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元宵節賞燈竟賞出了妖怪,西遊記中的元宵節有什麼玄機?

2020-12-12 大聖齊天

提到西遊記,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孫悟空,想到大鬧天宮等著名的戰鬥場面。作為一部中國古典名著,而且是一部神話小說,其實西遊記不只給大家呈現出一副光怪陸離的仙境,而且裡面也介紹了很多中國古代的一些民俗、民風。今天就借著西遊記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這個傳統一直沒有變過,也許鬧元宵的形式有所改變,但本質上還是一樣的。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在西遊記中也介紹了元宵節,而且特別詳細描寫了元宵節中的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賞花燈。在西遊記原文中寫:唐僧欣然從之,同行者三人及本寺多僧進城看燈。正是:三五良宵節,上元春色和。那月如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

古代花燈的種類也確實多,西遊記中寫到的花燈名稱就多達數十種,很多估計現代人都沒見過了:雪花燈、梅花燈,春冰剪碎;繡屏燈、畫屏燈,五彩攢成。核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掛;青獅燈、白象燈,燈架高檠。蝦兒燈、鱉兒燈,棚前高弄;羊兒燈、兔兒燈,簷下精神。鷹兒燈、鳳兒燈,相連相併;虎兒燈、馬兒燈,同走同行。仙鶴燈、白鹿燈,壽星騎坐;金魚燈、長鯨燈,李白高乘。鰲山燈,神仙聚會;走馬燈,武將交鋒。

雖然賞燈最後也賞出了妖怪,唐僧不出意外的又一次被妖怪捉走。但這次元宵節也是西遊記中描寫的第一個重大傳統節日,而且是描寫的最詳細的。

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古代人對元宵節是非常重視的。在古代,春節隆重,元宵節熱鬧。跟現代的節日一樣,最開心的估計也是孩子。

