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二場「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
靜安區委書記於勇,靜安區委副書記、代區長王華,靜安區商務委主任林曉珏,靜安區科委主任周雋,靜安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王光榮,靜安區民政局局長賈先斌出席發布會,介紹靜安相關情況。
全球服務商計劃成效明顯
於勇介紹,去年6月靜安區「全球服務商計劃」正式發布,經過一年多努力,計劃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首先是高端服務能級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靜安又引進了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累計總部數量已經達到了85家,其中近三成是大中華區或亞太區總部
。靜安第一批48家「全球服務商」企業2019年稅收達到了全區總稅收的23.6%。
二是輻射功能不斷提升。
2019年靜安區涉外經濟比重達到54.4%
,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高達5.65億美元。
三是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今年以來,全區已累計有721家企業納入自由貿易帳戶企業清單。離境退稅試點範圍不斷擴大。海關靜安監管點已設立,為區內貿易企業通關提供優質服務。
目前,市政府已把「全球服務商計劃」明確列入了上海市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
下一步,強化改革創新,靜安將探索建立專業服務業試點區,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等更多的改革創新試點在靜安區落地實施。
做強產業生態,圍繞「集聚」和「輻射」兩個核心,在關注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國際服務機構集聚的同時,加大對央企第二總部、長三角企業總部、專業服務龍頭企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服務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的引進力度。
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產業載體功能的再優化和再提升。特別是要不斷提升樓宇的跨界聯動、智能升級、生態營造、空間共享,打造具有地標性意義的樓宇創新空間。
去年年底完成5200多個「手拎馬桶」改造
於勇介紹,「十三五」期間靜安
投入了一千多個億完成了16個成片二級以下舊裡改造任務,共涉及到居民19690戶,32.64萬平方米,今年4月份全面完成了成片二級以下舊改任務,比計劃提前了8個月
。
堅持多措並舉,盡最大努力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比如
去年年底全面完成了5200多個「手拎馬桶」改造
。著力加快成套改造,幾年來已經累計改造73幢,拆除26幢,同時新建10幢多層和4幢高層住宅,受益居民5000餘戶。
下一步,靜安將聚焦零星舊改地塊,47塊地塊五千多戶老百姓舊改計劃將於「十四五」期間全面完成;持續有效推進成套改造工作;繼續深化「美麗家園」建設。下階段靜安將因房施策,聚焦易積水點、雨汙混接、高墜隱患等短板,編制個性化改造和修繕方案,持續推進直管公房全項目修繕、多(高)層住宅綜合整治、雨汙混接改造、老舊住房安全隱患處置等,努力改變一些小區的老舊面貌。
上海中心城區總部經濟標誌性地區
王華表示,靜安總部經濟主要有三個「高」:集聚度高、發展能級高、企業關聯度高。
集聚度高,靜安已累計引進各類總部機構,其中市裡面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5家,來自五大洲20多個國家及地區。大多集中在「三個集聚區」。一是南京西路沿線,包括時尚品牌、諮詢總部、金融總部近30多家。二是蘇州河沿線,稱之為蘇河灣功能區,比如有大宗貿易、人力資源、醫藥品牌推廣等。第三條是中環兩側,主要是市北高新園區,主要集聚大數據、人工智慧、在線經濟,有很多業內頭部總部企業。
發展能級高,
大中華亞太總部佔全市1/5左右
,還有上海第一家全球總部也落戶在靜安。總部企業清單裡大概十多家在全球細分產業領域裡面都是龍頭老大,覆蓋了像化妝品、高端消費、人力資源、信息技術等領域。總部類型豐富,重點集聚在高能級、高產出的投資型總部,資金運營總部、銷售結算總部。
企業關聯度高,靜安一直注重產業生態的營造,幫助企業完善它的產業鏈和服務鏈,希望總部企業從鄰居變成夥伴,從上下樓能夠變成上下遊,把上下樓的總部企業住戶鄰居關係變成上下遊的互相服務的產業生態鏈的夥伴關係。
接下來,靜安將加大空間擴容,新增的體量空間不少。一是蘇河灣地區,這個地區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濱河景觀得天獨厚,已有很多相當優秀的企業,這幾年會有近百萬平方米甲級寫字樓空間釋放,再比如中環線兩側,市北功能區接下來這幾年也會有百萬平方米量級甲級寫字樓的釋放,現在已經有了一批優秀大數據、人工智慧企業代表了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
南京西路商圈逆勢上揚
林曉珏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市場銷售普遍下跌,但是南京西路商圈逆勢上揚,從4月份開始逐漸走出低谷,5、6月份持續上升,目前已經成為全市中心城區市級商圈的增幅第一,達到15.9%。
當前靜安區正在聚焦消費提質促進商業創新更好滿足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主要圍繞這兩個方面開展工作:比如聚焦消費提質,匯集大量首店新品,靜安一直是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尤其是南京西路商圈已經成為首發經濟的集聚地。
今年上半年靜安已經吸引了各類首店品牌60餘家,其中有21家落戶南京西路商圈包括美寶蓮紐約全球首家潮玩概念店,lavazza咖啡亞洲首店等。今年「五五購物節」期間靜安區人民政府和上海商務委共同聯合舉辦上海新品首發季,包括世界知名的奢侈化妝品集團發布了百餘款新品。
聚焦品質消費,靜安正在努力打造人人嚮往的購物天堂示範區建設,努力提供更多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今年1-6月份區內42家高端消費品企業實現銷售額82.9億元,同比增長48.9%,11家主要化妝品企業完成銷售額119.4億元,同比增長384.6%。
