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6日 21:59 來源:新華社
參與互動這個街道用「一網統管」抓精準營商
新華社上海8月6日電(記者周琳)打開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街道「一網統管」的精準營商模塊,一家名為「科旯孚」的企業經系統研判,被自動推送至街道服務工作人員走訪名單。街道營商人員立即上門,了解了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主動對接有關政策,企業訴求在第一時間得到了解決。據了解,預計因業務情況的改善,該企業下半年將繳納一千萬元以上的稅收。
這一算法預判模型由徐家匯街道在徐匯區商務委和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自主研發,包含政策到期、輿情監控、租約到期、稅收異動等近十個指標,已經作為日常應用并迭代至3.0版本,也是這裡率先探索的「大市場」精準營商的重要子集。
4日,記者在徐家匯街道城運中心看到,通過兩年的大走訪,摸清企業「家底」,轄區內67棟樓宇(園區)、10381家企業均被納入「一網統管」,實現企業一戶一檔、精準畫像,營商政策個性化推送,企業訴求閉環反饋,經營異動自動預警。
企業日常遇到的問題千頭萬緒,但梳理下來大致可以被分為營商、黨建、監管、平安消防等5大類22小項的訴求。如今,工作人員在走訪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徐匯全區統一的「匯治理」微信端小程序,第一時間錄入系統,生成工單,相關人員接單解決,及時辦結。每個事項都根據法律規章,確立標準化流程和響應時間,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在徐家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康偉看來,有了統一的入口和流程,才能更加規範化、精準化地進行政策扶持,形成樓宇網格的閉環化管理,一戶一策匹配需求。「譬如說我們將各類扶持政策進行分類,企業屬於哪一領域,他所適用的政策就會自動置頂顯示。」
在這些大項中,街道針對性根據地址搬遷、人才落戶、政策續約等個性化高頻事項,進行了細緻的場景設置。點擊樓宇載體板塊,轄區內67棟樓宇(園區)的空置面積、租金範圍、聯繫方式等數據,一月一更新全貌展現在「一網統管」系統中。街道工作人員、企業都可以通過微信,實時精準匹配。「通過我們做的平臺,企業有遷址需求,第一時間就可以查詢到合適的樓宇。」徐家匯街道辦事處營商辦主任錢繼敏說。
6月17日,街道人員在走訪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商貿(上海)有限公司中,得知公司希望能更換更大的辦公空間。通過樓宇載體信息,街道第一時間匹配出面積、租金 、區域、樓宇名稱等信息後,選擇出候選辦公地。無縫銜接,如今該公司已籤約確定入駐新樓。
看似是一張線上「大網」,實際上背後是凝聚了線下從網格員到物業管理人員,從街道營商辦到樓宇小組長等眾多的線下「支持」。徐家匯街道辦事處主任董文曜說,基於基層的需求出發設置場景,物業等人員願意上傳真實數據,治理才有了基礎,將「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升級為「上面千根線,下面千根針」。
截至目前,徐匯「一網統管」的大平安、大建管、大市場、大民生四大城市治理深化應用已基本成型。未來,企業辦事的高頻事項,也將通過技術後臺,對接到企業頁面中,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互補互通。
上海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宋開成表示,徐匯明確了「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一雲匯數據、一人通全崗」建設目標,升級城市運行數據中臺、AI中臺和業務中臺。區城運中心大廳將在8月底完成改造升級,年底正式發布區城運平臺3.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