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古橋,都是很有名氣的,比如「趙州橋」、「湘子橋」、「盧溝橋」、「洛陽橋」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橋是位於安徽的一座古橋,也是是很有特點的,名字為「太平橋」,人們都稱其為「人皮橋」。
人皮橋
光是聽到這個名字就讓人渾身打顫,難道真是用人皮製作而成的?當然不是啦,是因為一個傳說,且聽小展細細道來!
在宋朝的時期裡,練江上原本是有一座浮橋的,但是安全指數很低,加上多年戰亂的緣故,最終導致這座浮橋已經無法使用,甚至逐漸要消失在人們眼前了。橋徹底消失後,就會給練江兩岸的百姓們帶來很大的煩惱,平日出行更是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就在這時,當地的一位女子有著別樣舉動。
這位女子是寡婦,姓氏為李。雖說李寡婦的是一個單身女性,日生活裡她很是節儉,家中條件也很是不錯,也是一位大好人,與街坊們相處的都很不錯,於是就鼓舞大家一同修建此橋。
修橋必定是需要花費很多錢的,各項的開支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大數目。即便是李寡婦的家中有錢,但是也都無法支撐,最終,李寡婦還是很好心的將自己一生的積蓄全部都貢獻了出來,就此才讓長260米,寬為8米的十六孔橋出現在了練江上,橋將兩岸連接到了一起,就此也讓兩岸的百姓們獲得了很大的便利。
雖說是善意的行為,但是最終李寡婦還是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甚至還惹上了殺身之禍。
當初,出自於安全性考慮,這座橋被修成雙孔的,但是在宋朝,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此類的雙孔橋。在得知橋是雙孔的之後,一些奸詐小人就開始添油加醋,將此事稟告給了皇帝。在古代的時期裡,冒犯到皇帝的話,結局必定是不會好的。根據當時的法律,李寡婦犯下欺君之罪,就應當剝皮抽筋。
當地的人們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也都求得皇帝饒恕,但是小人從中作梗,最終還是讓李寡婦落得了一個不好的下場。後來,當地的人們為了能紀念李寡婦,就稱橋為「人皮橋」,這一個稱呼也被延續了數百年的時間,至今還在沿用。
看完這個故事是不是就沒有覺得那麼可怕,反而覺得古代的封建思想太匪夷所思了,其實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安徽省,值得我們去了解的還有很多很多。
可能很多人在路上看到「皖」字開頭的車牌時,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地方,可能有些小夥伴對這個字也比較陌生,皖的讀音是wǎn,代表的是安徽的簡稱。
提起安徽的簡稱,好多人都很納悶,為何安徽要簡稱「皖」而不簡稱「徽」呢?明明是「徽」的影響力更大嘛,徽商、徽菜、徽雕、徽派建築等等。誠然,「徽」文化在外的影響力要遠大於「皖」文化的影響力。但是,在地理上「徽」文化區域其實很小。
狹義上的「徽」可以指古徽州府(今黃山市),廣義上的「徽」也就是皖南地區的大部。而整個皖南地區的人口與面積,佔安徽省的比重都比較低。所以,「徽」其並不適合作為整個安徽地區的代表。
有人會說「蘇」是江蘇省的簡稱,那「蘇」(蘇州)的人口與面積,佔江蘇省的比重也不高。雖然江蘇省的省名來歷是取自於江寧府(今南京市)與蘇州府(今蘇州市)的首字,但江蘇的簡稱「蘇」跟「「蘇州市」沒半毛錢關係。在江蘇省的蘇南地區也只有「吳」文化,而沒有什麼「蘇」文化。江蘇省的簡稱「蘇」,是指「魚米之鄉」(蘇)的意思,而不是指「蘇州」。
那為何安徽省要簡稱皖呢?那是因為安徽省之前的省會在安慶市。春秋時期,在安慶市的境內(安慶市潛山縣)有皖國(伯益之後,與秦國同祖)。皖國為當時江淮地區的大國,且具有較高的文明,故在當地形成了皖文化,自此也有了皖山(天柱山)皖水皖地皖人皖城之名。
安慶市既然是當初安徽省的省會,那起源於安慶境內的「皖」文化的「皖」也就成了安徽省的代表,而成了安徽省的簡稱。
安徽地處比較特殊,全省被長江、淮河劃分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區域,從南到北無論是風土民情還是文化特色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裡既有皖南地區特有的江南水鄉風情又有皖北的粗狂奔放,這也證明了安徽文化的豐富多彩以及深厚的底蘊。
黃 山
黃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成為中華民族的又一象徵。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足以見得黃山的魅力所在,除了五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還有被大家所熟知的迎客松、天都峰、黃山日出等。
白牆依然黛瓦,平湖青山倒影,這大概就是大家對江南水鄉的印象了,被譽為「中國畫裡鄉村」的宏村、西遞,是來黃山旅遊的遊客必去的徽州古村落。極具代表性的徽派建築,高高昂起的馬頭牆,湖水清蓮,拱橋如虹,就仿佛一幅畫走進了心裡。
