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似乎是個非常喜歡形而上的國家,什麼東西到了他們那裡都上升成了「道」。有弓道、書道、茶道、劍道、棋道等等.今天,我們單獨談一下日本的茶道。
茶道是一門藝術,是人在草木之間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茶道,是內容和形式的結合,茶藝與精神的融合。用一句話說,茶道就是由茶衍生出的茶文化。
茶道,源於中國,盛於日本。中國的茶文化中注重品茶,在乎的是茶的味道和香氣,享受的是茶的清新和淡雅,或是濃鬱甘苦。與其說是中國茶道,不如說是中國茶藝。這與日本茶道所看重的茶的精神世界則是完全不同。
12世紀,茶文化傳入日本。日本的榮西禪師將茶葉帶回國內,於是茶藝在日本文化中得以進一步創新和發展,衍生出茶道。
然而,到16世紀,茶道已附和上攀比之風。權貴之間參加茶會的目的是為了彰顯高貴勢力,茶具也成為他們爭相鬥豔的工具。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個扭轉了日本茶道軌跡的偉大人物閃亮登場!千利休: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
茶道鼻祖千利休
在千利休的茶道理念裡,茶道所代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茶會是人們心靈淨化的過程,而不能稱為展示權利和財富的工具。於是,千利休不僅在茶道精神上作文章,對於茶道儀式和茶室的改進方面,也處處體現著千利休的茶道精神理念。千利休秉行的茶道理念「和」「敬」「清」「寂」成為茶道的精神所在。
千利休改進的茶室入口
這樣的茶道理念一傳十,十傳百,順了人心,紅遍日本。在這種情況下,茶成為一種人與人平等交流的媒介工具,也是人與人親密關係的紐帶。這種茶道思想延續至今,並影響著現代茶道的發展。
茶室內部 草墊 立軸 插花 點心盤
抹茶道
說起抹茶,腦海中浮現的是抹茶口味的麵包和奶茶,香甜可口,一股濃鬱的茶香……如果這樣理解日本茶道中的抹茶,結局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因為不加任何添加劑的日式抹茶,真的很苦!
抹茶道中常用到的抹茶粉
抹茶道誕生於400多年前,和我國的宋元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在我國宋元時期,民間流行點茶法。點茶的意思就是把茶葉磨成粉末,然後用開水衝泡再用茶漏攪拌至打沫。這種吃茶方法流傳到了日本,成為日本抹茶道內容的主要形式。抹茶道體現出茶道的儀式魅力,流於繁瑣儀式的禮儀卻不失舒服感。
煎茶道
那什麼叫煎茶?煎茶道使用的是茶葉,將茶葉烘乾後直接用開水衝泡。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煎茶道多見於中國茶文化。
煎茶道誕生於150年前,和我國的明清文化有著緊密聯繫。明清時期的品茶方式,突出在文人雅士對飲茶藝術性的追求。這種煎茶法,是基於散茶的興起。散茶容易衝泡,也方便攜帶,飲茶也更具觀賞效果。明清時期不僅在散茶文化上有了發展,也出現了眾多茶葉種類,比如黑茶,紅茶,花茶,烏龍茶等等。
新年「初釜」茶會
新年初釜茶會的家族合影
在日本, 新年裡的第一個茶會叫做「初釜」。(好像和我們中國人大年初一到寺廟燒香拜佛祈福安康有點相似。)
「初釜」茶會是一年茶會中最盛大的一次,參與茶會的人很多,親朋好友,師長晚輩,皆共聚一堂。相互慶祝新的一年到來,迎接新氣象。
早春.北野天滿宮神社
北野天滿宮神社
北野天滿宮位於日本京都的神社。每年早春,神社將會舉辦儀式,用梅花來供奉神靈,並舉行茶道會。通過舉辦茶道活動的方式讓人們相互之間交流感情,增進聯繫。
晚秋.戶外茶會
戶外茶會
戶外茶會也是日本茶會中一種類型,中國茶會也偶爾出現戶外舉辦的形式。秋高氣爽的季節裡,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天地與自然之間進行一場淨化心靈的茶道會,這是再好不過的了。
日本茶鄉靜岡縣.牧之園高地
日本茶鄉 靜岡縣
靜岡縣是日本最大的茶鄉,被稱為日本「茶都」。靜岡縣所生產的綠茶稱為「靜岡茶」,每年茶葉生常量居日本第一。
自2001年起,每隔3年都會在日本靜岡縣舉行一次「世界茶葉會」。身處靜岡縣的茶鄉,白雪皚皚的富士山下鋪墊著延綿不絕的「茶海」。
大碗茶儀式.奈良的西大寺
奈良西大寺
大碗茶儀式,源自日本奈良市西北著名的西大寺。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個周末,奈良的西大寺都會舉行大碗茶的宗教儀式。這種茶會儀式注重宗教形式的表演,參與該儀式的人們接受寺院長老親自煎煮的大碗茶,聆聽住持講述大碗茶的由來。
茶會前的準備
茶會前精心準備的茶具
日本茶道會不僅是增進人與人相互聯繫的紐帶,更是一個尊重主與客身份地位的表現。茶會之前,主人首先要確認參加茶會的客人並發出邀請,客人收到邀請以後要及時回饋謝邀。
確定了客人以後主人要開始忙碌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包括茶園的布局,茶室內立軸和插花的設計,茶具的精挑細選,以及配茶的小點心等等,這些細節透露出茶會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和重視。
