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記憶:飼養金魚六十年

2020-12-25 澎湃新聞

徐金生 北京脈搏

金魚池的由來和變遷

以養殖金魚聞名的金魚池由來已久,金建立中都時,這一帶叫魚藻池,當時已有人利用池水飼養金魚。明清兩代,北京養金魚的風氣很盛,金魚的飼養基地就是金魚池。

原先金魚池有泉眼,每年開春時,自己往上冒水,把湖裡的髒水髒物衝跑;以後魚苗長大了,水也不漲了;到冬天,人們把天然冰鑿下來入窖,第二年春夏供應市場。金魚池北面半島上有一金臺書院,池西有一座龍王廟,池東有一座藥王廟。這些建築形成東西走向約3裡長的一條線。南部則是天壇的北牆,南北長2裡多。當時,金魚池的面積有幾十畝。沿岸水草豐茂,綠樹成蔭,池內金魚遊來遊去,別有一番情趣。

我家祖孫七代都住在金魚池附近,利用金魚池的湖水養食用魚和觀賞魚(即草金魚)。養魚最盛的時期是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年間,我的祖先曾為宮廷代養金魚,有俸祿,給朝服,但無官職。我家世代以賣金魚為生,辛亥革命以前是半私半官。

辛亥革命時,誰佔的湖面就屬誰有。當時,徐家是一大戶,另有在牟家井住的金魚張兩小戶。民國成立後,產權沒有明確。任北洋政府交通部長的曾毓雋,利用職權,佔有了金魚池的西半部,把原來的三家養魚戶全都擠到東半部去。他在金魚池的西部搞了個魚場,後來失敗了。

七七事變後,由於賣坑墊土,金魚池面積縮小,面目全非。

北京解放時,金魚池僅有幾處臭水坑。人民政府為了恢復金魚池,就勢挖了一個大坑,四周安裝了欄杆、電燈,並加以綠化。但金魚池原有的泉眼不冒水了。後來,在整治龍鬚溝時,人們把這個大坑填了,蓋上了居民樓。至此,北京養金魚的發源地——金魚池就只剩下一個地名了。

進中央公園養魚

辛亥革命後,北京的古建築相繼開放,中央公園(原來的社稷壇,今為中山公園)也開放了。公園開放後,徐家第一個進園飼養金魚。那時,我父親剛19歲。

當時,中央公園的金魚大部分是同仁堂樂家捐贈的。北京其他一些名門望族也多少不等地捐贈了金魚、魚種和工具。我家也捐了一些魚種。開始,中央公園金魚的品種很少,經過歷年向民間搜集和不斷培育,到七七事變前幾年金魚品種已達到30多個。金魚的壽命有的達到10至20年。

記得中央公園的魚場,當時起名叫知樂簃(即現中山公園魚場南邊,水榭東邊)。每年元宵節,公園舉辦冰燈、火判、麥芽龍、放焰火四項活動,金魚也公開展覽。不論白天夜晚,人們川流不息地來到公園,熱鬧非凡。由於中央公園是全國第一個展覽金魚的場所,又有宮中傳下來的魚種,金魚的體型粗短、尾大、形態美、壽命長、色澤鮮豔,所以中央公園的金魚名氣很大,中外人士都很喜愛、每年外省市公園派人來京找魚種的人很多。

撈魚蟲的痛苦經歷

我10歲左右就隨同父親到中央公園打下手,11歲就掙工資,但工資微薄。我們不得不靠給外邊一些養魚戶送魚蟲、買賣金魚賺點錢,維持生活。

魚蟲是金魚的主要食物,金魚質量的好壞與魚蟲有密切的關係。為了撈到活魚蟲,我常常後半夜起床,凌晨兩三點鐘走,到天剛蒙蒙亮時,就把魚蟲撈回來。每天往返二三十裡路。那時,買不起自行車,靠步行。北京周圍的東郊二閘、花兒閘、高碑店、崇外龍潭湖、和外窯兒臺、安定門外外館、太陽宮等地,我都去遍了。

在日偽和國民黨統治時期,每天必關城門。走早了城門不開,晚走一會兒魚蟲就死了。為了撈到活魚蟲,我常常冒著生命危險,鑽城牆下面的水箅子(約1至2米寬,間隔半尺到1尺立有鐵柱子),以躲避軍警的崗哨。