九華山以地藏信仰為其佛教文化特色而聞名,與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並列成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蓮花佛國」之稱,千百年來這裡香火鼎盛,是世界地藏信仰者的精神聖地。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境內。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有號稱「花崗巖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觀石牛古洞、摩巖石刻;有中國第三大高山湖泊--「煉丹湖」以及禪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禪寺等景觀。
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徽城鎮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體建築有仁和樓、得月樓、茶樓、惠風石坊、徽園第一樓、過街樓、古戲樓等以及鑲嵌其間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樓百餘間,是展示和體現徽州文化的重要實物建築。徽州「一府六縣」格局始於唐大曆五年(770年)。
安徽省在歷史上與江蘇省同為江南省,省內經濟發達,老百姓安居樂業,但是自從兩個省分開以後,兩個地方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如今的安徽省雖然靠近江蘇,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而且與江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但安徽省的經濟還是不見有大的起色。
合肥
兩個省分開後,安徽沒有一個經濟強市,更沒有一個像樣的城市,每個市都很薄弱。後來安徽集中全省之力發展合肥,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一個像樣的大城市的雛形已經形成。雖然遭到很多同胞城市的言論非議,但安徽目前集全省之力發展某一大城市的思路是在當下大環境下是非常明智的,因為安徽地理位置特殊,江蘇、上海、杭州、武漢等就在附近,大城市的虹吸效應非常明顯,安徽每年大量的人才外傳到鄰近省份,其中更是有很多安徽老鄉定居江浙滬,對安徽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安徽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城市莫過於阜陽了,阜陽作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這裡還是有很多優勢的,比如礦產資源豐富,也是省內著名的農業大市,但這些也都挽救不了它人口流失劇增的現狀。這裡的居住人口確實很多,根據數據顯示,這裡的人口達到1070萬,但要說一直在這的人僅有820萬,因為大約有200多萬人都外出打工了。
阜陽
在2019年的時候,這裡的GDP是2000億,相對於這裡的總人數,這樣的經濟實際上是呈現倒退的趨勢。由於人口流失嚴重,經濟落後,而且房價和人們的收入水平完全不成比例,阜陽市的樓盤都是空的,如果你來到阜陽市一定能感受到這裡的冷清。可是,即使是安徽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這裡的房價卻依然居高不下,市區內的房價已經被炒得極高,但與人們的收入不成正比。
雖然阜陽西站的建成讓阜陽與周邊的城市聯繫更加密切,但是對於阜陽這座城市來說也有可能會加快人口的流失,未來的不久阜陽城市裡大批新建的小區也會無人購買和居住,或這裡也將會成為一座「空城」。雖說安徽省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但是也沒有使自身的發展在國內比較突出,再加之該地區境內的城市發展差異偏向化比較嚴重,也因此有些城市的發展在相對緩慢的過程中逐漸走向了沒落。
阜陽這座城市雖然說它的發展並不好,而且還留不住人,應該想一點政策,例如說把房價下跌,提高人們收入都是極好的一些辦法。
但是只是坐著等著它房價下跌或者收入提高,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很多人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所以,生活還是要靠自己的雙手來改善。
近年來,很多阜陽人都選擇自己創業,不怕苦、不怕累、敢闖敢拼的阜陽人也闖出了自己一片天地。在選擇創業行業時,很多人也選擇了支付行業,做起了POS機代理。
近年來,我國行動支付高速發展,支付場景不斷擴展,支付方式也逐漸豐富,對於消費者而言,移動終端是移動消費場景的入口。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智能化、多樣化的行動支付終端成為消費者與商戶的重要連結點。
隨著二維碼支付的普及,智能行動支付終端呈井噴式增長態勢。我國智能POS機數量從2015年的9萬臺增長至2019年的1143萬臺,增長率遠高於POS機行業的增長;其滲透率從2015年的0.4%增長至37%,增長速度較快。
POS機的發展前景是可觀的,越來越多的人也選擇做POS機代理,給自己又增加了一筆收入。所以你還在等什麼?聯繫小展,一起感受支付的魅力,讓這個2021年多一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