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老人帶孫子的一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沒比孩子父母上班輕鬆

2020-12-23 騰訊網

現如今因為很多父母都比較忙,因此照料孩子這種事情都是老人們在操刀。現在老人帶孩子已經成為了主流,不過老人帶孩子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而且可以說算是費心費神的。

案例:

因為女兒平時的工作比較忙,所以說劉奶奶也就幫助女兒來照顧自己的孫子。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劉奶奶肯定是非常輕鬆的,畢竟帶孩子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可是當劉奶奶開始照顧孩子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照顧孩子一點都不簡單。早晨趁著孩子和女兒沒有早起的時候,就得早早去菜市場買最新鮮的蔬菜,而且還得給孩子買最新鮮的水果,幫助孩子補充各種維生素。

當劉奶奶從菜市場回來之後,還要餵孩子吃飯。本以為忙活到這裡,就算是要結束了。沒想到等女兒上班了之後,剩下家裡的一老一小,劉奶奶也是閒不下來,必須得一邊看著孩子,一邊做午飯,連一分鐘都沒有騰出來。

分析:

由此可見,老人帶孩子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甚至他們要比年輕人還要忙碌。每天如此的複製,粘黏般的帶娃生活,真的是讓人有一些疲憊。

而且我們也需要注意一點,那麼就是老人雖然如今成為了帶娃的主力,但是在帶娃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很多事情。

老人帶娃需要注意什麼?

(1)不要一味的滿足孩子

老人往往都會有一些心軟,也就是他們在帶孩子的時候總是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其實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不僅能會讓孩子變得嬌生慣養,還會讓孩子學壞。所以說在老人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儘可能的拒絕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

譬如說孩子想要吃糖,我們就不應該滿足孩子,因為這樣的話是會讓孩子牙齒變壞的。尤其是零食和玩具,這兩件事情上千萬不要給予的太多,不然的話就會養成孩子不好的習慣,這一點是老人們需要注意的。

(2)不要總是說孩子父母的壞話

現如今有很多的老人都喜歡在孩子面前說父母的壞話,給孩子一些父母不讓給的,吃一些父母不讓孩子吃的東西,而且還總喜歡撒謊,跟孩子一起隱瞞孩子的父母。

其實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而且這種做法只會離間家人們之間的感情。

所以老人們在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和平一些,也要懂得去理解孩子父母的感受,只有這樣的話才能保證老人跟孩子父母之間不會產生任何的羈絆。

(3)不要總是把孩子放在家裡

還有一點是老人們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千萬不要總是把孩子放在家裡。有一些老人總覺得孩子在家裡就是非常安全的,而且這樣的做法還可以防止孩子淘氣。

其實如果把孩子放在家裡的話,這樣是最容易讓孩子缺乏鍛鍊的,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小小年紀體弱多病,而且還不懂得與人溝通。

所以儘可能的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去人多的地方生活,跟小夥伴們一起討論討論玩一玩,這樣有助於讓孩子變得開朗起來,而且孩子的身體也可以得到應有的錘鍊。所以說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其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上這3點就是老人們在帶孩子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只有這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千萬不要做出一些對孩子來說沒有意義的事情,不然的話只能讓孩子的處境變得被動。

