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來自於民間,更有一些民間故事流傳甚廣。例如:過年、中秋節、上元節、清明節,這些都有紀念的意思。就拿中秋節來說吧,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從這些名稱來說,就能看出中秋節的意義:一、和月亮有關;二、有團圓的意思。猶如八月十五那一天,很多家庭成員都會坐在一起,吃上一個團圓飯,意味深長。
不僅吃團圓飯,而且還要吃月餅,月餅是八月十五中秋節的代表,家家戶戶都會吃。那麼八月十五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是在紀念哪位大神呢?這個問題還要從嫦娥奔月說起。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後升天而去,住於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其中祭品就是嫦娥喜歡吃的月餅,月餅是圓的,代表著團圓。
八月十五中秋節確實是為了祭月,拜月神。這個月神不要一錘定音,說是嫦娥。在道教中尊月神為太陰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和嫦娥不是一回事。其實我們拜月拜的就是太陰星君,這位大神在神話中頗有地位,就連玉帝也要讓三分。在中國民間一些傳說中,有時也把太陰星君與嫦娥仙子合併為一個神,認為其是一位絕色美人,所以人人都欣賞她,也因為這個緣故,八月十五成為了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所謂八月十五為啥要吃月餅?因為月餅代表著團圓,也是人們的精神寄託。中秋節在紀念哪位大神?那肯定就是月神--太陰星君,又稱月光娘娘。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團團圓圓~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