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地級市。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遊,屬武陵山區腹地。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張家界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爬山涉水不僅能看到優美的風景,還可以鍛鍊身體,除此之外,在張家界的娛樂項目還涉及到當地的一些具有民族風情的民間活動以及各種演出。來到這裡體驗土家民族風情是不錯的選擇。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曾風靡一時,其實,何必千辛萬苦去外地旅遊,最好的「旅遊」應該是「身心相隨」,意不在風景,而在於旅行過程,最好的放鬆也是「身心放鬆」,呆在熟悉的老家,約個伴遊網心儀的女孩,一起看那魅力風景,古老鄉村、……多美的風景,多適合發呆的地方!或可坐在溪水邊,瞧瞧那流動的溪水,此情此景,讓身心放鬆下來,放下煩心的事,未嘗不是一種收穫!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張家界市境內。1982年9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原來的張家界林場正式命名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也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巖大峰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公園總面積4810公頃。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風光以峰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其間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獸、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氣勢壯觀,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稱。主要景點有金鞭溪、袁家界、楊家界等。
張家界大峽谷位於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鄉,緊鄰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張家界大峽谷原來有兩個名字,一個叫做爛船峽:來源於神泉溪,整個大峽谷和南方紅旗渠的水流都來源於這裡,傳說以前從泉眼中湧出過很多爛了的船板,當地人們又無法知曉爛船板從何而來,所以這裡得名「爛船峽」;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亂泉峽:是指峽谷中的兩面石壁,溪泉眾多,滿峽飛流。峽谷內的主要景點有:一線天天梯棧道、三疊遊道、平臺吳王坡、石壁裂、張家界大峽谷縫、全家福、婦唱夫隨、千年古藤、石上森林、慈航普渡、天仙水瀑布、曲徑幽林闖王亭、張家界大峽谷南方紅旗渠、天河觀景臺、翠潭攬瀑、一路平安橋、隔音石、竹仙泉、仙人洗面、蝴蝶泉瀑布、怪謎洞、佛手遮天、爛船巖、張家界大峽谷土匪洞等景點。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張家界市城區南郊8公裡,是山嶽型自然景區。公園總面積96平方公裡,山頂面積達2平方公裡,其主峰海拔 1518.6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5A級旅遊區。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四面絕壁,雄偉壯麗。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植物資源豐富,有世界罕見的高山珙桐群落。天門山文化底蘊深厚,留有大量贊詠天門山的詩詞,更有眾多神聞傳說,被譽為「張家界之魂」。山頂天門山寺自唐朝建成以來香火鼎盛,寺外有七級浮屠,掩映於青枝綠葉中,古雅幽清。善男信女入寺拜佛,撞鐘響徹天際,擊鼓震動山嶽,香菸嫋嫋如雲。明萬曆年間南嶽僧在此傳經授戒,從此聞名遐邇,朝山拜佛者達周邊四郡十餘縣,信士遍及湘西北,天門山因此成為 「湘西第一神山」。天門山終年雲霧繚繞,雲海景象變化無窮。山間溶丘、石芽廣布,奇石秀木及珍禽異獸繁多,更有飛瀑流泉噴湧而出。天門山兼峰、石、泉、溪、雲、林於一體,集雄、奇、秀、險、幽於一身,被譽為空中原始花園。天門洞、天縫渡仙、五指山、將軍石等是有名的峰林景觀,還有神秘的千佛洞等待你的探奇;山間的韓家溝則是富蘊滿族風情的村落——這裡久居的幾十戶滿族農家至今仍完好保留著其在語言、飲食、衣著、居住以及婚慶殯葬等方面的滿族風俗,是難得的民俗文化旅遊地。
黃龍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核心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被列為國際旅遊洞穴會員、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黃龍洞現已探明的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7.5公裡,垂直高度140米。洞體共分四層,整個洞內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筍、石柱、石鐘乳各種洞穴奇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據專家考證大約3.8億年前,黃龍洞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可溶性強的石灰巖和白雲巖層,經過漫長年代開始孕育洞穴,直到6500萬年前地殼抬升,出現了幹溶洞,然後經巖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觀。
夕陽是唯美的,也是風景中一道不可錯失的美妙,與伴遊坐在草長鶯飛的河畔之上,欣賞黃昏時刻的大自然美景,聽著動人的音樂,這樣的畫面簡直要羨煞旁人。你們的竊竊私語,是他人眼中的另一道靚麗的風景,徜徉這樣的氛圍之中,似乎聽到風中悠揚的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