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歷史上,戰爭是永恆的話題,要說最大的戰爭那就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聯盟取得了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這場戰爭的挑起者其實就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日本的罪行罄竹難書,令人髮指。在二戰剛爆發的時候, 日本在中國隨意馳騁,仿佛戰無不勝,由此便餵大了日本的胃口。歷史上的1941年12月8日發生了一件大事,美國海空軍基地珍珠港被日軍發起突襲,太平洋戰爭由此次事件爆發。在一開始,美國並沒有站隊,只是充當一個物資供給人的角色,但是日本的行為就是直接把 美國拉進了二戰的漩渦,使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的力量對比一下子發生了改變。同時美國的加入還促進了二戰的提早結束,如果不是美軍對日本動用了核武器,沒準形勢還得僵持一陣子。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空軍為了結束二戰,投下了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使用核武器戰爭,十分繁華的兩座城市,在火光中化為了一片瓦礫,當然,稍微了解過的人就會知道, 原子彈爆炸後除了高熱量,還會有很嚴重的核輻射, 有的地方甚至幾十年上百年都寸草不生,然而廣島、長崎為什麼在幾十年之後的今天能夠居住了呢?首先爆炸的模式不同,這兩顆原子彈是空爆模式,裂變產物大部分都隨著氣流被帶到了平流層,其次由於技術問題比較新穎,這兩顆原子彈所含的放射性物質質量不是很大。最後是地理方面,廣島和長崎都是臨海城市,有些物質會進入到海浪中,海洋具有自淨的能力,所以綜上所述,這兩個城市雖然被炸成了廢墟,但是遭受的和汙染比較小,在美國的幫助下幾十年就重建起來了。
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不是因為原子彈這一重量級武器的威懾存在,三戰可能早就爆發了。美國在二戰中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彈也是原子彈唯一一次在戰爭中被使用,曾經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廣島和長崎地區,居住人口已經有160萬,相關數據證明,廣島長崎的患病率已經和其他地區沒有什麼差別了。說起來還是因為美國當時讓原子彈在日本上空就爆炸了,而且這兩個原子彈只攜帶了少量的燃料,所以日本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讓廣島和長崎恢復如常。認真說起來還有另一個原因,日本作為島國面積很小,人口總量大,密度高,日本如果不重建廣島和長崎來為居民提供住處,還還為日本民眾找到其他的安身之處嗎?日本也實在是沒有其他辦法了。
在日本土地上炸開的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徹底明白了自己的處境,日本原本還想著舉國之力對抗美國,絕對不選擇投降,可是原子彈的威力終於讓他們的頭腦冷靜了下來,學會了面對現實。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二戰也正式宣告結束,這麼多年的混亂和傷害終於能劃下句號,大家都在休養生息,恢復元氣。我們需要清楚的一點是,無論那兩顆原子彈帶來的深重災難是不是能被時間抹平,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核武器都是不能被允許的。核武器是國家保障自身最有效的武器,只要擁有了它就相當於贏得了和平發展的機會,可是核武器絕對不能隨便使用,車諾比和福島的慘狀就是在給我們敲響警鐘,人類在核武器面前實在是太弱小了,地球也不能再經受這種威力的爆炸,不是每個地方在遭受核武器以後,都能和廣島和長崎一樣,還有恢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