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晚報:韓國計劃10年向SoC投資1萬億韓元 日本八大車商國內...

2020-12-07 智東西

「智東西」晚報第1506期2020.6.29 周一

#今日要聞#

1、韓國計劃10年向SoC投資1萬億韓元

6月29日消息,韓國貿易工業能源部周一成立了一個創新中心,旨在為當地無晶圓廠公司和系統半導體開發商提供支持。同時,韓國政府將從下個月開始,從去年設立的1000億韓元基金中為本地無晶圓廠公司提供支持。

韓國貿易工業能源部補充說,它將在8月成立一個專門投資下一代半導體的企業部門,計劃與ICT部一起,從2020年到2029年在系統級晶片(SoC)領域投資總計1萬億韓元(約59億人民幣)。據悉,韓國最新成立的創新中心位於京畿道板橋市,將成為本地培育晶片設計公司的基地,旨在扶植韓國晶片製造商能力相對薄弱的邏輯晶片產業。

2、日本八大車商國內產量下滑率創9年新高

6月29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八大車商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國內產量為28.7502萬輛,同比減少61.8%。受新冠疫情影響工廠相繼停工,下滑率較4月進一步惡化。日本八大車商5月國內產量下滑率超過了東日本大地震後2011年4月的60.1%,創下新高。

3、深圳擬重點扶持12大數字經濟產業

6月29日消息,近日,深圳市工信局發布了關於公開徵求《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深圳計劃到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突破2400億元,年均增速15%左右。《實施方案》列出了12大重點扶持領域,包括大數據產業、雲計算產業、區塊鏈產業、金融科技產業等。在推進區塊鏈產業發展方面,深圳將制定出臺深圳市區塊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人工智慧#

1、標貝科技推出AI聲音轉換解決方案

6月29日消息,標貝科技推出一項可商業落地的聲音轉換解決方案。據介紹,該方案是基於深度神經網絡學習,應用語音信號處理和語音識別技術,將原說話人的音色轉換成目標人音色,而且聲調、韻律、停頓等說話特點可被轉換為目標人物聲音。目前已達到商業場景落地要求,如有聲閱讀、兒童教育、媒體、泛娛樂等多場景均可使用。

#AI晶片#

1、上交所受理銳芯微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

6月29日消息,上交所披露,銳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

2、8家中國企業入選全球Silicon 100榜單

6月29日消息,兆芯等8家中國企業入選2020年度全球「Silicon 100」榜單。「Silicon 100」的前身是Silicon 60,榜單是由ASPENCORE旗下權威業界媒體《EE Times》評選的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00家公司排行榜,考察領域涵蓋整個半導體行業,從成熟的模擬/數字混合電路設計方向到新銳的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專用晶片設計都包含在內。

3、聯發科5G晶片出貨量大增 已追單三波

6月29日消息,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聯發科因應5G晶片出貨量大增,已分三波向臺積電追單,每月追加投片量逾2萬片,涵蓋7納米及12納米,也排隊切入5納米。

臺積電供應鏈透露,聯發科已分三波追單臺積電,以7納米製程為主,目前已進行至第二波。至於第三波追加訂單,是排隊切入臺積電5納米,預料將是聯發科下一波搶佔中高階5G手機晶片的主力製程。

#5G#

1、諾基亞獲臺灣移動4.5億美元5G合同

6月29日消息,諾基亞周一表示,已經從臺灣移動贏得了一份價值約4億歐元的5G合同,將作為唯一供應商為這家電信運營商建設下一代網絡。作為臺灣移動早期網絡的供應商,諾基亞將在本月進行部署準備,並在三年內完成向5G獨立組網遷移。

2、廣和通發布全新5G模組 四季度將量產

6月29日消息,廣和通攜手紫光展銳發布5G模組FG650。廣和通FG650是一款高性能、高性價比的5G模組,搭載紫光展銳春藤V510國產晶片,支持SA和NSA雙模組網,支持5G Sub 6和全球主流頻段,可應用於電力行業網關、高清網絡攝像頭、5G CPE、OTT BOX、VR/AR、工業網關、5G直播視訊終端等多種物聯網終端形態。FG650 5G模組計劃將在7月啟動工程送樣,將於2020年四季度規模量產。

