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蘆花

2021-01-11 江西日報

蘆花蘆花白了。在水之湄,在曠之野。冬日,鄉村是蘆花的鄉村。那些或鋤挖或刀砍或火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蘆葦終於吐穗揚花,房前屋後,園邊路旁,或一枝或一叢或一片,老朋友般年年光顧,給平寂的鄉村平添了一份嫵媚和詩意。海子說:「蘆花叢中,村莊是一隻白色的船。」那般的寧靜優美祥和。 說起蘆花,少有人在意。她不像菊嬌豔奪目吸引人的眼球;也不像桂暗香浮動輕拍人的心扉。她唯一顯眼的便是那一身如雪的白。江水青雲挹,蘆花白雪飛。以至日本作家健次郎獨愛這樸實的蘆花,並決然以「蘆花」作為自己的筆名。 蘆花飛舞的時候,正是草木枯黃萬物蕭瑟的季節。野菊他鄉酒,蘆花滿眼秋。空曠高遠的藍天下,那一蓬蓬一簇簇一片片潔白的蘆花,清雅飄逸,風舞婀娜,像大地的詩行,冬日的童話。其實又何止健次郎,唐人陸遊也說:「最是平生會心事,蘆花千頃月明中」。宋人張一齋更是「忘卻蘆花叢裡宿,起來誤作雪天吟」,竟歡喜得睡在蘆花叢裡了。因開在清冷歲末,古人亦常藉此感傷離別或相思。「蘆花千裡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西風又轉蘆花雪,故人猶隔關山月……夜夜卜燈花,幾時郎到家。」颯颯西風裡,那一支支蘆花承載著多少濃情和愛戀。 如果說菊花的美在於她的色,桂花的美在於她的味,那麼蘆花的美則在於她的韻。一份飄逸,一份散淡,一份孤傲,一份嫵媚,不卑不俗,如隱士如高人,是器樂中的洞蕭,是國畫裡的留白,讓人心旌蕩漾。 其實一直覺得鄉村最牽動人思緒的,一是炊煙,二便是蘆花。炊煙是鄉村的五線譜,蘆花是鄉村的女兒。所以海子又說:「我的妹妹叫蘆花,我的妹妹很美麗。」只是炊煙在如今的鄉村已經越來越少了,而蘆花呢? 那天和朋友驅車到大山腹地一廢棄的礦區,這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生活著上萬人口的山林,如今已是場廢人空,僅剩殘垣斷壁,芳草萋萋,滿目瘡痍。在梧桐斑駁的林陰道上,踩著滿地枯葉,聽朋友講述腳下的滄海桑田。不經意抬頭,明晃晃的空氣中,一朵潔白細小的花絮翩翩飛舞……蘆花!蘆花啊!轟然間,心被擊中。「蘆花白蘆花美/花絮滿天飛/千絲萬縷意綿綿/路上彩雲追……」明媚的陽光下,我的目光就那樣一直追隨著那朵小小的蘆花,飄過黃葉,飄過樹梢,最終消失在煙青色的遠方。 我曾在夏天登上地處長江口的崇明島,在「東海瀛州」第一次目睹了寬達數公裡一望無際的蘆葦。我們去的時候,蘆葦正綠葉婆娑,葳蕤浩蕩。那時便感嘆自己去的不是時候,等到蘆花白如雪時,該是多麼壯觀如畫的景象。 蘆花從立秋吐穗直到來年春天新的蘆葦長出才徹底枯萎。高山臨大澤,正月蘆花幹。陽色薰兩崖,不改青松寒。難以想像,那麼柔弱的植物竟然頂風冒雪,成為這冰天雪地裡一道獨特的風景。漫步蘆花飛舞的鄉村或靜靜地坐在蘆花叢中,鄉村安靜如畫,唯有雪白的蘆花輕輕蕩漾。 其實搖曳的哪裡是蘆花,是風在動,心在動呢。

文章介紹文章為撫州籍作家方蘋作品,已出版作品集《如花的心》《有多少愛可以給你》《行走的雲》《你是不是坐在紫薇花下等我》等,文中與蘆花邂逅,浪漫而溫馨,此種心動的感覺又是多少文藝人內心的夢想境界……朗讀者簡介:

黃惠婷,撫州市全媒體中心主持人。從事主持工作五年,有著豐富的舞臺經驗,主持風格活潑輕快,平易近人,現場把控能力強,思維敏捷,能準確地把握主持內容,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朗讀者:黃惠婷