記得北平解放前夕,有一天,我外出撈魚蟲,走到司法部街後的一棟大宅門外時忽然肚子疼,我剛蹲到牆根處,就走來一個警察,不問青紅皂白就把我帶到警局子(管派出所的警察分局)。警察反覆訊問了我,我說我是中央公園撈魚蟲的。幸虧我帶著居民證和撈魚蟲的工具,要不他們非把我抓走不可。

為了撈魚蟲,夏天,我穿著小褲衩兒,赤腳站在河裡,腳上扎的儘是大小口子,身上讓蚊子咬的都是疙瘩。早春和暮秋季節,河裡凍著冰碴,我還是光著腳,站在齊腰深的水裡,一泡就是兩小時。撈魚蟲用的是豆包布製做的撈魚蟲網。網長11尺,喇叭口,口徑50公分,網柄1.5米長,柄徑1寸。人站在水裡,得用兩手使勁轉動魚蟲網,把周圍的水攪成漩渦狀,中間聚成一個深深的漩渦,四外魚蟲慢慢都集中在漩渦內,撈到口袋裡約莫裝有1尺深的魚蟲時,才上岸,控20到30分鐘水。有一種大魚蟲,控幹水以後,過兩三個小時都死不了,回家後再撒在盆裡。這種魚蟲,我們內行話叫「倉蟲子」,魚最愛吃。帶水的小魚蟲叫「蜘蛛蟲」。那時,我拚著命撈魚蟲,累、餓、凍、咬、扎的滋味,從小都嘗盡了。金魚好看,但誰能想到舊社會撈魚蟲的痛苦呢。

根據我家祖祖輩輩養金魚的經驗,金魚質量的好壞,與魚蟲分不開。兩年以上的大金魚,宜餵倉蟲子。倉蟲子營養多,魚吃了發育好。汙水內長大的魚蟲,吃了汙水裡的微生物,體內含有各種營養成分。有些魚得在綠水裡養,這大概也是由於綠水內含有各種微量元素的緣故吧。綠水裡養出來的金魚,顏,色純正鮮豔。如用綠水養的虎頭魚、紅帽子金魚,紅色、黃色的金魚,放在清水裡,能把清水映「黃」或「紅」了。養大眼魚、望天魚比養別的魚水要深點綠點。綠水裡養的「朝天眼」,在成長初期的一年後,就會翻出水面找陽光,兩年後長成大魚,撈到清水裡,如養得好,朝上翻得特別好。過去這種魚,眼珠外有三個金圈,現在只有一個金圈了,可能與水質、技術有關。由於用水、換水、飼餵時間等都很嚴格,我的父輩們養的金魚,一般都活10年以上,最好的能活20年。

瀕於衰敗的金魚業

舊社會,我們養魚工雖然吃苦受累,但是仍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我們所喜愛的養魚事業更是橫遭破壞,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

在敵偽統治時期,我父親培育出一對紅色水泡眼金魚(又名蛤蟆頭魚)。後來,又培育出一對白色的,頭頂上有一紅點,真是絕妙出奇。不久被住在鐵獅子胡同(現張自忠路)的日本侵略軍司令官畑俊六的養魚人看見了,他仗著日本人的勢力強要。我父親不敢惹他,又捨不得給他,只好把魚藏了起來,謊稱死了。但他不死心,每天必來查看。對付了好些日子才算過去。可是,由於金魚藏起來後,餵養失調,不久就死了。我父親心痛萬分。

還有一次,有一個人帶著隨從到公園裡來要魚。他們看見哪個品種好就要買哪個。他的隨從再三聲稱,這是楊宇霆(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總參議)的兒子。那年月,誰敢惹這些人,只好任他們挑選。

有些國民黨傷兵也常到公園隨便撈魚,毀壞了不少金魚品種。如果你勸止,他們張口就罵,抬手就打。解放前夕,中山公園的金魚所剩無幾,養魚工風流雲散,另謀生活出路,只有我家父子還在園內維持著。

