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來到馬爾他之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詞語,這個生活安逸但是經濟發達的地方,配合著它獨有的歷史和文化氣息,與天然的美景融為一體,讓人不得不喜歡。
我們到達瓦萊塔的時候這種感覺變得更加強烈,這裡是馬爾他的首都和政治、經濟中心,擁有最大的港口、國際航空線要站,曾經先後被法國和英國佔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慘遭破壞,但是這些都逐漸融合成為它的豐厚歷史,你會看到大量的博物館、美術館、漂亮的國立圖書館,喜歡文化藝術的人非常適合來這裡旅行。
雖然瓦萊塔也是歐洲文化名城,但似乎來過這裡的亞洲人並不是很多,算是一個非常小眾的旅遊地,而且在歐洲受歡迎的它和商業運營融合的很好,哪怕到處都是酒店和旅遊產業,也依然不會讓人覺得沒意思。
瓦萊塔是在馬爾他島東北岸,位於狹長半島的頂端,處在兩個天然良港之間,而市區又在謝貝拉斯山麓地帶,非常的有特色,有山有水,有滋有味。
害羞的我一般都躲在這樣的街巷裡,偷偷拍照。
這裡的建築都是用馬爾他特有的淺土黃色石灰巖建造的,少女心的說法是蜂蜜色。 耳他島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巖石,所以這種巖石在當地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而且結構均勻,顆粒細而無沙,內有孔隙,吸水性強,質地鬆軟,可以像木頭一樣砍、鋸,任意加工,嗯,這個聽起來挺像橡皮泥。
房子蓋好後經過風吹日曬蒸發了水分就變得比磚塊堅硬了,不怕火燒也不怕腐蝕,但是缺點是冬天溼冷。 我問了下冬天有多冷。 差不多10度吧。 零下? 怎麼可能,當然是零上。 好吧,你說的對。
這裡的街道也太窄了,感覺兩個人手拉手就可以橫行霸道的走路,最多只能有一輛車通過,小巷子裡也很少有人,我太喜歡這種地方和建築了,可以自由自在的觀察,如果有萍水相逢的緣分,就可以留下來交談。
老式的居民樓和商業區的建築都是統一模樣,抬頭就可以看見綠色的窗戶還有隱藏其中的小的美術館或者咖啡廳,感覺做什麼都能很平穩的來。
其實瓦萊塔的人口不過數萬,也就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小鎮,來這裡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也算是一個世外桃源吧,希望有機會來這裡多住一些日子。你們喜歡這樣的地方嗎,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