唐僧賞燈的這一段描寫,也側面體現出了唐朝國力的強盛。除了元宵節,西遊記中另外還特意提及了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中的元宵節
    如果說除夕、春節的主題是團圓,那么元宵節則更像一場盛大的狂歡。有關元宵節的由來,版本較多。漢代呂氏之亂就是在正月十五被周勃平定,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正月十五之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宵即有夜的意思,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
  • 「春節習俗」元宵節:吃元宵賞燈
    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以示慶賀。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司馬遷倡導制定《太初曆》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吃元宵元宵是一種帶餡兒的甜食,是由糯米粉加上甜的餡料製成。
  • 元宵節故事:傳統民俗中的元宵節
    說起元宵節你會想到什麼呢?吃湯圓?賞燈?猜燈謎?當然啦傳統的元宵節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都說「年年歲歲花相似」,關於元宵節,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呢?元宵節不是你所知道的元宵節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是未婚男女相識的大好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 元宵節有什麼含義?元宵節的傳說有哪些?
    元宵節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的狂歡節,每到這一天,所有人都可以到街上去參加各種活動。你知道元宵節有什麼含義嗎?關於元宵節的傳說又有哪些?  一、元宵節的含義   1、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 四大名著裡的「鬧」元宵:《紅樓夢》最奢華,《西遊記》最烏龍
    西遊記:唐僧觀燈,引來妖怪被抓 在《西遊記》的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觀燈,玄英洞唐僧供狀」寫到: 「三五良宵節
  • 四大名著裡元宵節怎麼「鬧」?
    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元夕,這一天闔家團聚,食過湯圓,一年便神清氣爽地開始了。作業君覺得,新年伊始,又逢開學,你有必要精神抖擻地投身學習了。這齣「文學作品裡的元宵節」作業題,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     唐詩宋詞     1.「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這首詩的作者元好問是哪個朝代的?
  • 2019元宵節全國賞燈和賞月指數預測地圖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今年的元宵節(2月19日)剛好遇上「超級月亮」,可謂燈與月完美「邂逅」。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元宵節賞燈和賞月指數預測地圖,看看你所在的地方,是否適合燈月同賞呢?  北方大部天氣晴好宜賞燈 南方多地雨打燈  中央氣象臺預計,元宵節當天,我國北方大部少有雨雪打擾,非常適合外出賞燈。
  • 2019年泉州元宵節賞燈花燈布燈點介紹 全城賞燈多點呈現
    賞花燈是泉州人鬧元宵的傳統習俗,有別於往年「集中亮燈、扎堆觀燈」的形式,今年泉州元宵節賞燈活動有了新變化。  為營造喜慶元宵佳節的節日氛圍,方便群眾就近賞燈觀燈,今年元宵節賞燈活動將按照「全城賞燈、多點紛呈」的布燈形式,將精品花燈、創意花燈和喜慶紅燈籠等分點分線布置在鯉城區、豐澤區和泉州臺商投資區主要街道及公園廣場、標誌性建築、沿街商戶門面等公共場所,而不是像往年集中在新門街、中駿世界城和泉州臺商投資區海絲藝術公園亮相展示。與此同時,其他縣(市、區)也將有序開展系列觀燈活動。
  • 四大名著中描繪的元宵節分別是什麼光景?《紅樓夢》尤其寓意深刻
    元宵節在唐宋時期形成習俗,在明清時期走入節日的輝煌。自元末明初到清乾隆年間,五百年中湧現出的集文化大成的小說,如《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中,都有對元宵節的描寫。這些描寫可以讓我們想見古人是如何參與創造出節日似錦繁華的。
  • 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辛棄疾在《青玉案》中這樣描寫了元宵節的熱鬧繁華景象,那麼你有知道什麼關於元宵節的嗎?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小正月,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燃燈。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
  • 元宵節活動方案:做元宵 賞燈 猜燈謎
    組織本次活動,是通過家長和孩子的親子交流、調查、參觀、學習和製作等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如  ①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  ②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③元宵節有吃元宵、玩花燈、猜燈謎、劃旱船等豐富的風俗習慣。
  • 在杭州過元宵節 我們可以去這些地方賞燈
    春節假期雖已過去,即將到來的元宵節還有很多精彩值得期待!對於杭州的朋友來說,馬上就要迎來一場賞燈盛宴。那麼,2017年杭州元宵節燈會什麼時候開始?具體地點在哪兒?都有哪些精彩看點?記者為您進行了梳理。看點:不僅有廣為傳唱的越劇經典,更穿插京劇名段,讓票友們過足戲癮。●下城區錢塘燈會地點:燈芯巷社區時間:2月9日19:00看點:燈芯巷社區是「錢塘燈會」發源地,早在宋朝,元宵節前後,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掛起各色彩燈,成為當時一景。
  • 《西遊記》中,哪些妖怪從沒打算吃過唐僧肉?
    書中第五十五回,師徒一行剛準備離開西涼國,半路卻殺出一個蠍子精,將唐僧擄回洞中。蠍子精的目的,並不是要吃唐僧肉,而是為了和唐僧「耍風月兒去來」。86版《西遊記》截圖,八戒和蠍子精不過,唐僧既然已經知道她是妖怪,自然是萬死也不從的:那女怪弄出十分嬌媚之態,攜定唐僧道:「常言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且和你做會夫妻兒,耍子去也。」
  • 元宵節活動:幼兒園元宵節活動方案策劃
    在主題  活動中,通過調查、參觀、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  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①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  ②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 送您一份元宵節賞燈攻略
    老人們都說,過完元宵節,這「年」才算過完。這元宵怎麼「鬧」,重頭戲就是花燈會了。各區縣、景點早已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元宵賞燈大餐」。我們特別整理出一份賞燈攻略,請您收好。  此外,融匯老商埠、濟南園博園歡樂世界、九如山、九頂塔等多個景區的活動也都持續至元宵節。  【家門口這樣嗨】  市中:多街道元宵夜點亮花燈  市中區自17日啟動了「品質市中」元宵節民間藝術展演。
  • 詩意浪漫:元宵節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情人節
    既然沒有官方規定和大眾一致認可的情人節,把七夕還是把元宵當情人節便是悉聽尊便的自由,但愛情幸福才是第一位的,若有美滿姻緣,天天都是情人節。       元宵節與真實、浪漫的愛情密不可分,是古代女性最嚮往的節日。由於古代少女足不出戶,只有元宵夜才能出門看燈賞玩,她們藉機尋覓愛情,演繹出道不完的良緣。
  • 今日元宵節,晚上抬頭可賞圓月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作為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 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有熱烈喜慶的習俗人們聚在一起看花燈,賞明月每一次猜想都是驚喜 而夜空中最明的燈當屬頭頂的皓皓明月如鏡似盤,溫潤如水 當月光灑向大地燈月交輝,光影斑斕映照出人間的煙火與團圓
  • 元宵節賞燈詩 - 節日習俗 - 新聞中心 - 魯網
    元宵節賞燈詩「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我國民間有著元宵節賞燈詩的習俗,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覺趣味無窮。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我國民間有著元宵節賞燈詩的習俗,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覺趣味無窮。
  • 除了去故宮賞燈,元宵節還能做什麼
    在傳統觀念中,過完元宵節,年才算過完。元宵節是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也稱作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唐代初年受道教的影響,正月十五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宋朝以後也稱其為「燈夕」。到了清朝,正月十五就另稱燈節。
  •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在何時達到了頂峰?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元宵節」(上元節)呢?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因為這天的禮俗食品為元宵而得名。據《僧史》記載,漢明帝從西域引進「臘月賞燈」的習俗,西域臘月晦日,稱為大神變,該日燒燈表佛。此俗引進中國後,逐漸發展為賞燈。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元宵節在何時達到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