解放前給大宅門送魚蟲

舊社會,北京的大官、富商,為了美化點綴其公館庭院,一般都有金魚缸。當時流傳的順口溜「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就是對他們生活的一個寫照。解放前,我和父親經常出入於這些達官豪富之家,也接觸了一些知名人士。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几次來北平,都住在後圓恩寺行轅。未來之前,他的副官要我送魚去。來之後,我每天去換水餵魚蟲。一天清晨,我正給魚撒魚蟲,蔣和宋美齡從大廳內走出來散步,又說又笑。他們看我餵魚,就走過來嘰哩咕嚕問了我幾句話。因為蔣是南方人,我聽不明白他說的是什麼,只好指著魚缸支吾了幾句,一會兒他們就走開了。李宗仁先生任北平行營主任時,住在北長街。我經常去他的公館送魚蟲、換水。常看見他和另一位長者在客廳裡下棋。他們和藹地向我問長問短。那時,我不知那位長者是何人。解放初,在一次集會上我又見到了他。別人告訴我,這人叫劉仲華。解放前,劉是我黨的同情者,解放初任北京市園林局局長。1948年左右,我每天給北平警備司令陳繼承的公館送魚蟲。陳和他的老婆都很喜愛金魚。當時,他們給我家不少照顧。每月給我們40斤大米,抓兵時還給我開脫了,這在當時真是幫了我的大忙。

我父親在世時,也接觸過一些知名人士,如住在地安門內路西的前東北抗日義勇軍將領馬佔山,滿族皇室後裔溥傑、溥心畬等。

解放後陪中央首長觀魚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了。解放後,人民政府提出將那些逃亡的官僚資本公館養的花木、金魚集中到中山公園,供人民大眾觀賞,中山公園因此收集了不少珍奇花木、金魚。

1954年到1955年期間,毛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總理、朱委員長、陳毅副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有時清晨到中山公園散步,賞花觀魚。我和父親便陪著首長看魚,隨時解答首長提出的問題。有時,公園舉辦遊園晚會,中央首長也來參加。他們對工人問寒問暖,很客氣、很熱情。

去印度送金魚

1954年10月,為祝賀印度總理尼赫魯60壽辰,我國決定送給印度總理1對仙鶴(即丹頂鶴)1對梅花鹿(由動物園的孫瑞芳負責)和100條上好金魚(由我負責),做為祝壽禮物。取意「鹿鶴同春,吉慶有餘」。聽到上級決定叫我隨團到印度的消息,我激動得睡不著覺。我家在將近300年的時間裡,祖祖輩輩養金魚,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光榮使命。

我們一行人於1954年11月25日飛抵印度首都新德裡,被主人當作貴賓安排在總統府住。1955年1月3日,在總統府後花園,中印雙方正式舉行禮物交接儀式。印方參加的人員有尼赫魯總理、印度外交部長、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我國參加的人員有申健代辦和我們一行3人(2名工人,1名翻譯)。此外,印度和各國新聞記者多人也參加了儀式。申健代辦將金魚裝入玻璃缸內,親自交給尼赫魯總理,尼赫魯總理再親自將金魚放入養魚池內,然後互致祝詞、謝詞。致詞後,印方在鋪著雪白臺布的長桌上擺滿印度特產食品,讓我們品嘗。賓主都站著邊吃邊談。然後,尼赫魯總理同我國人員一一握手致意,最後合影留念。全部儀式大約用了一個小時。儀式結束後,印方送我們每人一份禮物:印度名產灰色的毛料民族披肩,外面用印度國旗裹著。我們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和第二大城市加爾各答參觀訪問近兩周後,便乘印度「空中霸王號」客機回國。

回國途中,路過香港,正趕上我國駐緬大使姚仲明送吳努總理回國途經香港。姚大使舉行宴會,招待各界愛國民主人士,我們也應邀參加。會上,姚大使談到我們去印度之事,並向大家介紹我是養魚專家,還簡要地講了中國飼養金魚的歷史及各種名貴金魚。

