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山西這塊廣袤的土地上,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很多建築奇蹟,懸空寺就是其中之一,懸空寺位於山西省 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從懸崖下向上面仰望,對於古人在這麼奇特的地方建築起來的寺廟感覺十分好奇。
美國 知名雜誌《時代》周刊評出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懸空寺就位列其間,可是這座古老的寺廟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了。
古人的思想往往出乎我們所料,從地面上看懸空寺,就如浮雕一般鑲嵌在懸崖之上。
當年古人為什麼會選擇在這麼荒僻的地方建造一座寺廟?又是出於什麼想法把寺廟建在了懸崖之上呢?
看到懸空寺下面有一塊大石頭上,書寫了兩個大字:壯觀,這是當年大詩人李白對懸空寺的讚美。
沿著山間小路一直走到懸崖之下,我們爬上懸空寺,來揭開當初古人修建寺廟的謎底吧。
這個要從建造懸空寺的歷史背景說起,寺廟始建於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距今已經1500年的歷史了,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隨著政治勢力的分裂,太武帝聽信讒言,開始了廢佛的事件,孝後孝文帝將天師道場移到恆山,按照冠謙之道長的遺訓修建了這座懸空寺,當時的政治原因,懸空寺選在了荒僻的懸崖之上。
從懸崖底下往上爬,懸空寺的山道特別狹小危險,整個寺廟距離地面50米高,不知道當年的工匠是怎樣在這高空之中生生鑿出來這座複雜的寺廟的。
1500年前,古人靠人力在高50米的懸崖上建造寺廟,想來就覺得十分艱難,懸空寺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連接地面,第二三部分看著就好像真的懸掛在半空一樣,美國雜誌把懸空寺評為危險建築也確實符合,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么半空中的寺廟,可以屹立一千多年呢?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懸空寺整體建築都採用了巧妙的榫卯結構,這樣的結構可以有效地防震。
全寺共有殿閣40間,從外表來看,支撐寺廟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這也是建築的奇妙之處,懸空寺真正受力的就是懸崖堅固的巖石。
懸空寺之所以千年屹立,保存完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結構奇巧,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衝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於被淹,在恆山,發生過2次大的地震,懸空寺都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