相關焦點

  • 「中國外婆」真實一天,從早到晚做家務、看孩子,網友:比上班累
    現在的社會環境導致很多父母即使為人父母,也無法真正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畢竟要為生活操勞。因此,老人帶孩子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在這其中,奶奶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不少奶奶感嘆女兒都嫁出去了,卻給自己生了一個,到了晚年真是欲罷不能。
  • 中國婆婆的一天,從早到晚「忙」不停,為了兒女太「拼」了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婆婆居然為了孩子每天都要忙碌14個小時。早晨幫兒子兒媳做飯,招呼孩子起床,等兒子兒媳上班之後還要照顧孩子。孩子有一點風吹草動她都特別擔心,生怕孩子會出現危險。可就算是如此,她還是擔心對孩子照顧不周。不過也正是有一次失誤,孩子感冒了。兒子兒媳回到家以後對著老人一頓訓斥,老人感覺很委屈。
  • 實拍日本家庭主婦的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忙,丈夫越晚回家越好!
    實拍日本家庭主婦的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忙,丈夫越晚回家越好!說起家庭地位來,日本可就不這樣了,日本的傳統文化導致了日本女人的家庭地位比男人低,很多日本女性把家庭主婦當做他們的夢想,自從她們結婚生子以後,基本就會辭掉工作在家裡相夫教子,她們一天就是忙碌於收拾家務,給丈夫孩子做飯中度過。對於這樣的生活,不知道你是羨慕還是厭煩?實拍日本主婦的一天,女人在家一天到晚都在準備飯菜,收拾家務,丈夫越晚回家越好!
  • 中國姥姥的一天:為了減輕女兒的負擔,從早忙到晚,比上班還累
    等女兒上班走後,她還要帶著小外孫下樓玩一會。 玩不了多久,劉阿姨又要回家將洗衣機中清洗的衣物晾曬起來。然後一邊哄外孫,一邊準備晚上的飯菜。 每天從早忙到晚,劉阿姨覺得自己比上班還要累,連個休息的空閒都沒有。而且,劉阿姨年紀大了,「帶娃」也很費力,體力上明顯吃不消了。
  • 我不想帶孫子,現在孫子進幼兒園,兒媳婦也沒去上班,怎麼辦?
    心疼兒子不是光靠嘴說的,若是真的心疼兒子就更應該把兒媳婦當作自家的姑娘去看待,你想讓兒媳上班減輕兒子負擔,那麼你就應該主動去承擔起接送孫子,照顧孫子的責任,兒媳婦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去工作,兒子也會減輕負擔。首先,你的孫子出生後,估計你是怕麻煩,不願意帶孫子。也許你想要讓你的兒媳嘗下做母親的辛苦滋味而不願幫她帶。不管出於哪種原因,這都是你的自由,強迫不得。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網上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年人該不該幫子女帶孩子?」有的年輕人就說,孩子出生以後,不出去掙錢怎麼行,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請得起保姆,所以還是需要老人出面幫忙帶孩子。也很多老人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孩子小的時候帶孩子,又要上班,半輩子都很辛苦。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到底有啥不同?答案很扎心很現實
    老人愛自己的兒子無可厚非,但是,兒媳婦也是她父母的心肝寶貝,您不能只管自己的孩子是寶,把別人的孩子當草吧?現在有太多太多的論調在說,婆婆幫兒媳婦帶孩子是情分,不帶孩子是本分,這話看似沒錯,背後的邏輯卻值得商榷。你帶的只是兒媳婦的孩子,難道不是你兒子的孩子,您的孫子(女)?
  • 「母親不給兒子帶娃有錯?難道父母要養兩代娃?」老人的話引共鳴
    就比如老人幫子女帶娃,原本可帶可不帶,但帶得人多了,不帶反而成了錯。鄰居姚大媽,剛退休那年孫子出生,帶娃的事就自然而然落在了她的身上。這一帶就是三年多,現在小孫子上學了,她還得接送。說實話,姚大媽心裡特別不高興,因為工作了幾十年,好不容易盼到退休,就想過幾年自由自在的日子。可惜,自從兒子兒媳有了孩子,她一天都沒清閒過,那滋味還不如上班。前段時間,有位老同事約她出去旅遊。
  • 為什麼中國媽媽需要婆婆帶孩子?而國外媽媽一個人可以帶幾個孩子
    我們先來看看國外媽媽是怎麼帶孩子的。坐標:日本網友「藍色」:兩個孩子都在日本出生。父母不在身邊,每天工作完回家還要帶孩子,我和老婆真的很累,說實話很羨慕國內。日本老人也不是完全不幫忙,只是不像國內天天看孩子。
  • 孫子我不要了!退休老人帶娃做家務補貼錢,兒子兒媳卻躺著玩手機
    最簡單的一點,很多老人覺得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工作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可以悠閒下來,去打打太極拳,散散步,有空去旅遊一下,享受一下老年的美妙時光。現實生活是很多人一退休就馬上被兒子兒媳召喚過去幫忙帶孫子。
  • 7旬老人帶孫子走失近10天 不懂漢語身無分文