3、日本擬提供700億日元支持5G技術研發

6月29日消息,據有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決定從2019財年補充預算設在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的1100億日元的基金中,撥出700億日元,以推動和支援日本企業對5G及更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研發。據稱此舉意在對抗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國廠商。NEC、富士通、樂天Mobile等廠商有望獲得相關援助,用於核心網絡的開發和基站建設等。

#自動駕駛#

1、俄羅斯創企推新型自動駕駛算法

6月29日消息,近日,俄羅斯一家名為Ralient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成功推出基於神經網絡的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名為MIMIR。MIMIR自動駕駛系統僅用一個普通攝像頭即可構建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3D場景,實現3D感知。Ralient公司在You Tube上發布了一段由單個攝像頭拍攝的視頻,視頻展示了該公司的MIMIR自動駕駛系統是怎樣檢測出路上車輛的尺寸、運動狀態和方向。MIMIR自動駕駛系統不僅可以測算出本車與其他車輛之間的距離,並且能夠在不知道上一幀的情況下分別處理每一幀畫面,進而通過跟蹤其他車輛,準確測算出其他車輛的速度。

#移動終端#

1、vivo深圳總部項目開工 設計高度150米

6月29日,vivo深圳總部項目正式對公眾亮相。vivo深圳新總部大樓位於寶安深港前海合作區,設計高度150米,於今年5月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底投入使用。屆時該大樓的主要功能有辦公、員工食堂,以及配套商業,預計將有約6000名員工入駐,業務方向包含AI、影像研發以及網際網路業務等。

2、蘋果上海代工廠正生產iPhone 12 4G版

6月29日消息,據報導,上海蘋果代工廠昌碩的駐廠工作人員透露:「昌碩有三款iPhone 12在打樣,且每款都有4G、5G兩個版本。」此前,有外媒爆料iPhone 12將推出4G、5G兩個版本,最便宜的4G版 iPhone 12定價為549美元(約合人民幣3890元),比最便宜的5G版iPhone 12低100美元。另據一位在昌碩六廠攝像頭模組產線上的員工稱:「我們六廠現在有一條新線在試產iPhone 12的攝像頭,新品試驗才剛開始半個月,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批量生產 。」由於產線還未全部更新,目前還是以組裝iPhone 11前置攝像頭為主。

據產業鏈爆料,今年新款iPhone有4款機型,分別是5.4英寸、6.1英寸的iPhone 12和iPhone 12 Max,以及6.1英寸、6.7英寸的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

#智能汽車#

1、特斯拉擬建大型鋰電池廠 代號路跑者

6月29日消息,來自地方政府的監管文件顯示,特斯拉公司計劃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弗裡蒙特建立一個電池研究機構和製造工廠,整個項目的代號是「路跑者」。據估計,該項目的建設,包括所有製造設備的安裝,可以在3個月左右完成。電池工廠將會僱傭470名員工,400人將會輪班工作,這樣無論任何時候,都將會有100名員工進行鋰電池的生產。有關建設大規模鋰電池廠的報導,特斯拉沒有立即回應外媒的置評請求。

2、5月豐田產量創最大降幅 同比降54.4%

6月29日消息,5月豐田在全球的汽車產量同比下降54.4%,為2004年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降幅。數據顯示,豐田公司5月在全球共生產汽車36.59萬輛,連續第5個月同比減少。其中,日本國內產量下降57%至12.27萬輛,北美和歐洲產量同比分別下降78.5%和58.9%。與此同時,豐田在中國的生產開始恢復,同比增加13.5%。

3、一汽豐田新能源分公司項目正式啟動

6月29日消息,一汽豐田新能源分公司項目正式啟動。本次正式啟動的新能源分公司,是一汽豐田依託雙方母公司,制定的一汽豐田新能源行動計劃的一部分,據了解,一汽豐田將導入代表豐田全球最高技術和安全水平的新能源全新平臺,不斷充實和擴大「HEV」、」EV」等產品和銷量。