茶室內立軸和插花的設計
日本茶道會中常用的茶具
茶釜:茶道會中燒水用的鍋或壺
茶碗:飲茶所用的器皿
柄杓:竹製的水杓,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
茶杓:從茶罐取抹茶粉的用具
茶筅(xian,去聲):圓筒竹刷,是將竹切成細刷狀製成。
茶罐:盛茶粉的小罐子
建水:廢水的儲水器皿
地爐:位於地板裡的火爐
壁龕(牆壁的裝修): 掛軸、花入(插花瓶)、香盒
除此之外,還有配茶的點心;茶室,茶園之類的準備工作。這些琳琅滿目的茶具體現出茶道會儀式的複雜,以及主人對客人的用心和熱忱,也體現出日本的茶道會的認真精細。
茶會儀式的具體過程
正在制茶的茶道會主人
通常日本茶道會的持續時間為4個小時,日本人對待茶會抱著「一期一會」的態度,也就是說,在每個參與茶道會的人心中,都帶著珍惜每一次相遇的信念。
茶會進行前,客人首先會穿過由主人精心設計的小庭園。在正式進入茶室之前,客人們可以在庭園裡的長亭稍作休息,同時欣賞園中的美景,客人與客人之間相互問候。
充滿自然氣息的日式庭園
穿過庭園時,會路過一個設計成碗狀的盥洗池,客人停留在此,用小池子裡面的水漱口和洗手,為接下來茶會做準備。這也是茶道會開始之前淨化身體和心靈的象徵性儀式。
進入茶室前必須要通過一個狹窄的入口,這個入口叫做躪(lin,入)口。
這個門是平等的象徵,古往今來的達官貴人或是平民百姓皆要從同一入口進入茶室。由此可見,身份的高低或是金錢的多少在進入茶室的那一刻已脫離了。茶道的真諦在於此,即謙卑。
進入茶室以後,環顧茶室四周, 欣賞壁龕上立軸和插花的裝飾。通常立軸和插花都是圍繞茶會的主題進行設計的。
在進行茶會之前,主人會先為客人提供一下點心食用,一是照顧客人,二是進行準備工作。
茶會儀式的具體過程
上茶的準備工作也叫做「手前」。先用竹勺在茶罐裡舀出三勺茶粉,放入茶碗中;然後用柄杓從燒水的壺中舀水倒入茶碗中;接著用竹筅優雅地攪拌抹茶粉和熱水,一碗茶便做好了。
取三勺抹茶粉到茶碗
用茶杓舀水入碗
用竹筅優雅地攪拌茶粉和水
最後為客人上茶。
茶會儀式的具體過程
在日本正式的茶道會中,通常客人之間共飲一碗茶水,這體現出客與客之間平等親密的關係。
客人雙手接過制好的茶
客人在接到茶碗以後,稍稍轉動茶碗,使得嘴巴不會貼著茶碗的正面,這表達了客人對主人的尊敬之心。啜飲一小口後,每一位客人都會用布擦拭喝過的碗口,方便傳遞給下一位茶客,每位客人都重複這樣的步驟。
這些禮節和形式,充分體現了客人與客人之間相互關心和對彼此的尊敬,以及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和重視。整個茶會的進行過程中,平等友愛謙卑貫穿始終,這也是茶道會的精神所在。
「和」「靜」「清」「寂」
茶道之所以被稱之為藝術,除了與茶道本身形式的端莊有關,還與茶道所蘊含的哲學元素有關。
「和」、「敬」、「清」、「寂」這四個字概括了日本茶道的精神。
「和」意味和諧,在整個茶道會過程中,無論主人與客人之間,還是客與客之間,形式和動作皆體現人與人和諧之美。
「敬」源自禪宗,即「萬物皆有佛心」,人人平等,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體諒和尊敬。
「清」的理念,意味著參與茶會不僅要身體的淨化,也要有心靈的淨化。茶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口感,更是對靈魂的洗滌。
「寂」的理念有隔絕塵世、清心潔身之意。與「清」的理念相比,它更重視對心靈的修煉。而在整個茶會進行過程中,主客的心情保持平靜,這也是對茶會儀式的重視的表現。
總之,茶道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是一門充滿哲學內涵的活動。茶道講究「和、敬、清、寂」,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 E N D -
【版權聲明】
文/網絡
我們尊重原創。如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茶愛好者福利
2018年1月7日
一角禪「茶書匯」活動,開始報名啦~
活動詳情請掃碼了解
▼
▼
【 分享:一角禪專利新品 】
即便在戶外,也可陳設最原汁原味的中國茶席。
行走的茶席,一角禪可攜式茶席
由一角禪品牌創始人&公司董事長張保慶---深圳市工藝美術大師研發設計而得。
更多精彩活動敬請關注「一角禪」
厚 德 樓
石願 | 茶藝 | 陶藝 | 素食 | 傳統文化大講堂 | 禪居酒店 |
厚德樓大健康事業合伙人平臺
深圳市厚德樓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聯繫電話:0755-28284627
地址:深圳市龍崗中心區梅園路46號 厚德樓
一 角 禪 居
石願 | 茶藝| 花藝 | 香道 | 禪居空間設計
一角禪,有故事的品牌
---從昨天到現在,禪傳不熄---
聯繫電話:0755-22955051
網址:www.yijiaochan.com
地 點:深圳市羅湖區展藝路38號樓尚文化創意產業園6樓
(地鐵7/9號線 紅嶺北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