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昊彥
隨著美國總統選舉的塵埃落定,美國政府的換屆工作也陸續開始,同時關於中美關係以及美國和臺灣地區的討論熱度也開始上升。有專家猜測,川普可能會在權力過渡階段採取極端行為。
若真到了那時候,不僅會對中美關係造成影響,更可能對國際社會的形勢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於臺灣問題,不管是川普還是拜登,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他們都會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
美國加強對臺善意
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相關國會報告,在提及所謂「臺美經濟合作」問題時,表示今年出現了進展,同時建議提升所謂「美國在臺協會」的處長位階,將其改為由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
對於美國的相關做法,有人士表示,這是美國對於「臺美關係」的進一步認同,並且是將「臺美關係」提升到「準建交」的狀態。
在該年度報告中,針對於臺灣議題進行了長達61頁的篇幅論述,對臺海形勢在2020年出現的重大變化予以重視。同時,對美國政府應當加強對臺灣問題和對臺政策的急迫性提出建議。
針對於這一標準,黃創夏表示,此舉能夠顯示出美國對臺灣地區的重視,如果真的升格,那麼美軍將直接站在門口,同時代表美方和臺灣有所謂的「主權交往關係」。
「美臺關係」難降溫
針對現實的國際形勢,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在專訪中表示,未來4年美國與臺灣地區的「關係」難「冷卻」。其認為,在川普的最後任期中,川普或將會針對中國採取相關的措施,加強對於中國的牽制和制裁。但是在臺灣問題上,又採取小心謹慎的態度,試圖形成突破局面,但是能夠守住相關的原則和底線。
針對接下來的拜登政府,包道格表示,美國國會有很多兩黨支持的涉臺法案,拜登不得不謹慎地遵循這些法案。拜登需要遵循現行的規則和措施,對於臺灣問題採取與現在差異不大的態度,繼續保持現狀將是大概率的可能。
按照包道格的說法,未來4年,拜登豈不是還得把臺灣「捧」在手心?其實這倒也未必,因為臺灣問題始終不是拜登政府的關注中心,這一點從拜登參加總統競選時的講話就能看出來,他甚至沒有把臺灣作為競選主要話題。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