1955年春節前夕,我們回到北京,受到有關方面領導人的歡迎。此後不久,我又奉命帶一百多條金魚到深圳,交與在巴基斯坦舉行的觀賞魚展覽會。

這兩次活動的所見所聞,使我深深感到,我國在養魚技術和外運包裝等方面,距離國際先進水平很遠。我暗暗下了決心,要用畢生精力,把祖國的金魚飼養搞上去。

兩次養魚試驗

我在中山公園工作時,曾將公園水榭的水面用葦簾圍起一角,約8平方米的面積,放進魚苗作試驗。當時,試餵少量煮熟的小米飯,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金魚長得很快、很健壯,但體形卻變了,身子長了,尾巴小了。後來一場大雨,把實驗的魚苗衝跑了。

第二年,我把試驗魚場的面積縮小到與大木魚盆差不多,沒有餵食,結果魚苗仍比盆養金魚長得快,而且魚體形短粗,尾巴很大,與魚盆裡養的金魚體形一樣。這使我想到,金魚的體形很可能與盆池面積的大小有關。這次試驗,我沒有餵食,但金魚仍然比魚盆裡養的長得快,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查了一些資料,又去訪問大學生物系教授。人家告訴我,這是由於河水裡有各種微生物和一些微量元素,其養分比自來水多;再有,河水裡有一些小魚小蝦,這些都是金魚的極好食物。所以,河裡的魚不用餵長得就很快。

通過實踐,我深深感到,要把飼養金魚的事業搞上去,一定要有科學的方法。為了尋找科學的餵養方法,我把自己培養的一些好魚種選了100條,親手送給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同時,我還給遺傳學專家童第周前後寫了兩封信。一次,我到研究所魚場交流經驗,碰到了同行李師傅。他把我介紹給童所長。童所長很熱情地接待了我。他向我解釋說,他搞的是生物遺傳工作,他正把鯽魚的精子,注入金魚體內,使金魚變態。這個工作和我搞的金魚培育工作不同,兩者搞不到一起。童所長雖然不可能和我們合作,但他講的一些道理對我啟發很大,對我以後培育發展金魚新品種有很大幫助。

金魚與外貿

1977年,外貿部門為了給出口金魚打基礎,擬贈送日本20到30條好金魚,並決定以我當時所在的單位地壇公園作為外貿出口的協助單位。他們還把日本贈送的20條優良品種,墨龍井、五花文魚等(五花文魚在中國已經絕種了)撥給我,讓我觀察飼養。

我把這些魚與我自己養的魚做了比較,感到日本的金魚質量好,健壯。後來,有個別金魚因水土不服死了。我就把這些死魚做了解剖,發現日本的金魚,腹內脂肪多,胃內還有菜葉等食物。我向外貿部門借了一些日本的有關圖書查閱,這才知道,人家養金魚已實現了機械化,餵魚的食物不是魚蟲,而是合成飼料。和日本的飼養方法比,我們顯然是落後了許多。

1978年7月,我國外貿部門,在北京民族宮舉辦了一次有各省市參加的小型土特產交易會,請外賓來參觀訂貨。會上展出的金魚,就有我培育的良種20多種。這些金魚,受到國內外與會者的好評。

交易會期間,我利用業餘時間,到會幫助交易會的同志答覆外賓提出的一些問題。有一天,一名叫奈良忠夫的日本人,找我詢問培育金魚的經驗和有關問題。別人向他介紹我說,這就是養金魚的徐金生。他聽後很懇切地對我說:「我早已聽到過你的名字,今天總算見到你了。我很願意和你搞些技術交流。」他回國後一個多月,就給我寄來有關金魚的技術資料三種,每種三四冊。

《中國金魚》的著述

想根據自己幾十年養金魚的經驗和積累的一些資料,寫一本關於中國金魚的書。由於身體不好,工作上又受到種種打擊,一氣之下,我把多年積累的資料、圖片都撕了、燒了。

近年來,北京有些養金魚的老魚工去世了。我日益感到,還是趁一些老魚工在世之時,把他們的養魚經驗搜集起來,留給後人。如果不及早做這項工作,讓老人們把這些很有價值的東西「帶走」,那將是一個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我又開始了寫書的準備工作。

1974年,為了考證金魚的發展歷史,取得更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我自費到天津、濟南、青島、蘇州、南京、杭州、海、寧波等地實地考察了一個多月。

