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期,海南州借力江蘇省的對口支援,譜寫發展新篇。請您說說在援建期間,所完成重點的工作。
王顯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強力推進招商引資。特別注意發揮東部資源優勢,配合隊員和當地完成招商引資任務,連續兩年海南州招商引資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二是持續關注教育援青。三年來,組團式支教取得重大進展,名師進海南計劃順利實施,率先發起高職院校跨省對口單招,為推進教育精準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提升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水平探索了新路徑。三是健康扶貧效果明顯。積極組織開展「心佑工程」和「光明行」公益活動。篩查出急需手術治療的44名先心患兒在江蘇獲得免費救助且全部康復。四是勞務協作不斷擴大。在江蘇相關市縣的支持下,我們在各州率先組織百姓去內地務工,草原牧民自立自強成為產業工人,在海南州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記者:在您即將援建期滿之時,有什麼話留給青海嗎?
王顯東:在三年的工作時間裡,江蘇援青幹部盡職盡責、踏實肯幹、團結互助,讓我非常地欣慰和感動。大家一心撲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一線從無怨言,並堅持在辛苦的工作中錘鍊自己的意志品格和低調務實作風。今天,一粒粒充滿希望的種子在青海湖畔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我深愛著這片土地,眷戀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今生都不會忘記這一段人生的工作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