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愛國歌曲、燈光煙火表演、體驗紅色旅遊、開發國慶美食……在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各地按照中宣部部署,深入開展「倡導國慶新民俗、打造愛國活動周」活動。連日來,伴隨著各地群眾積極響應,「十一」黃金周正逐漸成為億萬百姓廣泛參與的愛國活動周,廣大群眾在一系列國慶新民俗中,厚植家國情懷、共慶新中國華誕。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10月1日上午,遼寧瀋陽,三萬面五星紅旗飄揚在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瀋陽中街,伴隨著這首《今天是你的生日》,1500餘名來自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商圈的群眾代表揮舞著國旗邊走邊唱,拉開了「祖國萬歲」大型快閃活動的序幕。
9分鐘的快閃活動讓參與者們激動不已,瀋陽市民李紳微說:「1500多人共舞一面旗、同唱一首歌,用深情的歌聲向祖國獻上美好祝願,令人無比動容。看到祖國日漸強大,我充滿自豪。」
一次次快閃,向祖國獻上最深情的祝福;一場場燈光秀,營造出「家國共團圓」的節日氛圍。
「媽媽給我拍張照!」以廣州塔上亮起的巨大國旗為背景,一名小朋友揮動著手中的小國旗,留下了開心的笑容。在廣州「城市客廳」花城廣場,以「盛世華誕,榮耀中華」為主題的燈光秀在珠江兩岸上演,國慶黃金周期間,遊客紛紛來此觀賞,共同感受節日氣氛。
燈光秀畫面裡,有抗疫醫護人員堅定的身影、有寓意著豐收喜悅的麥浪、有象徵團圓的月餅和嬉戲的玉兔……在廣州塔旁,1000架無人機聯袂閃耀夜空,舉目仰望,璀璨的燈光照亮珠江兩岸,「山河無恙」「萬家團圓」等字樣徐徐變幻,在燈火輝映中表白祖國母親,祈願家國夢圓。
最具「煙火氣」的國慶祝福,蘊藏於最接地氣的民俗活動。
國慶節當天,一場小雨讓西安氣溫驟降,但一碗碗「長安臊子麵」讓西安飯莊內處處洋溢著溫暖。「過生日講究吃長壽麵,今天是新中國的生日,我們大家一起吃碗『國慶面』,共同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店長吳學梅忙裡忙外,邊說邊為顧客送上精心準備的臊子麵。
不僅是西安,「國慶吃麵、國泰民安」新民俗活動在多地紛紛開展,「國慶面」成為今年黃金周餐飲市場的一道熱門美食。「我們用吃『國慶面』這一簡單儀式,表達對國泰民安的美好祝願。」吳學梅說。
涵養家國情懷,汲取精神動力。國慶期間,不少紅色旅遊景點,成為人們出遊「打卡」的熱門選擇。
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外排起長隊,身著紅色背心的志願者們在引導宣誓、講解黨史等崗位上熱情服務,努力提升參觀體驗。
學習紅色歷史,是不少參觀者共同的目標。在展廳二樓的緬懷牆前,來自遼寧的李亞文正帶著讀小學的兒子瞻仰一張張烈士遺像。「展覽和講解的內容都很豐富,氛圍莊重又溫暖,特別有收穫。」李亞文說,希望孩子從小學習艱苦奮鬥的品質,通過參觀紅色地標,汲取更多成長的正能量。
在湖南寧鄉市花明樓景區,以家庭為單位出遊的遊客佔了多數。「這是我們此次行程的第一站,作為在紅色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和妻子特意來湖南感受紅色文化,希望沿著先烈的足跡,追尋紅色記憶。」劉少奇故居前,來自江蘇南京的遊客王先生對記者說。
「作為一名小小志願者,我希望能讓遊客了解到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我自己也應該好好學習,發憤圖強,長大以後為國家做貢獻,使祖國越來越強大。」花明樓景區小志願者劉晰說。
各地線下活動豐富多彩,線上活動同樣精彩紛呈。
國慶期間,2020年北京市東城區未成年人「向國旗敬禮」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如火如荼,目前已有近14萬人參與,家住北京市東城區天壇街道金魚池中區的高二學生張紹倫就是其中之一。通過網絡,張紹倫表達了自己的愛國心聲,成為第108665位「向國旗敬禮者」。
「這次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在未成年人群中掀起了愛國熱潮,藉助這樣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平臺,有助於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愛國情懷,引導他們從小立志向、有夢想,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天壇街道黨群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鎮華說。(記者王子銘、李錚、鄧瑞璇、吳鴻波、張博文、阮周圍、郭敬丹、黃安琪、王君璐、張漫子)
編輯校對:餘良
總監製:郭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