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裡,武漢的金銀潭醫院、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可謂是在抗疫的一線。而在其他抗疫醫院之中突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一家「湖南旺旺醫院」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大家震驚地發現,湖南的旺旺醫院不僅是收治肺炎的定點醫院,還是一家三甲醫院!在大家的印象中,旺旺主營的大部分都是食品,小時候電視上那句經典的廣告詞「媽媽給我喝我最愛的旺仔牛奶」似乎還縈繞在耳邊。這不免讓人更想要了解這個大家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旺旺」還有多少是我們不知道的。
富商之子一波三折的創業路
1987年註冊的旺旺集團在這33年中,從一家主要做米果的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業務多元化的綜合企業,除了經營食品外,集團還涉足了醫療行業、酒店、房產等眾多領域。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創始人蔡衍明先生。
與其他白手起家的創業者相比,蔡衍明應該算得上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公子,其父蔡阿仕原本經營的是一家主營罐頭食品的代工與外銷公司,20歲蔡衍明在這個富裕的家庭下成長為了一個毛頭小子,每天和朋友一起看電影、扮「大哥」,高中畢業後他父親看不下去了,1977年蔡阿仕決心把食品廠交於他打理。整天只知吃喝玩樂的小少爺因為缺乏經驗與能力,大膽地放棄了公司的外銷而轉頭去賣「浪味魷魚絲」,結果因為代理商的賒帳,使公司虧損了將近1億新臺幣,這時候公司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不過像蔡衍明這種在大家族裡成長的人早就看慣這些大風大浪,他發現臺灣的米果市場還很空白,蔡衍明明白這是一個機遇。他決定自創品牌開拓臺灣的米果市場,並且遠赴日本去向米果大廠巖冢交涉。方向決定好了,接下來便是取名字了,蔡衍明覺得「浪味魷魚絲」失敗的原因就在於這個名字取得不好,「浪味」聽起來像「浪費」。7歲那年蔡衍明養過一條叫「黑皮」的波士頓犬,此時他腦中靈光一閃,「旺旺」這個名字隨之確定,寓意旺財旺運,米果就叫仙貝,就是神仙的寶貝。新產品旺旺仙貝在當時因為臺灣市場的空白,在加上成本較低,短時間內就打開了臺灣市場,蔡衍明決定趁此機會向內地發展。
打造品牌特點,夯實消費基礎人群
1992年因為南方談話,中國的改革進入了新的時期,深圳、珠海、上海紛紛深化改革、加速發展,湧入了大量的投資企業。蔡衍明也跟隨著浪潮來到內地發展,成立了中國旺旺控股公司。剛來到內地發展的「旺旺」,也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因為內地的經銷商無法確定內地人是否能夠接受這類的產品,所以都不敢拿貨。
在仙貝快要過期而且急著打開市場的雙重壓力下,蔡衍明決定先向年輕的群體推廣,他將仙貝派發到北上廣的學校,讓中小學生試吃,沒想到反應大好,培養出了一批堅實的客戶基礎。年輕人的基礎打得差不多了,那如何讓全民都耳熟能詳呢?這就有了旺旺集團的一個標誌,那就是魔性而又清新脫俗的廣告:「旺仔牛奶 再看、再看;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旺旺雪餅 我旺你旺大家旺。」還有當時大街小巷都能聽到的「三年六班李子明同學,你媽媽拿了兩罐旺仔牛奶要給你……」,以至於奶奶級的長輩都知道「旺旺」,就下群眾基礎就更堅實了。
臺商企業的良心
作為一個臺商企業,蔡衍明也致力於加強溝通兩岸關係,在大陸發展的這些年他看到了內地的飛速發展,而在臺灣有關內地的新聞卻不多,所以2009他創辦了《旺報》,主要是報導中國大陸的消息,打造「理解大陸及兩岸發展情況的最佳平臺」,蔡衍明還說,我們都是中國人,做中國人根本不丟臉,兩岸好臺灣才更好。
在這次的疫情中,旺旺集團也不忘擔起一個民族企業的責任,僅消毒除菌產品就捐贈了865萬餘元,包括捐往災區的食品及物資,累計近千萬元,喝水不忘挖井人,這才是一個企業的良心,這樣一個有頭腦有才德的老闆,一定能使得旺旺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