4、蔚來中國項目完成73.56億元注資

6月29日消息,蔚來披露合肥戰略投資協議重大進展,已按計劃實質性完成注資。今年4月29日,蔚來官方宣布,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項目協議正式籤署,其中戰略投資者將向蔚來中國投資70億元,蔚來將向蔚來中國投資42.6億元。截至今日,雙方已按計劃完成注資73.56億元。蔚來今年已累計完成融資超百億元融資。

5、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6月29日消息,由東風公司、中國一汽、中國兵器裝備集團 、長安汽車、江寧經開科技,共同出資籌建的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暨基地項目啟動儀式在江蘇南京舉行。中汽創智定位為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前瞻、共性、平臺、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公司。

6、長城歐拉新車或叫歐拉貓 預計7月上市

6月29日消息,近日,長城歐拉繼曝光新車官圖後,內飾官圖也正式發布。新車預計將在7月份正式上市,或定名為「歐拉貓」。新車定位A00級純電動車,綜合續航裡程達到401km。儀表和中控屏採用了一體式連屏設計,尺寸達23英寸。

7、博世人事調整 亞太區職權將重新分配

6月29日消息,近日,博世集團公布了多項董事會人事調整。其中,自2006年起擔任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的泰瑞來(62歲)將於今年年底正式退休,退休之前,他將繼續負責亞太地區業務。自2021年1月1日起,博世集團亞太地區業務的管理職責將分配給董事會不同成員負責: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Volkmar Denner)將負責中國業務,Stefan Hartung博士負責印度業務, Markus Heyn博士負責在日本和韓國的業務,而瑞世軻(Uwe Raschke)則負責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地區的業務。

