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在洛溪大橋拓寬工程項目部現場安全教育培訓體驗館,觸電體驗區、安全帶洞口墜落體驗區、VR安全體驗館、合格和劣質馬道示例等安全教育設施一字排開,廣州市交通運輸局「2020年度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演練」正在舉行。
今年6月是全國第19個「安全生產月」。每年的第二、第三季度是市政項目建設危險高發期。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異常天氣「三疊加三碰頭」,對安全生產提出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一級調研員蔡鐵隆強調,當前全國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監管,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演練能夠讓建設單位、管理單位、施工單位、搶險隊伍形成有效聯動,在發生意外事件時能夠有效進行處置。」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總經濟師屠建偉在採訪中表示。
今年,廣州在建交通建設項目達到306個(其中市政道路252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18個、公路工程29個和高速公路工程7個),建設裡程1382.09公裡,建設投資任務更加繁重。
本次演練所在的洛溪大橋拓寬工程,是市政項目裡重點打通珠江南北兩岸銜接的重要節點工程。「目前還是能夠按照原來的計劃,年底前完成主線拉通的工程。」屠建偉說道。
屠建偉介紹,廣州市的市政工程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解決保障房周邊居民出行的小型民生道路工程;第二類是提高主城區重要交通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效率;第三類是如南大幹線等串聯廣州外圍組團的快速交通銜接通道。「這些不斷完善廣州市域交通路網骨架系統,支撐城市功能區的拓展。」
活動現場,記者向工程建設管理單位——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了解到,部分市屬市政項目在安全生產前提下迎來了新的進展。
◆南大幹線:廣東省重點工程,是番禺區「六縱六橫」路網規劃的主幹線之一。路線位於番禺區北部,基本呈東西走向,市區共建範圍為東新高速至蓮花大道段長約27.20公裡。目前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步伐,其中市新路至蓮花大道段,總體形象進度完成83%,計劃今年年底通車;東新高速至省婦幼醫院段,總體形象進度完成30%,爭取2021年底完工。
◆廣州大道快捷化系統改造二期人行過街設施:分兩批建設,共新建15座天橋,對14個交叉口進行整治,對8個交叉口進行微改造。目前已開通南湖半山、一品湖山和雲凱3座人行天橋,林科所和斯文井兩座天橋已開工建設,計劃於2020年12月及2021年6月先後完成兩批人行過街設施的建設工作。
◆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工程(一期):南起新港東路,北至黃埔大道,全長約2.07km,城市主幹道,含過江隧道一座。目前累計產值已完成50%,其中天河工區第一階段隧道暗埋段基坑開挖與支護全部完成、暗埋段底板澆築完成4節;沉管基槽鑿巖完成82%;首批沉管預製將於今年8月全部完成,明年5月完成浮運安裝。預計2022年底全部完工,隧道建成後從車陂到琶洲一分鐘內可到達。
◆如意坊放射線系統工程(一期):東起內環路,經如意坊隧道過江後與芳村大道相接,止於芳村大道,主線全長約2.4km,含過江隧道1座,互通立交1座。目前工程形象進度已完成30%,其中乾塢已完成支護結構,基坑開挖完成17%;芳村隧道已完成支護結構,基坑開挖完成18%。預計2020年底完成乾塢基坑開挖及底部加固,具備沉管預製條件,2022年6月完工通車,隧道建成後將完善城市主骨架道路網絡系統以及荔灣片區的區域路網結構,對支撐沿線區域經濟發展,緩解過江交通壓力發揮重要作用。
◆洛溪大橋拓寬工程:在現有洛溪大橋東、西兩側各新建一座3車道斜拉橋,將現狀雙向4車道拓寬為雙向10車道。項目於2018年6月開工,目前,洛溪大橋新橋4個主塔已順利封頂,無索區鋼箱梁已順利吊裝,8臺步履式橋面吊機正在安裝。根據施工計劃,6月下旬開始斜拉索安裝施工,計劃9月底全線合龍、年底新橋通車。新橋建成通車後將對舊橋進行封閉維修加固,預計2021年6月項目整體完工。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