組稿:撫州市作家協會

合作單位:撫州市全媒體中心

編輯:鍾珊珊

美編:胡嘉慧

相關焦點

  • 我扎蘆花掃帚
    我在小區附近的新漁港畔散步,看到岸邊很多質樸無華的蘆葦,已綻放出成群結隊的蘆花,迎風搖曳,野趣濃鬱,似乎在向我招手致意。此情此景引發我一下子想起兒時扎蘆花掃帚的往事,心頭為之振奮,古稀老夫聊發少年狂,隔了六十多年想重溫這門傳統手藝,再扎蘆花掃帚。  我扎蘆花掃帚的傳統手藝是外公傳授的。外公是一個家族的族長,鄉親們都尊稱他為「老長輩」。
  • 在黃河口與蘆花不期而遇
    林紓英《在黃河口與蘆花不期而遇》寫黃河口溼地生命的精靈,在搖曳的蘆花中,作者發現,人的靈魂也有著與它相似的姿彩與風致。      ——編 者    我來的時候蘆花還沒有開,周遭密匝匝全是蘆葦。其間除了稀稀拉拉的幾棵樹,再難看到別的植物,天地間幾乎全是蘆葦鋪陳的一色新綠。
  • 又見家鄉蘆花搖
    每天的七、八、九月份,南北兩岸江邊的蘆花,更是吸引得八方遊客如約而至,前來打卡賞蘆花。正如唐朝詩人雍裕之《蘆花》中詠到: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我喜愛蘆花,愛她的尋常和自由。蘆葦不擇土壤、不懼風雨。只要有水的地方一到秋天就能看到蘆花,她是最懂得隨遇而安的花。家鄉漢江河邊經過多年的生態修復,現蘆葦遍布一江兩岸,每年這個季節秋風乍起、白鷺驚飛、蘆花搖曳、嫋嫋娜娜、萬種風情,給人以是秋在動,心也在動之感覺。蘆花色澤白色,開花的時候是白色的絮狀物、輕柔純潔,花期一般在7一10月之間。「秋風忽起溪浪白,雪落岸邊蘆荻花。」秋天到了,蘆花自然就白了。
  • 剪一捧蘆花帶回家
    蘆花們跳的是集體舞啊,整齊時,動作劃一但不覺呆板;凌亂時,東傾西倒也有一種自在張揚、動蕩不安的美妙。 以我的才情,再怎麼也寫不出新意,但心中對蘆葦蕩、對蘆花的喜愛還是讓我忍俊不禁,幾次把蘆葦蕩、蘆花寫進了小說裡,而且是好幾篇小說。其實,故事的核兒跟盤錦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在為故事尋找背景時,忍不住就把蘆葦蕩放了進去,甚至有一篇小說的名字就叫了《蘆花怒放》。只有我自己知道,這是浩瀚無邊的蘆葦蕩、是曼妙婀娜的蘆花們在誘惑著我呢。
  • 蘆花枝枝搖雪浪
    北京的陶然亭,杭州的西溪,都是舊時看蘆花的著名地點,不知現今蘆花還依然麼?
  • 又見蘆花飛
    又見蘆花飛 2019-11-19 09:24 來源:德州新聞網
  • 在蘆花翩飛的季節裡
    記得樣板戲《沙家浜》有句唱詞是,「蘆花放,稻穀香」。蘆花綻放,稻穀飄香,如果蘆花綻放與稻穀成熟有一致性,從季節上看應該是秋冬之際成熟的晚稻,而不是夏天成熟的早稻。因為《詩經 秦風 蒹葭》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採採,白露未已」的詩句,明白無誤的點明了蘆花的季節了。到了江南也沒有機會見到大片的蘆葦和蘆花,水澤湖泊裡也很少看到叢生的蘆葦。
  • 禪露丨禪意蘆花凝青霜
    閒暇欣賞元代吳鎮《蘆花寒雁圖》。畫上蘆葦叢中泊一漁船,空中兩隻大雁振翅南飛。有吳鎮草書自題詩:「點點青山照水光,飛飛寒雁背人忙。衝小浦,轉橫塘,蘆花兩岸一朝霜。」內心一片秋水長天。 青霜薄脆清冷,如妙齡女子的粉嫩面額,蛋清般嫩,彈指即破,不勝嬌羞。樹木藤蔓上爬滿青霜,大地在夜間嚶嚶哭過一場,演繹曠世的愛恨情仇。
  • 又到蘆花飛「雪」時
    三水灣的蘆花。 楊進勇攝  中國江蘇網訊 泰州美,美就美在她的水。「天高下徵雁,水闊蘆花肥」,這是孔尚任在泰州治水時留下的一句讚美詩詞。眼下,碧波蕩漾的水面和大片蘆花將水城泰州鋪陳出了如詩如畫的美感。  蘆葦,多年水生或溼生的高大禾草,蘆花即蘆葦開的花。其莖稈直立,植株高大。蘆花生於莖稈之頂,穗狀花序排列成大型圓錐花序,雌雄同株,長20—40釐米,稍下垂,花期8~12月。蘆葦的果實為披針形穎果,頂端有宿存花柱。  蘆葦依水而居,多生長於池沼、河岸、溪邊淺水地區,常形成葦塘。
  • 夜讀|荷花
    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 家長優秀作品展|《潔白的蘆花》
    有時,說不清是誰撥動了我哪根神經,眼前總是浮現蘆花變幻的身影,像久別的親人揮動溫暖的手向我問候,體味到一種莫名的親切和感動!須晴日,那片隨風飄蕩的蘆花,像行船中翻滾的波濤,像田野裡起伏的麥浪,把我一層層朦朧心事慢慢抖落,引發我天真爛漫的童趣和嚮往。
