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因新冠疫情開始「封城」時,38歲的來自柏林的巡迴演奏者馬爾科(化名)唯一想做的事是把自己灌醉。
馬爾科每晚喝掉大約一瓶杜松子酒,心想:「為什麼不喝呢?……都隔離了,讓我們狂歡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馬爾科開始從不同角度看待喝酒。「因為隔離,大家被迫審視自己並且意識到,等等,這樣不好,」他說,「這(喝酒)實際是個問題,是酒癮。」
於是,馬爾科聯絡當地匿名戒酒會。他20年來幾乎每晚都要痛飲一番,終於決定戒酒。
自3月初德國「封城」以來,像馬爾科這樣尋求幫助的嗜酒者數量激增。匿名戒酒會發言人說,熱線電話諮詢量大約翻倍,從每天約10個增加到約20個。
疫情下酒癮「現形」
德國「封城」初期,酒類產品銷量大幅上漲,緣由是不少人沒法出門參加社交活動,只好在家飲酒。
《明鏡》雜誌刊登一項研究顯示,德國3月底紅酒銷量比2月底增長34%;同期烈酒銷量增長31%。
匿名戒酒會發言人說,疫情同樣促使許多人直面飲酒問題。一些人自我反省後選擇戒酒,另一些人的親屬則終於意識到他們酗酒有多兇。
這名發言人說,有人先前在上班途中或在工作地點偷偷喝酒,「但這(在疫情期間)不再行得通」。為遏制疫情而出臺的出行限制措施導致「人們不得不開始在家喝酒,配偶或家人便可以發現他們的真實飲酒量」。
法新社報導,德國酒精消費在歐洲位居前列,慕尼黑啤酒節等活動助推該國飲酒成風。「德國成癮中心」近期研究發現,2018年有300萬名年齡18歲至64歲的德國人存在酒精成癮問題。
開闢網上新「天地」
匿名戒酒會已在德國各地舉辦數千次戒酒互助會議。柏林一個互助小組的發言人說,如今戒酒諮詢量「大幅增加」,基本每天接受一次諮詢,而疫情前每個月只有一到兩次諮詢。
柏林這個小組3月初以來無法組織面對面會談,轉而藉助線上會議聚會。發言人說,線上聚會更方便且更具匿名性,因而更適合一些需要接受幫助的人,「許多聯絡我們的人通常相當孤僻」。
即便德國今後取消所有防疫舉措,這個小組依然打算持續推進線上聚會。發言人認為,疫情最終推動部分嗜酒者正視困擾他們多年的飲酒問題。
對馬爾科而言,事實的確如此。身為巡迴演奏者,他很容易沾染酒精和毒品。「隔離似乎推動我最終面對它(嗜酒問題),」馬爾科說,「如果沒有疫情,我可能不會去面對,可能繼續喝10年,直到真正糟糕的事情發生。」
(原題為《德國更多嗜酒者疫情期間想戒酒》)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