人工智慧賦能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周雋介紹,靜安於2018年獲批第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範基地,全國共6家。目前是上海唯一一家以大數據為主導產業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市大數據產業統計結果顯示,
全市大數據重點企業781家,其中靜安企業232家,佔比近30%
,在全市各區屬於領先位置。
當前,各類大數據品牌活動在靜安不斷集聚,每年舉辦的上海靜安國際大數據論壇已成為靜安標誌性論壇。
近年來,靜安按照「創新基地+交易中心+產業基金+發展聯盟+研究中心」五位一體的產業規劃布局,在市北高新園區先後聚集了上海數據交易中心、上海市大數據聯盟、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上海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等平臺。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創新進一步深化,「AI+政務」、「AI+學校」和 「AI+醫院」場景入選上海市首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在今年6月市經信委發布的2019年大數據典型案例集中,全市共26個項目,靜安區就有婦幼健康大數據平臺、農業數據資源庫信息服務平臺等8個項目入選。運用大數據技術,持續深化城市運行管理,構建涵蓋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務的「一網統管」區級體系,被市委主要領導稱為「靜安模式」。
今年擬於9月中旬舉行,主題方向是數據新基建,將聚集業內專家和精英就這一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此外,「上海開放數據創新應用(SODA)大賽」、「長三角軟體園協同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8K+5G+AI技術」高峰論壇等各類交流活動相繼在靜安舉辦。
設立「人力資源機構助力大學生就業聯盟」
王光榮介紹,為了更好幫助大學生就業,由全球知名人力資源機構任仕達發起,外企德科、萬寶盛華、上海外服、科銳國際等10家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機構共同參與,設立了「人力資源機構助力大學生就業聯盟」。該聯盟主要是為求職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對於應屆高校畢業生來說更是一個「及時雨」。
各類人力資源機構依託就業促進中心所建立的求職簡歷用工資料庫,發揮市場配置專業優勢,搭建供需對接、信息交流和崗位匹配的平臺,就業聯盟裡各類HR機構各自發揮優勢,精準發力,目前正在為204名求職者提供崗位對接、職業介紹、面試指導等就業服務。
社區養老推新舉措
靜安作為老齡化程度較高的中心城區,在養老特別是在社區養老這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賈先斌介紹,截至2019年底,靜安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全區戶籍總人口39.1%,高於全市平均值4個百分點左右;其中80歲及以上老人佔全區戶籍老年人口的16%,佔全區戶籍總人口的6.24%。百歲及以上老人有218人,所以靜安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人口老齡區。
主要舉措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織密「樂齡家園」服務網絡,不斷推進「樂齡設施」拓點增量。最有標誌性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以及長者照護之家建設,提前一年完成市級下達街鎮全覆蓋目標,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助餐服務點以及老年活動室等服務設施建設也在逐年增量。截至去年年末,
全區共有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19個、老年人護理機構25個、機構養老床位6089張
,同時在現行註冊在案還有72家社會組織在參與為靜安老人提供為老服務。預計到2022年,將基本形成布局均衡、種類齊全、功能多樣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與此同時,還搭建「樂齡互動」體驗平臺,通過組織社區老年人參觀各類的服務設施方便老人就近高效獲得專業服務體驗和感覺。
二是豐富「樂齡家園」服務項目。首先是通過深化「樂齡友廚」社區助餐項目,滿足靜安老人助餐服務需求。至去年年末已建成老年人助餐點66個,實際月供應能力全市領先。同時還在積極鼓勵養老機構向社區延伸助餐服務,並引導專業餐飲企業開展社區助餐,以提升助餐服務水平,實現靜安老年人不但「有的吃」而且還要「吃得好」。
三是推廣「樂齡助行」爬樓機項目,通過這一舉措很好的滿足社區「懸空老人」上下樓出行需求,目前累計服務到38000餘人次;實施「樂齡有伴」獨居關愛項目。
從2019年至今,已為4338名60周歲及以上無子女獨居老人提供結對關愛服務達60餘萬人次。實施「老夥伴」計劃,組織3580名低齡老年志願者為17900名高齡獨居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務;與此同時,試點探索了「樂齡手幫手」家庭照護項目。已在10個街鎮推廣實施市民政局「老吾老」計劃,以提高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能力。
優化早餐網點布局
靜安區商務樓宇多,白領上班族多,靜安區在推進早餐工程方面多舉措並舉,以滿足相關消費需求。
林曉珏介紹,根據前期調研目前全區有各類早餐網點大約1800家,主要通過各類連鎖便利店和連鎖餐飲滿足市民基本早餐需求。
靜安區提出要提供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的早餐,要把早餐工程從「有沒有」向「好不好」過度,從供應形式上從多維度予以保證,包括「便利店+早餐」、「菜場+早餐」、「社區食堂+早餐」、「白領午餐+早餐」、「老字號+早餐」等多維度予以推進。
從模式創新上來說,一是進一步加強餐飲品種創新,從營養角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早餐,提供餐飲服務業的「上海溫度」。二是服務模式創新。更加支持「網訂店取」「無接觸配送」的新型服務方式來滿足白領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從文化創新角度來說,更多挖掘老字號對餐飲文化的文化內涵,增強早餐的品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