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遊記,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孫悟空,想到大鬧天宮等著名的戰鬥場面。作為一部中國古典名著,而且是一部神話小說,其實西遊記不只給大家呈現出一副光怪陸離的仙境,而且裡面也介紹了很多中國古代的一些民俗、民風。今天就借著西遊記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這個傳統一直沒有變過,也許鬧元宵的形式有所改變,但本質上還是一樣的。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在西遊記中也介紹了元宵節,而且特別詳細描寫了元宵節中的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賞花燈。在西遊記原文中寫:唐僧欣然從之,同行者三人及本寺多僧進城看燈。正是:三五良宵節,上元春色和。那月如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
古代花燈的種類也確實多,西遊記中寫到的花燈名稱就多達數十種,很多估計現代人都沒見過了:雪花燈、梅花燈,春冰剪碎;繡屏燈、畫屏燈,五彩攢成。核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掛;青獅燈、白象燈,燈架高檠。蝦兒燈、鱉兒燈,棚前高弄;羊兒燈、兔兒燈,簷下精神。鷹兒燈、鳳兒燈,相連相併;虎兒燈、馬兒燈,同走同行。仙鶴燈、白鹿燈,壽星騎坐;金魚燈、長鯨燈,李白高乘。鰲山燈,神仙聚會;走馬燈,武將交鋒。
雖然賞燈最後也賞出了妖怪,唐僧不出意外的又一次被妖怪捉走。但這次元宵節也是西遊記中描寫的第一個重大傳統節日,而且是描寫的最詳細的。
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古代人對元宵節是非常重視的。在古代,春節隆重,元宵節熱鬧。跟現代的節日一樣,最開心的估計也是孩子。
唐僧賞燈的這一段描寫,也側面體現出了唐朝國力的強盛。除了元宵節,西遊記中另外還特意提及了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大家知道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