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首列「土耳其·伊斯坦堡—中國·西安」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儀式在西安港隆重舉行,土耳其至中國回程班列的開行為兩國進一步加強經貿往來提供了重要助力。土耳其駐華大使 Mr. Abdulkadir Emin Onen(埃明·約南)、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沈黎萍、陝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唐宇剛、西安海關副關長應小莉、中國鐵路西安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中歐班列運輸協調組組長閆戰國,西安市商務局、西安市外辦、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西安國際陸港集團等相關人員參加儀式。
據悉,這趟貨運班列12月4日已經從土耳其伊斯坦堡出發,運載42個貨櫃,穿越伊斯坦堡馬爾馬拉海底隧道以及博斯普魯斯海峽,經過南部通道BTK(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沿著橫貫裏海的「中間走廊」行駛,經過亞塞拜然和哈薩克斯坦,通過霍爾果斯口岸進入中國,共計運行8693公裡,於北京時間12月19日9:34抵達中國西安,在中國海關及鐵路部門的支持下,目前已經完成全部清關工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北京時間12月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我們對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啟程來華表示熱烈歡迎」。
這趟班列由土耳其國家運輸總局(TCDD)的官方貨代公司TCDD Taşımacılık A.Ş.和Pasifik Eurasia與西安國際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合作運營。滿載42個貨櫃博西家電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的冰箱,貨值約為千萬餘元,從中國西安向全國分銷銷售,這也是土耳其——中國鐵路的首次探索。
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阿迪爾·卡拉伊斯梅洛格魯)在列車從土耳其出發前的送行儀式上說「列車出發地切克什基發出的第一聲哨聲預示著土耳其將進入一個新時代」。眾所周知,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被稱作「跨裏海東西貿易運輸走廊」上的「歐亞之門」,境內港口、機場、公路、鐵路、油氣管線等基礎設施完善,迅猛的發展勢頭、良好的發展前景,使得土耳其成為繼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磚國家」之後又一不折不扣的新興經濟體。土耳其貿易部部長赫薩爾·佩克詹對此次班列成功開行表示「對土耳其和中國之間的雙邊貿易甚至對全球貿易都將做出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物流不暢,而中歐班列的傳統運輸主線也因貨量激增而出現嚴重擁堵和延誤的情況。在此背景下,西安國際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選擇經過BKT鐵路和跨裏海運輸走廊,中歐班列長安號(土耳其·伊斯坦堡—中國·西安)成功開闢出了新的重要路線,可有效促進貨物和服務的跨境流動和企業復工復產,更好地發揮國際運輸新動脈的作用,成為沿線各國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命運紐帶」和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鋼鐵駝隊」,此次土耳其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的運行,必將進一步帶動中亞、中東歐等沿線國家經濟復甦,加強交通、貿易和文化紐帶,更好服務沿線各國人民。
中歐班列(長安號)生動詮釋了中國對外開放和中國機遇,架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往來的大通道,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落實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重要抓手。
未來,西安國際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將持續深化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發展,促進在「雙循環」的新格局下,吸引更多知名企業合作,挖掘國內外市場潛力,持續保障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服務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助力中歐班列(長安號)「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為中歐班列(長安號)打造成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貢獻陸港力量。
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土耳其班列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