  • 蘆花如雪,在秋日寫下飄逸動人的詩行
    9月8日是白露,為了拍攝蘆花,專門到白鷺灣溼地去。只是,那兒的蘆花不成氣候。不過,網上的蘆花照片倒是不少。人們為什麼那麼喜歡蘆花,只因為它是秋日的詩行。而且,它也在先秦時期的《詩經》裡被人們吟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就是蘆葦,又稱蘆花。
  • 杭州:西溪溼地賞蘆花
    11月17日,遊客乘坐搖櫓船在西溪溼地欣賞蘆花(無人機照片)。眼下,浙江杭州西溪溼地國家公園迎來賞蘆佳季。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影報導11月17日,遊客乘坐搖櫓船在西溪溼地欣賞蘆花(無人機照片)。11月17日,遊客乘坐搖櫓船在西溪溼地欣賞蘆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點點青山照水光,蘆花凝青霜
    閒暇欣賞元代吳鎮《蘆花寒雁圖》。畫上蘆葦叢中泊一漁船,空中兩隻大雁振翅南飛。有吳鎮草書自題詩:「點點青山照水光,飛飛寒雁背人忙。衝小浦,轉橫塘,蘆花兩岸一朝霜。」內心一片秋水長天。此時的蘆花沒有絲毫的悲戚和感傷,顯得十分平靜恬淡,如年過花甲的祖母,一臉從容淡定。蘆花,枯黃的絨毛,錐形的花絮,淡紅中滲出褐黃,輕風掠過,小棉絮般到處飄散,飄向靜穆的村莊,飄向純淨的心靈。蘆花怒放的蘆葦則如謙恭的侍女早生華髮,冬雪一樣,把寥落的村莊裝點得詩性而空靈。蘆花無言而笑,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亙古的沉默。
  • 【臥虎舞臺】安華作詞《蘆花飛》
    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領略到了蘆花的風採。每到秋季,團團蘆花便浪漫的開放,花絮沸沸揚揚如飛雪,她似花非花,似霧非霧。這種朦朦朧朧的意境,讓人們浮想聯翩。讓我們走進《蘆花飛》,一起體味這獨有的唯美與浪漫。 《蘆花飛》 作詞:安華 作曲:彭韻豪 編曲:陶小歐 混音:瞿然 演唱:金婧 發行:一瓣花語
  • 蘆花白 蘆花美(原創散文)
    蘆花白 蘆花美(原創散文)馬鞍山|朱和平千絲萬縷意綿綿,路上彩雲追……」 2004年,雷佳以一首《蘆花》摘得第十一屆青歌賽專業組民族唱法金獎,一時間《蘆花》優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詞唱遍祖國大地,長相甜美的雷佳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蘆花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小時候外婆的村裡就有一大片柴田(當地農民習慣稱蘆柴),生長著茂密的蘆葦,每到深秋蘆花開得雪白。
  • 英文夜讀 | Music
    徵集★《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 佳作欣賞|蘆花脈脈向秋風(散文)
    曾經吟過的詩經隨著風飄蕩,青草彎著腰唱和,有蘆葦低頭牽住汩汩的河流……忽然,一行白鷺從蘆花叢中飛向遠方,傳遞著「來年是個好年景」的佳訊,也翻帶著團團絨絨的蘆花在陽光下輕盈起舞……那生長在河邊蒼青一片的蘆葦,最是隨處可見、平平無奇,而盛開時無邊雪白的蘆花也常被人視而不見。雖然蘆花沒有蓮花的香遠溢清、出淤泥而不染;也沒有梅花的傲視霜雪、暗香浮動。
  • 晨讀|蘆花飛絮,如夢之冬
    愛這樣素白的蘆花,愛這樣不晚的相遇。崇明島四周的堤壩外都是一片片灘涂溼地,上面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蘆葦。這一片片灘涂溼地,既是潮水與堤岸之間的緩衝帶,以減輕潮水對堤岸的衝刷,保護堤岸;又對調節氣候、改善生態環境、保護鳥類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 深秋十月,到水洞溝看蘆花飛雪
    在十月深秋,到水洞溝,來一場與蘆花飛雪的相遇吧。在西北,蘆花飛雪的勝景美的醉人。水洞溝的蘆花谷、紅柳灘、沙棗灣,一場蘆花盛宴正待揭幕,作為主角之一的你,該上場啦!作為深秋的主角,蘆花一路相隨,成為這個季節最美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