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傍晚說起,市民方大伯一家在上林湖邊的溪間小道上踏青,偶然間發現了一條皮膚破損的「大魚」。
「一開始不知道這半米多長的動物是什麼,只見到它好像受了傷需要救治,就把它帶回了家。」
方大伯回憶道,後來發現這「魚」的身上還長著四隻「腳」,莫非是國家二級保護兩棲野生動物娃娃魚?
方大伯這麼一想,趕緊聯繫了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施建慶,並在施建慶的幫助下連夜將娃娃魚送到了慈谿市森林公安局。
據了解,這是我市野外第一次發現有娃娃魚的生存記錄。當天晚上,孫洪立警官立即對受傷的娃娃魚進行仔細查看,並對皮膚破損處進行了包紮。
為了讓娃娃魚能進一步得到治療,19日一大早,孫警官就將它送到寧波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據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對娃娃魚救治待其康復後,他們將視情況把它放歸大自然。
「以前曾在市區內解救過娃娃魚,野外發現娃娃魚的蹤跡在我市還是首例。目前群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已經逐漸增強,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我們森林公安也會繼續履行使命,盡全力守護這方土地上的生靈。」
孫警官說,「像這麼大的娃娃魚確實比較少見,我們也會繼續在附近關注搜尋,看是否還有需要救助的娃娃魚。」
2月19日,一封鮮紅的感謝信寄到了慈谿市森林公安局的辦公室,這封感謝信來自於寧波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信中專門提到現已收到該局送來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也對兩年來持續收到該局送來包括獼猴、白狐、鱷魚等20餘只野生動物的感謝,對慈谿森林公安的救助表示崇高的敬意。
過去的兩年,慈谿市共救助受傷的野生動物100餘只(頭),並為此分別在慈谿和寧波專門聯繫了兩處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對市民每一次熱心的求救,森林公安工作人員都儘自己的全力去相助;而每一次救助野生動物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慈谿日報
更多內容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