    1歲9個月的孫子恆恆。  走失的老人羅日悶。 受訪者供圖  4月1日下午3點左右,一位七旬老人帶著1歲9個月的孫子在深圳觀瀾大道竹村走失,至今杳無音信。據家人介紹,老人只會說壯語,不會寫字,並患有輕微老年痴呆,反應遲鈍。小孩還在喝奶,不會說話。走失時,老人身無分文。家人和派出所民警連續找了8天仍無果,小孩的父親羅中富希望,若有熱心市民發現老人和小孩,能撥打110或者聯繫他本人。  家人沒日沒夜尋找  「我家老人和孩子走丟了,現在還沒找到。」
  • 老人幫買房帶娃,還要有養老金,年輕人非靠父母才能把日子過好嗎
    眼看著兒子長大成人,也找到了工作,就到了相親找對象的階段了,唐阿姨感到很欣慰,就等著兒子娶媳婦抱大孫子,頤養天年了。萬萬沒想到,兒子連找了幾個對象,都沒談成,有的嫌兒子是單親家庭,有的嫌家裡條件不好,最近談的這個,開門見山就問兒子,你媽有養老金嗎?
  • 湖北71歲老人家中去世,留下6歲孫子
    26日上午,收留小男孩的社區志願者李梅(化名)告訴澎湃新聞,男孩的父母在外地上班,父親是家中獨子。男孩很小便由爺爺奶奶撫養,奶奶半年前去世,爺爺生前身體也不好,「生活不太能自理」。 此前,十堰市張灣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郭瑞兵向紅星新聞表示,老人的兒子在廣西暫無法回家,已委託街道、社區處理老人的善後事宜。
  • 節後返城上班,離別時奶奶含著淚水給孫子塞零花錢:想得慌
    貼別是那些在外打拼的遊子們,每年在家的時間可能也就只有短短幾天的時間,離別時讓家中的老人萬分不舍。石先生在春節假期休完準備返城上班的時候,他那80歲的奶奶還強忍著淚水,給石先生塞了些零花錢,讓他在路上買吃的用。奶奶的嘴裡還念叨著才待了幾天啊,想得慌。節後返城上班,離別時奶奶含著淚水給孫子塞零花錢:想得慌。
  • 十一長假,父母帶孩子親子遊——南嶽衡山
    十月一號那一天剛好是中秋節,所以我們中午就回了鄉下的婆家吃午飯,吃過午飯就匆匆忙趕往我媽家吃晚飯,因此一天很快就過完了。十月二號那天,我們就帶孩子出去玩,雖然是出去玩,但鑑於時間只有一天,所以我們只帶孩子周邊遊,也就是上遊樂場玩了一天。
  • 農村酒席上,奶奶幫孫子「搶肉」,回家後被全村人拉進黑名單
    如今養育一個小孩,對年輕父母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壓力的事,因此絕大多數寶媽生完小孩後也會立馬回到工作崗位,而孩子只能交給老人帶。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平時都是王奶奶帶孫子,王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帶娃時為了哄小孩開心,常常不顧原則,不管孩子提出什麼要求,老人都會滿足。王奶奶生活的農村,民風比較淳樸,只要有人辦喜事,肯定會宴請大家一起去參加。前段時間,隔壁村的一位大媽50歲生日擺酒席,邀請王奶奶帶孫子一起前去參加。
  • 「不在家帶孫子,學別人旅遊?」「兒媳婦,我沒義務幫你帶孩子」
    媽您怎麼想的,我都不想說您什麼了,孫子,孫女都得您看,您這一走可瀟灑了,我們怎麼辦?您的責任心去哪了,別怪我語氣不好,媽您要是這次真的出去旅遊了,別怪我不讓你見孫子孫女。」 秀英聽完兒媳婦的話,心裡一陣難受。她今年60歲了,同齡的五個姐妹裡有兩個已經去世了,剩下她們三個,就想趁著現在還能出得去,走得動去聚一聚,結果惹來媳婦兒的一頓數落。
  • 「我孫子喝你一口飲料會死嗎」?老人無腦護娃,女子:我肺結核
    可是這位老太太自知沒理,不僅沒有道歉,反而不停地斥責女孩,她大聲叫嚷道:"我孫子喝你一口飲料會死嗎"?見老人如此無腦護娃實在不可理喻,被逼無奈女孩只好回應:我告訴你,我有肺結核!女孩的這句話立馬讓老人大驚失色,最後老人一路罵罵咧咧,匆忙帶著孩子直奔醫院而去!對於老人帶娃這件事,最近幾年來引發了不少爭議話題。都說"隔代親",老人愛孩子、對孩子好固然沒有過錯,只不過片面地遷就孩子有時候,往往會適得其反,親手將孩子變成一個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 58歲老人在小區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
    其實,有這種自私思維的老人,內心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為他好,如果他覺得不好,我也不會接受,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可事實真的如此嗎?58歲老人在小區裡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前幾天下雪的時候,早上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區廣場上的臺階上崩潰大哭,旁邊還有幾位老人在不停地勸她。老人說:「你們說說,我怎麼那麼命苦。
  • 給孩子留錢還是留弟妹作伴?晚年幸福的老人,都有第三條「後路」
    文|好孕姐現在的父母,考慮得都很長遠,尤其在生二胎上,考慮的更多。有人覺得,應該生個二胎,這樣孩子長大有個弟弟或妹妹作伴,兩個人可以相互幫襯,還能共同為父母養老。而有的人覺得,留什麼都不如留錢來得實在,孩子有錢了自然無壓力,有沒有弟弟或妹妹都無所謂。那麼,到底是給孩子留錢,還是留弟弟或妹妹作伴好呢?其實,晚年幸福的老人,都有第三條「後路」。留錢,孩子輕鬆,自己也輕鬆我們先說說留錢,這肯定就要求父母現在就努力奮鬥,爭取多給孩子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