相關焦點

  • 韓國樂天免稅店計劃未來5年向世界塔店投資1.2萬億韓元
    據韓聯社11月4日報導,韓國樂天免稅店4日表示,計劃在未來5年向位於首爾蠶室的世界塔店投資1.2萬億韓元(約合67億人民幣),在2016年下半年世界塔竣工之際將免稅店的營業面積擴大到3.6萬平方米,將世界塔店打造成世界唯一一家旅遊購物一站式綜合免稅店。
  • 韓國在一領域投資10萬億韓元 韓商:真心不夠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2日訊(記者賈瑋)今年年中,韓聯社報導稱,為經濟體制和生態系統創新搭建平臺經濟,加速創新增長,韓國正在制定計劃,預計到2023年,在人工智慧和氫經濟方面戰略性地投資10萬億韓元,爭取到2023年韓國能夠成為世界數據產業的領頭羊。
  • 韓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回歸 公布50萬億韓元投資計劃
    韓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回歸 公布50萬億韓元投資計劃 2018-10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10月23日,韓國樂天集團公布了未來5年內將投資50萬億韓元並僱傭7萬人的投資計劃。
  • 韓國政府擬投資1.1萬億韓元助力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
    1、廣汽稱石墨烯電池即將量產,續航1000公裡1月15日,廣汽埃安官微發布全新動力電池科技海報稱,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8分鐘可充滿80%,NEDC續航裡程1000公裡,矽負極電池讓電動汽車進入「月充時代」。
  • 韓國計劃至2020年共投入92萬億韓元擴充交通設施
    (原標題:韓國計劃至2020年共投入92萬億韓元擴充交通設施)
  • 三星電子計劃投資8萬億韓元在韓國平澤工業園區建NAND快閃記憶體生產線
    三星電子計劃投資8萬億韓元在韓國平澤工業園區建NAND快閃記憶體生產線 來源:TechWeb • 2020-06-02 09:01:56
  • 韓五年內將投資10萬億韓元開發20種新藥
    據中央日報22日報導,韓國政府和民間企業擬在未來五年投資10萬億韓元(約合90億美金)研發20種新藥。韓國保健福祉部日前發布《培養支援製藥產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擬將韓國製藥產業體系由生產仿製轉變為新藥開發,政府還將成立5000億韓元規模的全球製藥產業培育基金,支 據中央日報22日報導,韓國政府和民間企業擬在未來五年投資10萬億韓元(約合90億美金)研發20種新藥。
  • 投資1.1萬億韓元 韓國推自動駕駛商業化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日前,愛卡汽車獲悉,韓國政府官員表示,該國將在2027年前向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1.1萬億韓元(合9.99億美元)。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土地、基礎設施和運輸部以及韓國國家檢察廳將共同資助這些項目,以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當地汽車製造商和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預計將參與政府的資金支持項目。據交通運輸部介紹,這些預算將主要用於開發自動駕駛汽車計算技術和全球自動駕駛標準,將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與自動駕駛汽車結合起來。韓國政府的目標是在2027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
  • 大韓航空計劃以1.8萬億韓元價格收購韓亞航空
    11月17日,大韓航空宣布,大韓航空及其控股公司韓進KAL(以下簡稱「韓進」)已召開董事會,計劃以1.8萬億韓元(約合10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韓亞航空。作為韓國的「頭部」航企,此次收購完成後,大韓航空飛機擁有量將有望上升至全球第10位。
  • 韓國現代汽車:到2025年將投資60.1萬億韓元
    韓國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集團發布了其到2025的未來業務發展戰略藍圖,其中提出了中長期財務目標。  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25年投資60.1萬億韓元。該公司還期望在汽車領域確保8%的營業利潤率,並實現5%的全球汽車市場份額。
  • 2019年韓國大企業研發投入達54萬億韓元
    原標題:2019年韓國大企業研發投入達54萬億韓元 來源:韓聯社韓聯社4月14日報導, 14日,據企業評價網站「CEO斯科爾」對韓國國內500強企業中提交事業報告書並公布研發費用的208家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研發投資額達54萬億韓元。比前年增長7.8%。
  • 智東西晚報:滴滴自營共享單車成都上線 沃爾沃電動卡車2019年開售
    「智東西」晚報第853期2018.1.26 周五#今日要聞#1、滴滴自營共享單車在成都上線 免押金騎行1月25日消息,繼投資ofo、託管小藍單車後
  • 韓國將投資1.1萬億韓元,2027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海外政策
    水草 2021-01-15 19:00 導語 創頭條編譯   周四(1月14日),韓國政府官員表示,到2027年韓國將投資1.1萬億韓元(9.99
  • 智東西晚報:三星明年發布摺疊屏手機 滴滴2億美元投資人人車
    「智東西」晚報第755期2017.9.26 周二#今日要聞#1、明年發布 三星摺疊屏手機獲無線電認證人人車成立於2014年,目前,其業務覆蓋全國80多座城市,在售車源近10萬輛。3、找不到合作廠商 Intel放棄Alloy頭顯方案9月25日,英特爾宣布放棄VR頭顯參考方案Project Alloy,但還將繼續VR/AR領域的研發。
  • 韓國將向韓國航空公司提供1萬億韓元的流動性
    據韓聯社,韓國將向韓國航空公司提供1萬億韓元的流動性。
  • 韓國家庭負債高達960萬億韓元
    人民網首爾7月4日電(周玉波、鄒濼銥) 據韓聯社報導,有關當局3日消息稱,截至今年3月底,韓國家庭負債總額為961.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1610萬億元),比2004年底的494.2萬億韓元翻了一番。
  • 韓國斥資4.8萬億韓元擴建仁川機場
    韓國斥資4.8萬億韓元擴建仁川機場 2019-11-19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過去1個多月問心無愧;韓國現代面臨部分停產,損失或超1萬億韓元
    每經19點|武漢病毒所致全所職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謠言嚴重幹擾科研,過去1個多月問心無愧;韓國現代面臨部分停產,損失或超1萬億韓元 每日經濟新聞
  • 韓國SK集團成新萬金項目領頭人 投資2萬億韓元建創業園區及數據中心
    人民網訊 9月16日,新萬金開發廳表示選定了韓國第三大跨國企業SK集團作為「產業投資型發展項目」招募企業的優先洽談對象,SK集團提議投資約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6.6億)用於開發創業園區、建立數據中心等。
  • 11.7萬億韓元!韓國為疫情拼了
    3月4日,韓國政府召開了臨時國務會議,宣布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編制了11.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84.3億元)規模的補充預算,這一補充預算案將於5日提交韓國國會審議。據悉,這是文在寅政府成立以來第四次制定補充預算案,也是七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在為韓國防控傳染病制定的補充預算案中,此次規模超過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蔓延時制定的預算案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