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吳銘
作為歐盟創始成員國之一,比利時是歐洲第五大最具吸引力外國投資目的地,也是中國在歐洲的重要合作夥伴。比利時經濟高度外向,優勢產業突出,是工業門類較全、服務業發達的創新型經濟體。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比兩國守望相助、攜手戰「疫」,合作更加務實。
近日,由北京市商務局、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比利時駐華使館、比利時瓦隆大區外貿與外國投資總署聯合主辦,「走出去」導航網承辦的中國北京—比利時瓦隆雙向投資線上推介會成功舉辦。
雙邊貿易穩步增長
隨著中國和比利時政治關係的順利發展,兩國的經貿關係也呈現出勃勃生機。據北京市商務局對外經濟合作處處長莊建蓉介紹,今年北京與比利時的雙邊貿易和投資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依然保持穩定增長。在雙邊貿易方面,2020年1—8月,北京與比利時雙邊貿易額11.7億美元,同比增長38.7%。在雙向投資方面,截至2020年9月,北京市企業在比利時累計非金融類直接投資3039.83萬美元。投資較為集中的行業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製造業。比利時在京累計實際投資9986萬美元,投資主要涉及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領域。莊建蓉期望,未來北京和比利時能進一步加強共享合作,積極尋求發展利益最大公約數,建立和培育政府間、行業間和企業間多樣化合作關係。
本次推介的瓦隆大區是比利時三個行政區之一,位於比利時南部,交通便利快捷,工業基礎雄厚,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技術條件。
不僅如此,瓦隆大區位於比利時南部,是歐洲的物流樞紐與生物醫藥谷。據比利時瓦隆大區出口投資總署亞洲司司長埃裡克·德克萊克介紹,瓦隆大區以出口為導向,75%以上的GDP由出口產生。此外,瓦隆位於歐洲核心戰略位置,擁有豐富的運輸網,以及高效靈活清關流程;在歐洲電子商務理想選址中排名第三,全歐洲物流樞紐吸引力排名第四,得到了包括阿里巴巴、菜鳥和聯邦快遞等中國和國際領先物流企業的廣泛認可。根據安永2019年報告,瓦隆大區的投資項目同比增長33%。眾所周知,比利時是臨床實驗的中心,一期臨床實驗審批的時間最快,是世界上第二大藥品出口國,也是藥品生產和分銷中心。
埃裡克·德克萊克表示:「世界衛生組織選擇瓦隆列日作為疫情期間的主要醫療物資樞紐,尤其是列日機場,或是中國進口歐洲商品最理想的集散地。」
比利時瓦隆大區在吸引、歡迎外國投資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投資一貫保持開放姿態,並為外來投資者提供了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比利時駐華使館商務參贊高芸迪在會上詳細介紹了比利時瓦隆大區的物流、數位化和生物醫藥等極具發展和投資潛力的領域以及投資激勵政策。她特別提到,在瓦隆,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密切合作,共同形成了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六大產業集群,包括運輸物流、航空航天、環境科技、生命科學、農副食品、機械工程和高新材料等。她表示:「比利時處在不同文化和語言的交匯點,三大官方語言為法語、荷蘭語、德語,擁有天然的語言優勢。此外,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十分低廉的土地租金也降低了投資成本。」
成立園區讓合作落地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比利時的重要投資項目日益增多,雙方的務實合作正在走深走實,結出碩果。其中,位於瓦隆區的「中國—比利時科技園」正是雙方務實合作的典範。
據聯投歐洲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中比技術中心)商務副總經理邢麗霞介紹,中比科技園位於比利時最大的科技園新魯汶科技園內,該科技園有50年的歷史,園區內有270多家創新企業,6000多名員工,其中35%的企業為國際企業,主要來自美國、法國、德國和日本,中比科技園作為其中的園中園,有獨特的中國優勢,是一個非常完善的科技與創新創業生態圈。中比科技園一期的項目將於2021年秋季完成交付,目前已有生命科學、醫療器械、醫藥研發、大數據、物聯網和光電子等領域的30多家中國企業入駐園區,同時還有一些中國的高科技園區已經在中比科技園預定了位置,包括南京科技園區、中國國家生活產業基地、泰州醫藥城、中醫藥合作產業園等機構。
會上,比利時瓦隆生物技術與健康產業集群國際事務總監馬克德尚重點介紹瓦隆大區的生物技術和健康產業的集群;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比利時)中國業務副總監徐榮慧詳細講解了「如何在比利時合法註冊公司」;比利時財政部外國投資財務司國際稅務專家米琪拉·裡通多具體分析了比利時各項稅務優惠政策;億科智能科技開發(比利時)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程立分享了與比利時無人機協會、無人機測試中心合作的經驗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