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凌晨,10名旅遊被困在了福州閩侯十八重溪的山裡,接到求救後,當地的多支戶外救援隊向山裡出發,1個多小時後與被困的10人相遇。而讓救援人員意外的是,他們發現這支戶外隊伍的領隊竟然是「老相識」,去年夏天,這名領隊也因為在山間被困而求助了救援隊伍。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該團隊進入十八重溪是為了進行溪降運動,而在各類論壇上,前往十八重溪進行溪降的「組團貼」並不在少數。
10名驢友戶外玩溪降被困後報警
福建星光救援隊的李立新,是6月12日凌晨參加救援的隊員之一,「我們是在6月11日晚上11點多接到當地警方的求助的,說是有10名驢友被困在了十八重溪的山中,因為警方缺乏專業的裝備,所以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會和警方一起協同營救被困者。」
北青報記者了解,這支戶外隊伍總共有14人,當晚有4人先行走出被困區域,隨後報警。李立新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接到求助後,救援人員便開始前往十八重溪,12日凌晨1點抵達,隨後開始進山,凌晨2點多與被困人員會和,在12日凌晨4點左右走出被困區域。
據這支戶外隊的隊員介紹,他們來自福建的泉州等地,隊員大多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來這裡主要是為了進行溪降活動,隨身帶了大量溪降所需的繩索,因為沒有打算過夜,所以都未攜帶宿營的裝備。
「他們本來是計劃白天就走出來的,但是因為時間沒有分配好,在路途上耽擱了,所以到了晚上也沒走出山林區域,加上有隊員受傷,所以先行出來的人選擇了報警。」李立新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十八重溪在距福州約20公裡的閩侯縣南通鎮境內,流域面積約62平方公裡,其間水平長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條,而取名「十八」是為了形容河流瀑布多,十八重溪內水系發達,幹流長約10.8公裡,河寬5至40米,水深0.5至3米。
「事發前我們這邊下了好幾天雨,因為雨水多,所以十八重溪的水也大,這就吸引了很多人來看水景。」李立新說,「但是另外一方面,水一多,道路也就溼滑不好走,尤其在沒有路的山裡,非常容易出現意外。」
而這支戶外隊伍所進行的溪降活動,更增加了危險性。一位從事戶外極限運動的浦先生13日告訴北青報記者,通俗來說溪降就是順著溪流的方向從上遊往水流的下遊走,遇到瀑布就需要用繩索進行下降,屬於戶外極限運動的一種,因此也需要比較專業的器材和戶外運動知識,「這項運動還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的,如果防護不到位,容易出現墜落、摔傷的風險,尤其是我們不建議在雨天進行這項運動。」
領隊去年就曾經被困 參加溪降多需要繳納費用
為了營救這被困的10多名驢友,當地出動了福建省山地救援隊、星光救援隊、陽光救援等多支救援隊的數十名隊員,而當救援人員發現被困人員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支隊伍的領隊去年也被困在十八重溪過,而且當時也是救援隊的隊員前來營救的他們。
「當時見面了我們也沒多說什麼,但是看到又是他,還是挺意外的。」救援隊隊員說,十八重溪因為風景優美,水系較多,往往吸引了眾多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來這裡進行徒步,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會進行溪降等極限運動,「僅我們一個救援隊,平均一年就要在十八重溪進行十幾次的救援,大多數都是為了救助因為徒步或其他戶外運動而被困的人。」
北青報記者13日查詢後發現,在眾多戶外論壇上,有很多組織前往十八重溪進行徒步或者是溪降的「組團貼」,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需要交納一定費用的。其中一個從廈門出發的組團貼中就註明,前往十八重溪進行溪降的費用是每個人1280元,費用包含戶外保險,並且要求參團人有一定的戶外運動經驗,同時要有面對「迷路,滑墜,溺水,蛇蟲,落石,中暑,誤時等風險」的準備,而領隊「大部分持有紅十會急救員證」。
「參加溪降的大多都是有一定經驗的人,也都是愛好者,有的團隊是領隊統一收錢,也有的是愛好者自發組織,最後大家在平攤費用的。」一位福州的溪降愛好者告訴北青報記者。
曾勸說隊員撤回報警 警方已對被救者進行教育
十八重溪景區的工作人員13日告訴北青報記者,進入景區是需要購買門票的,因此他們也會對景區進行相應的管理工作,提醒大家不要去未開發的區域,「但是景區內範圍是非常大的,水系和山林面積很大,我們只能提醒遊客按照常規路線行進,但是確實沒有人力完全阻止驢友往未開發的區域走。」
13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12日凌晨被困的這支徒步隊伍的隊員,他表示,這個14人的隊伍中,有4人是先行走出了被困區域,因為擔心後面的人有危險,所以選擇了報警求助,「領隊知道後希望他們撤回報警,因為他說還有自信能夠靠自己走出去,不過最後救援人員還是過來了,幫我們撤出的,好在大家都沒事兒,後來我們也和警方以及救援人員表達了感謝。」
而這支隊伍的領隊表示,自己去年也組織過溪降活動,當時也是因為時間進行得比較晚,有隊員擔心而選擇了報警,今年又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們組織這個活動的費用都是大家均攤的,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地方,都算是愛好者自發湊起來的。」他說,「給救援隊和警方添了麻煩,我們確實也很不好意思,也表到了感謝。」
當地公安部門表示,在被困人員走出後,已經對他們進行了教育。
「幾乎每年在十八重溪都會有進行戶外運動的人被困,作為我們而言,還是希望這些驢友可以做好防護,儘量避免這類意外的發生。」李立新說。
(北青報記者 付垚)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