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寺:原本是為了帶媽媽來這張京都旅遊名片前拍照打卡,卻被「火燒清水舞臺」打動了。去了兩次,清晨和夜晚。清水寺建在東山三十六峰之「音羽山」上。去清水寺,得爬坡。清水寺周邊有五條坂、二連坂、三連坂、清水坂等。「坂」就是日語裡的「斜坡」。越鄰近清水寺,商業氣息越濃,密布著售賣清水燒、京扇子、和果子以及各種手信的店家,人流漸漸擁擠,熱熱鬧鬧。無論是奈良還是京都,建築、佛教、書畫、文學、飲食...... 都深受大唐的影響。然而, 日本人從最初的全部照搬,到衍生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獨特風格,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在對美的追求上,執著而優秀。
我看日本古建築的顏色,既有貼近大自然的原木色青色黃色,也有鮮明奪目的朱紅色。你能找到中國的影子,也能清晰地辨別出鮮明的日本特色。 清水寺的三重塔和鐘樓,很日本也很唯美。春季櫻花圍繞,秋季紅楓燃燒,清水寺的本堂和清水舞臺可以說是京都的名片了。即便賞楓行程到了第九天,眼前的美,也仍舊讓我「啊」的一聲。夜楓顯得更美,不過是我將相機調高了iso的結果。實際沒有這麼亮,清水寺的夜楓視覺不如永觀堂的漂亮。如果只能來一次,那我推薦大晴天的清晨來,「火燒清水舞臺」稱得上絕境。對了,這個招牌的角度拍自舞臺對面的奧之院,地圖如前。八點半之後,圍在這裡的拍照的人漸漸少去。
清水寺也不允許帶三腳架拍夜楓,在這裡我利用欄杆的支撐才拍到稍滿意的夜景照片。本堂氣度非凡甚是壯觀,殿前懸空的「舞臺」約有190平方米,格子狀搭建的木材各自分散衝擊力,這是古時堪稱巧妙的「懸造式」建築法。支撐舞臺的139根接近6層樓高的櫸木支架採用榫卯法,未用一根釘子,即使有再多的人聚集在舞臺上,也從未轟然而倒。祇園清水寺那一片兒走哪兒都是人,如果是為了參拜,可以去一去,如果是為了看風景就算了吧,擁擠程度不亞於黃金周的西湖。門票400日元,檢票只是看一眼,不會打孔,用來當書籤是不錯的。
門票要留好,清水寺後身就是地主神社,往山下走是音雨瀑布,我太累了沒下去,原路返回經過清水寺的話還得出示門票。那個櫻花鈴鐺開運御守是限購的,專門只用中文寫「每人限購一個」,可見我國代購有多強大。清水寺簡直是我在日本玩得最開心的地方了!脫去穿了一天和服深感輕鬆的時候,很快樂地來了一場「夜間特別參觀」,寺院建築在燈光下更有另一番風情。裡面有一些有趣的小儀式,像是脫鞋穿過黑黑的樓道,表示你「獲得了嶄新的生命」(希望沒有太理解錯),還有品嘗到了音羽瀑布的清新甜爽的泉水,做了一些祈願。
黑夜中的殿堂也不給人恐怖的感覺,反而有不斷發現好玩新事物的安全探險似的小驚喜。最美的是倒映在水中的櫻花樹,把我看呆了好久好久,當時想的大概是「如此美,又如此脆弱無常」等類似感受吧,因為一點點風都會打破寧靜如鏡的水面。臨走前,抬頭看到在圓月和燈光襯託下的櫻花樹,一樹繁花,心中非常震撼和感動!因為此處是不少動漫都會取景的地方,自然是漫迷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啦~除此以外,清水寺本身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清水寺所在的東山三十六峰,名為音羽山,這也是清水寺的山號。瀧的意思是瀑布,它是音羽山裡的泉水,清水寺以此得名。
它在這裡以三條水流的形式從上面的飲水槽落下,這三條水分別表示"延命長壽","戀愛成就"和"學問上達",根據自己的祈願內容,用帶長柄的木勺從其中的一條水流接水喝一口,據說非常靈驗的哦。不過只能喝一口,如果喝兩口,就只能實現一半。還有,三股水都喝的話,所求的願望就完全不能實現了,做人不可太貪心。我糾結了好久,最後,喝了其中的一口,願願望能實現吧~我上次去日本自由行玩得超級開心,行程都是當地旅遊大咖幫我規劃的。他給了我租了輛房車,記得有一晚我們沒有住酒店,是在一個湖畔露營,我們在冰島湖畔煮起了正宗的中國式火鍋,吃完飯,躺在帳篷內看漫天繁星,那種感覺真是美妙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