原中國科學院生物系主任陳楨是我國第一個研究金魚的專家,1957年故去,我曾拜訪過他。他認為在杭州六和塔山後河溝中發現的紅魚可能是金魚的前身。我到杭州後,專門去了這個地方,在這裡我沒找到紅魚。但是,我在那一帶看到杭州的草金魚確實很多,尤其是在西湖「花港觀魚」曲廊下餵養的草金魚更多,極受中外遊人的喜愛。

過去,常聽人們傳說北京西山八大處第八個廟那裡,泉水冬天不凍冰,一年四季都有魚,紅鯉魚長的有1.5尺長,已經有幾百年了。這次外出參觀訪問,我到濟南趵突泉,看到那裡的紅鯉魚比傳說的西山鯉魚大得多,可人家說只養了幾十年。顯然,那種西山紅鯉魚有幾百年歷史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經過這次外出考察訪問,我增長了許多見識,也結識了不少同行,對以後的寫書幫助不小。

從1977年開始,我加緊了搜集資料的工作,並著手回憶編寫。我文化水平低,小的時候,家裡窮,沒進過學校門。解放後,我只是在夜校裡學了幾年文化。雖說我有幾十年養魚的經驗,但真正寫起書來,困難就接踵而來了。

寫作期間,幸得我妹夫、原工人日報社編輯厲春鵬的合作(他執筆)和堂兄徐世英(現天壇養魚工)的支持。另外,中國自然博物館標本室負責人王鴻媛同志,也給了我無私的援助。她幫我查閱了大量資料,並指導我制出「金魚進化圖」和「中國金魚品種演化發展史」圖表。還有田寶發等同志,幫助攝製了金魚彩圖。

在這些同志和許多同行的幫助下,《中國金魚》這本書,終於在1981年5月出版了。初版印行10.04萬冊。發行後,很快銷售一空。

這本書的出版,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光明日報》為此發表了報導文章:《養魚工寫書——訪金魚世家的後代徐金生》。全國各地經常來人來函問這問那。有些日本人看了這本書中的一些內容,也驚嘆不已。

