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主辦、goa大象設計協辦的CTBUH國際研討會暨「杭州城市代表」授任儀式於杭州goa大象設計舉辦。研討會主題為「面向未來的總部辦公」,在總部辦公領域具有資深經驗的五家中外設計機構就總部辦公設計的當下及未來展開探討。
CTBUH副理事長杜鵬介紹了CTBUH成立50周年以來作為學術組織的全球影響力。goa大象設計執行總裁&資深合伙人凌建表示,從人居視角談論辦公總部建築具有相當的意義和潛力,這其中的關注點也符合goa大象設計所一直秉承的態度。
NBBJ:辦公總部大樓的未來
作為服務於多家知名網際網路巨頭的建築設計機構,NBBJ在辦公總部設計中積累了大量經驗。NBBJ設計總監Marco Belcastro提到,「space alters the brain」,科學已經表明腦力工作者的工作效能與空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空間應該促進團隊聯繫和交流、讓人動起來、幫助人的身心健康、幫助減緩壓力。Marco通過介紹騰訊總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拉夏貝爾總部、三星美國總部、阿里巴巴西溪總部等五個項目實踐,闡述NBBJ是如何將這些原則結合科技手段運用於設計之中。
Foster+Partners:50年和未來可持續總部設計
Foster+Partners合伙人Emily Phang介紹了Foster成立以來的核心原則——聚焦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從50年前Foster為事務所自用而設計的總部,到引入大挑空空間的中國香港滙豐銀行總部、作為歐洲第一幢環保大廈的德國商業銀行總部、為通風舒適性賦形的瑞士再保險總部大樓、容納13個空中花園的康卡斯特創新與科技中心,Foster事務所始終堅持在總部辦公建築中踐行可持續性原則。Emily認為,當我們思考未來的辦公室時,不能忽略的是地球和環境的未來,建築師不能止步於現有的環保評價體系,而應尋找更極致的可持續性。
goa大象設計:塑造全時體驗的未來總部
goa大象設計總裁&資深合伙人陸皓提到,作為一家致力於塑造生活體驗的設計機構,大象設計從酒店、小鎮等全時段運營的項目類型中汲取經驗,以「塑造全時段體驗」的視角切入總部辦公類項目。在中國的社會背景下,一座總部往往可以被看作是容納大量人口在長時間內使用的聚集地,這一現狀也恰恰使「全時體驗」成為了一個積極的關注點。通過介紹大象設計從2011年至今的三個不同的總部項目,闡述如何通過提高空間的「可達性」、塑造有吸引力的「場景」來服務於人在一天中的體驗。從圍繞可混合使用的庭院而展開的亞廈集團總部,到垂直複合、具有超長帶寬弧形中庭的宇視科技總部,再到具有超高層體量、以一套全時公共系統為骨架支撐複雜功能的浙商銀行全球總部,goa大象設計始終關注總部辦公建築在時間維度下的舒適性和靈活性。
WOHA:對總部建築設計原型的重新思考
WOHA設計主任&合伙人陳競之說道,位於CBD的總部辦公面臨較強的外部限制,位於郊區的則有更多突破原型的可能性,WOHA嘗試從生態、氣候的角度給總部建築帶來新的語彙。他分享了WOHA最新的四個總部項目的設計過程,從中說明在該類項目中突破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萬科雲城項目中,WOHA嘗試在建築立面、地面層、避難層進行綠化,並最終在塔樓中實現「峽谷」的生態景觀。昆明華僑城第二總部、萬科深圳灣總部,一以貫之地落實了WOHA對「綠色容積率」、對有機元素的堅持。
Gensler:塑造未來的總部園區
Gensler副總裁&工作室總監秦振暉分享了Gensler在總部建築室內設計方面的項目經驗。他提到,調研表明,員工需要高效的辦公空間,平衡性和可選擇性有助於打造高效能空間,從而改善績效、員工缺勤率、客戶忠誠度;同時,員工也需要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的、有溫度的辦公空間,這是豎立品牌形象和企業文化的基礎。他從江森自控亞太總部、小米保密科技客戶北京總部、上海國際信託總部三個室內項目,闡釋了以上觀點。他提到一些十分具體的設計思考,如社交空間的設置應與人的實際「心理距離感」相結合,同時兼顧後者在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