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期生活在國內沒有走出國門的我們來說,外國菜是否正宗,我們根本不知道,當然也不在乎,因為只要是好吃,美食是不分國界的。
當我們吃慣了國內美食之後,嘗一嘗韓餐、日料、泰菜等這些外國菜,也別有一番滋味,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衝著好奇心而去吃的。那麼,對於這三種菜系,你愛吃哪一個呢?
韓餐
從1993年的韓劇《嫉妒》引進內地開始,「韓流」在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中就有韓餐在中國的風靡。直到前段時間的「薩德」事件以及「限韓令」,韓餐的市場熱度才慢慢的消沉下去,即使如此情況下,韓餐依然有很多國人喜歡吃。
這兩天,宋慧喬和宋仲基的離婚消息在網上熱度不減,看來國人對韓國依然很關注。
韓國娛樂圈的事情,我們安心的吃瓜就好,相比之下,韓餐才是跟我們普通人關係更直接的方面。
對於韓餐,你的印象是不是只有泡菜?其實,韓餐的種類也不少,韓國烤肉,炒年糕,大醬湯,辣白菜等也比較豐富,雖然比不了中國的一大菜系,但也有它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比較健康。
另外,韓餐受中國美食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它的口味基本上都比較符合國人的需求,怪不得能發展的這麼快。
日料
中國人對日料的喜愛程度也是比較高的,這歸結為中日一衣帶水的文化交融。
日本從很早的時候就來學習中國文化,比如唐朝時期多次有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因而兩國之間的飲食文化並不會存在明顯難以跨越的鴻溝。中餐和日料,都是一種米飯+菜的飲食,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如今,在中國吃日料的人大多為中產階級,它們尤其喜歡鰻魚飯、刺身、壽司、壽喜鍋、燒鳥等相對高級一些的食物形式,而這類日料往往擁有著相對昂貴的價格,可以凸顯他們的身份。
另外,因為日本是個島國,所以日料基本上都是以海鮮為主要食材,包含魚、貝類、章魚、蝦蟹類和海草,而且烹調時儘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所以不喜歡這個調調的人就不要去嘗試了。
泰菜
相比於日韓兩國,泰國與中國的歷史交流比較少,沒有像日韓那樣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大。
泰菜進入中國也是近幾年的事,並且僅僅出現在一些大城市,在小城市基本上找不到泰菜的影子,所以泰菜的影響力相比韓餐和日料小了許多,是不是只知道泰國有冬陰功?
泰國地處東南亞,氣候炎熱,雨量充沛,陽光充足,蔬菜、水果和海鮮比較豐富,所以它的用料主要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
泰式料理的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喱蟹芒果香飯等。
另外,也是因為特殊的氣候條件,泰國菜多以酸、辣、鹹、甜、苦五味的平衡為特點,尤其是酸和辣的口味突出,頗受國內喜好這種口味之人的青睞。
看完這三種外國菜,你們的感受是什麼呢?相比之下,你愛吃哪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