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粵衛信 病毒沒有國籍,抗疫沒有國界。在「一省包一國」的全球抗疫節奏中,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廣東省衛健委選派的中國政府赴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3人、中國政府赴馬來西亞抗疫醫療專家組8人,在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後先後回到廣州。
5月7日下午,廣東省衛健委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11名歸國休整專家慰問。 「希望大家利用這個休整機會,回顧在國外的援助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為廣東援外提供寶貴意見」,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陳祝生表示。
為廣東參與全球衛生援外提供經驗
首批赴塞爾維亞抗疫的專家成員。
援塞、援馬專家組分別度過了40多天和16天的異國抗疫之旅,其中援塞3位專家組成員於5月3日輪換回國,目前仍有6位成員堅守在當地抗疫一線。陳祝生對圓滿完成援外抗疫任務的各位專家返粵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慰問,並對專家組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隊員們深入抗疫一線,實地走訪調研,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方面的好建議、好辦法,為受援國醫務人員和社區防控人員提供了專業培訓,為我駐外使領館、中資企業人員、留學生和華人華僑進行了新冠肺炎的科普講座、知識宣介,增強了他們科學防疫、積極抗疫的信心,傳遞了祖國人民對海外學子和華人華僑的關愛。我們為大家出色的工作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據悉,廣東省從1971年開始承擔國家援外醫療任務,明年將迎來50周年。近年來,廣東不斷擴大衛生援外範圍,豐富衛生援外工作內涵,在此次全球抗疫中也積極發出「廣東聲音」。陳祝生希望專家們認真完成休整任務,調整好身心狀態,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參與到下一步防控工作中。同時,認真思考總結此次援外抗疫工作經驗,取受援國防疫工作精華,在未來廣東衛生援外、國際公共衛生合作方面提出寶貴建議。
出席視頻會的還有各派員單位領導。他們紛紛表示,專家們出色地完成了援外任務,在國情、文化背景不同的情況下,將中國「白衣戰士」的精神品質傳播到塞爾維亞和馬來西亞,獲得國際認可,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援外答卷。「單位以你們為榮!」
「白衣外交官」為國內抗疫整裝待發
中國專家在塞爾維亞抗疫一線。
在塞爾維亞,專家組醫療救治小組組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郭禹標參與了多次病患救治和醫院考察,他和組內成員們一起為當地帶來了有效防控和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的「廣東經驗」。對於這段「旅程」,他直言「是一項非常光榮,又刻骨銘心的經歷」。
此前,應塞爾維亞政府的請求,專家組將原定兩周的援助計劃延長至四周,而後又一再延長。此次先戰友們一步回家,3位專家並沒有放鬆,而是對當地分級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生活秩序和防範疫情反彈提出了思考。「我們相信,繼續堅守的隊友們會不斷地為塞方提供有效的『中國方案廣東經驗』」,專家們表示,希望隊友們也能早日凱旋,到時並肩作戰,共同投入到國內疫情防控工作中。
赴馬來西亞抗疫的專家組成員。
開展33場疫情工作視頻會、留下9條「中國經驗」、帶去中醫抗疫方案……這是援馬來西亞專家組16天的行程。8位成員專業領域覆蓋中醫、重症醫學、呼吸科、感染科、院感管理、精神衛生、數據分析、病毒學等,旨在為馬方提供全方位的抗疫指導。他們都來自廣東抗疫一線,部分組員還有湖北抗疫經歷。
「應該說,我們這一趟不僅是抗疫之旅,也是友情之旅。」在專家組組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李俊看來,通過兩周的交流,專家組此行達到了分享經驗、共同抗疫的預期目標。「我們當時想著把中國的經驗、廣東的做法毫無保留地介紹給我們馬來西亞的朋友,讓他們能把中國的這些好的做法、好的經驗用起來,現在可以說成效遠遠超出預期。」
通訊員供圖、南都資料圖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