這本書出版後,我感到非常欣慰。因為,我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宿願,為發展我國的金魚事業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原標題:《北京記憶丨飼養金魚六十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金魚:最適合新手飼養的六種高顏值金魚,讓人一見傾心
    >是金魚中最易飼養的一種。之所以說鎏金金魚好養,其一,鎏金金魚可以深水飼養的,因此適合於在水族箱內飼養;其二鎏金金魚的抗病性很強;其三,鎏金金魚食慾旺盛,生長較快,十分活躍。由蛋種金魚演化產生,現在作為一種高檔金魚品種深受國內外市場廣大魚友歡迎,外表憨態可掬,惹人憐愛。虎頭金魚的代表:北京王字虎頭、武漢貓獅虎頭、福州壽星虎頭。
  • 十大好養的金魚品種 ——金魚飼養難易程度排名
    因此草金魚的抵抗力與適應性,比任何金魚品種都強,不需精細管理,飼養簡便。草金魚的身形和鯽魚十分相像,在溫度為0~39℃的水體中都可以生存下來,它們對於水溫突然變化的耐受範圍要比其他金魚稍微廣一些,最多可以適應7~8℃的水溫變化。對於新手而言,草金魚是很好照料的。
  • 金魚飼養攻略
    金魚是一種傳統的觀賞類動物,是世界著名三大觀賞魚類之一,我們國家早在12世紀就開始對金魚進行馴化研究,到如今已經形成了許許多多不同品種的金魚。平時我們常見的金魚品種有:金鯽、虎頭、水泡、龍睛等。當然,金魚從物種分類的角度來說和鯽魚屬於同一種,觀察金魚和觀察鯽魚沒有太大的區別。那麼如果你要飼養一條金魚,你應該怎麼做呢?下面這份金魚飼養指南也許會幫到你。換的水要在太陽下暴曬一天,每次換一半;這樣做是為了去除水中的氯氣,這些為了淨化水質而放入的物質對於金魚來講是無法承受的。
  • 沒有正確的金魚的飼養方法的話金魚是養不大的
    但是飼養主們並不知道金魚的正確飼養方法,金魚往往養不了多久,就死了。雖然金魚生命力非常強大比比較的好養,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金魚的飼養方法的話金魚是養不大的。下面我們一起學習學習一下金魚的飼養方法吧。  金魚的飼養方法-餵食  投餵次數:每天只需1—2次,天氣、水質正常,對生命力強的品種魚群可適當增加一點投食量。
  • 金魚最好的飼養環境,青苔缸!
    1.青苔的飼養方法:青苔是青苔缸中必不可少的,所以養好青苔是第一步。養青苔分為兩種,第1種是自然陽光,如果想要快速長好青苔可以用一些帶有青苔的石頭作為引子。第2種是使用爆藻燈,也是最快飼養青苔的方法,如果想要加快速度的話可以加一點營養液。如果想要魚缸比較好看的話,我們可以刮掉用來觀賞魚那片玻璃上的青苔。
  • 九點建議送給飼養金魚的魚友!
    很多魚友希望養魚老道多交流一些飼養金魚的知識,由於金魚的品種繁多我不可能去一一詳細說明,但是我大體的總結出九條飼養金魚的實踐經驗,多數是以傳統的金魚品種為例。別問為什麼,這是無數代飼養金魚的養魚大師總結的經驗,如果說我們非要用什麼所謂的科學理論來解釋這一問題,請不要飼養這些金魚大師辛苦培養的傳統金魚品種了,直接去飼養更科學的機械魚好了。既然我們已經相信了老祖宗幾千年來培養的金魚品種,就應該相信他們在幾千年來總結的飼養經驗和智慧,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最起碼的尊重。
  • 龍睛金魚品種樣貌介紹 龍睛金魚如何飼養?
    龍睛金魚屬金魚中龍種,龍睛金魚一直被視為正宗的中國金魚,因其有一雙特別大的眼睛而聞名。是金魚的代表品種,也是主要品種。一般體長可達到15-20cm,體側較扁,腹部較圓,龍睛金魚因飼養環境的不同顏色也各不相同。  龍睛金魚為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鯽屬。
  • 獅子頭金魚有哪些品種?獅子頭金魚應該怎麼飼養?
    現在很多人在家飼養觀賞魚,有些人會挑選自己喜歡的魚,養魚不僅裝飾家居還可以布置風水。獅子頭金魚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是一種十分漂亮的觀賞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獅子頭金魚該如何飼養吧。  獅子頭金魚 獅子頭金魚品種:  獅子頭金魚代表品種有紅獅頭、藍獅頭、朱頂紫羅袍、黑白獅頭、紅頂五花獅頭、紫獅頭紅絨球、紅黑獅頭、玉印獅頭等。
  • 金魚的品種中有哪些比較容易飼養?
    那麼除了草金之外,金魚的品種中還有哪些比較容易飼養的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越簡單的品種越容易飼養,什麼叫簡單呢?就是雜交的越輕的、身體特徵越簡單的越好、顏色也是越單一的越好。二、鎏金金魚文種金魚中也有身體結構相對簡單的,最簡單就數鎏金金魚了,沒有大大的眼睛、頭瘤、絨球、也沒有珍珠鱗,身形乾淨利索,這種金魚甚至比龍睛金魚還容易飼養,除了嘴巴賤點沒別的毛病。
  • 養好金魚的飼養方法(專業版)
