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552元新臺幣可換1000元人民幣,大陸遊客赴臺消費更加便利.
臺灣金融主管部門昨日核准臺灣銀行及土地銀行等14家金融機構可以在當天上午9時起辦理人民幣現鈔買賣業務。
14家金融機構獲兌人民幣
獲準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的島內銀行30日紛紛掛出人民幣現鈔買進、賣出價格。
臺灣銀行掛出的買進價為4.339元、賣出價為4.552元,即向臺銀購買人民幣,每4552元新臺幣可換1000元人民幣;將人民幣賣給臺銀,每1000元人民幣可換4339元新臺幣。各銀行表示,30日掛出的人民幣現鈔買進及賣出價是參考人民幣的國際匯率、取得成本及同業掛牌匯率所訂出的價格,此一匯率是浮動的。
7月4日臺灣將迎來第一批大陸客人。「這次放開人民幣兌換主要是為了應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並不是為了臺商。」一位在上海工作的臺灣人對記者表示。她每次到上海都是直接帶美元過來兌換人民幣。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經濟研究所主任鄧利娟認為因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開放,需要相關的配套措施,開放人民幣在臺兌換將更加方便遊客。
這14家金融機構包括臺灣銀行、臺灣土地銀行、元大商銀、兆豐國際商銀、彰化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合作金庫、國泰世華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臺北富邦銀行、金門縣信用合作社等。
據臺灣媒體報導,為滿足民眾需求,獲準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的各家島內銀行,現已進口2000萬至6000萬元人民幣現鈔。在業務據點方面,都市區重點分行及機場、碼頭附近的業務據點,成為各銀行率先開放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的主要據點。臺灣銀行初期開放約30家分行辦理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土地銀行開放15家分行,合庫銀行則開放72家分行。
未來金融合作空間巨大
由於人民幣被預期具有升值潛力,臺灣輿論擔憂開放人民幣兌換可能引起民眾囤積人民幣。對此,臺灣金融主管部門認為人民幣換鈔代價很高,不用擔心。
鄧利娟表示,從實踐上看,金馬地區早就開放了人民幣兌換,但並未出現當地居民搶購人民幣的現象。居民兌換人民幣也應該基本上基於自用的目的,而且20000元限額對臺灣居民並非一個很大的數目,不用擔心搶購的事情。不過目前,臺灣銀行的人民幣現鈔主要由香港方面的銀行提供,貨源並不是很充裕,初期不能保證人民幣供應量。
鄧利娟指出,兩岸在貨幣兌換這一領域的交流一直比較敏感,進展緩慢,不過這次臺灣開放人民幣兌換是兩岸在金融交流合作領域邁進的「一小步」,隨著將來兩岸經貿往來的增長,兩岸金融合作將存在巨大空間。
大陸在推動兩岸金融合作方面早已在福建試行新臺幣和人民幣的兌換機制,而此次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更替,推動兩岸關係朝著良性合作發展,進而兩岸的貨幣兌換也由金馬小三通試點業務的基礎上推廣到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