    金魚進場(家)前後的準備 引進金魚時,都要做好準備,這對金魚能否存活、迅速適應本場環境有著十分重要意義的: 一、全部新建魚池要注水浸泡 對新建魚場來說需在金魚到場前15—20天就應注水浸泡魚池。達到去鹼「退火」目的。浸泡時間最好1周左右。
  • 購買了8條最容易飼養的金魚,鎏金金魚就不會患病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後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感覺他這裡的小鎏金金魚看著還不錯,所以就購買回來了六條鎏金金魚和兩條小泰獅,本來是想飼養八條鎏金的,但是選來選去沒有我看好的了,只好用兩條小泰獅來充數了。鎏金金魚為什麼比較容易飼養?
  • 怎樣養好金魚,不同季節時,金魚的飼養方法及注意事項
    在此期間,除了少數幾年的幹李子、多數年的連續降雨、光照不足、氣壓低外,這種天氣一般持續20天左右。頻繁的降雨清除了綠色的水,增加了水中有害物質,增加了寄生蟲、細菌和病毒的密度,並由於炎熱的天氣和低氣壓導致金魚頻繁缺氧。這對金魚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在此期間,金魚顯然不舒服,容易死亡。為了使金魚安全度過雨季,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精心培育,嚴格管理。健康進入梅雨季節,不要把疾病帶入梅雨季節。
  • 短尾鎏金(金魚)的鑑賞和飼養
    先談談琉金的起源,公元十八世紀末,中國的文魚經由琉球(今臺灣)傳入日本,得名琉金。身體線條的張力,顯得英姿勃勃,尤為重要的紅白品種的色澤是金魚品種中最為鮮豔的,美豔的大紅潑灑在銀白底色上,予人強烈的視覺衝擊。琉金的美是冷豔絕倫的,如同日本的櫻花。琉金身體強健,適應能力強,比較容易飼養,因而受到廣大水族愛好者的喜愛。在一九七二年,中國也曾從日本引進過琉金。
  • 金魚的記憶只有7秒?研究表明,我們被騙了好多年
    作為一種美麗的觀賞魚類,金魚起源於中國,早在我國宋朝時期,金魚就已經被培育出來了,在很多宋朝留下的典籍中,都有很多關於金魚的記載,而到了明代,金魚的品種和相關的飼養、培育方法等,也更多樣,很多關於金魚的專著也都是從明代開始的,為後世研究金魚的起源以及相關習性等,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
  • 漂亮的金魚,為何總是養不活呢?金魚的正確飼養方法
    最命大的也就活了2個月,因為這樣真的感到很傷心,直到小編發現自己姑姑家的金魚已經養了好幾年,才知道原來是小編的方法用錯了,其實金魚雖然不是那麼好養,但是也不是無法養活的,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技巧,我們的金魚,也可以養很多年哦。
  • 金魚的飼養與繁殖
    魚友@一江明月來稿了,分享了金魚的飼養和繁殖經驗、心得。文章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難得的好文章!ღ金魚是一種顏色豔麗,十分漂亮的淡水魚類,屬於冷血變溫有脊椎動物。金魚通常分為四大類:龍種魚,以龍睛魚為代表。
  • 金魚的飼養方法介紹,把握技巧正確餵養
    其實養魚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金魚,這裡有一些餵養的經驗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需要我們去學習。首先要明白家中飼養金魚主要是為了欣賞,因此要求水族箱內水質較清、放養的密度要小,遵循寧疏勿密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讓金魚長得健壯。放養金魚時,不僅要注意放養密度,還要採用正確的放養方法。首先,需要將飼養容器和飼養用水準備好。
  • 紅虎頭金魚知識百科大全,餵養及飼養技術注意事項
    紅虎頭金魚,魚的頭部有比較豐滿厚實的肉瘤,顯得頭部比較大,在它們的頭頂中間有比較像王字的紋路,與虎頭非常的相像。紅虎頭金魚的性格是很溫和的,而且它們的飼養難度也不大,現在有很多魚友也有飼養紅虎頭金魚。紅虎頭金魚的幼魚以輪蟲、草履蟲等小型浮遊動物為食。
  • 包金金魚與鐵包金魚特點及飼養方法
    包金金魚特徵:金魚的顏色是由於真皮層中許多有色素皮膚細胞棗色素細胞所產生。金魚的顏色成分只有3種:黑色色素細胞、橙黃色色素細胞和淡藍色的反光組織。家養金魚鮮豔多變的體色,這只不過是這3種成分的重新組合分布,強度、密度的變化,或消失了其中一個、兩個或三個成分而形成的。
  • 最適合玻璃缸飼養的12種金魚,你養過幾種?
    草金魚體質強健,適應性強,食性廣,很容易飼養,新手或者是新開玻璃缸的朋友,不妨先從草金養起。草金根據尾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多個種類。 短尾草金一般玩體色,有些特殊體色的草金魚很好看,比如下圖的鹿子。體色選擇的標準是以花紋分布對稱為佳品。如果選擇紅白、五花、櫻花、三色等具有花紋的金魚,最好選擇色斑分布均衡的金魚,顯得漂亮,五花金魚以頭部為紅色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