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11月26日報導,為了改善雙邊關係,澳大利亞24日主動向中國示好,希望兩國增強合作。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稱,希望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平共處"。
澳總理服軟:希望打破中國煤炭僵局
疫情期間中國對於進口食品的檢疫更加嚴格。不少外媒就趁機炒作稱,中方扣留了一大批澳大利亞商品,這導致了價值逾5億澳元的澳大利亞煤炭、50多艘船舶和約1000名船員滯留在中國港口。除此之外,外媒還聲稱中國對澳大利亞進口的葡萄酒、羊毛、龍蝦等7種商品進行了限制,這使得澳大利亞經濟受到重創,莫裡森當局十分著急。
從4月開始,澳大利亞就一直沒有與中國直接接觸。那時澳大利亞要求所謂"獨立調查人員"進入武漢探究新冠病毒的起源,這令中國十分不滿。而隨著澳大利亞對華裔的不友好以及兩國在經貿領域的緊張關係,中國也警告民眾謹慎前往澳大利亞度假或學習。
但是近日莫裡森的態度卻發生了180度大轉彎,他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說:"我們將與中國一起努力,以爭取最好的結果"。他還表示,已任命"最佳人選"致力於打破僵局。
澳方極力解釋,總理首次說軟話
澳大利亞大使館11月23日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說:"雙邊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亞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方面屢屢犯錯。
澳方外交和貿易部秘書亞當森說:"如果有的話,那是錯誤的。因為通過在國際體系內進行"建設性"合作,中國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
澳大利亞最高外交官弗朗西斯·亞當森於25日晚間在坎培拉發表的講話中說:"中國可能已經達到了一個點,它可以自主的確定其未來,以及世界交往的條件"。
莫裡森11月26日他表示,"我們當然希望與中國和平共處,建立積極關係"。他還補充說,在中美之間走中間路線"並非易事"。
中方表態,澳方積極回應
上周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發布了一份文件,列出了對澳方的14項申訴,從自由發表新聞到外國幹預立法,再到禁止中企籤署5G合同。文件還指出澳大利亞的不當行為是"使雙邊關係惡化"的重要原因。中方表示:"如果澳大利亞放棄清單上的政策,將有利於改善氣氛"。
於是,莫裡森立即回應說,他很高興與中國人就14條申訴清單進行討論,但要求溝通渠道"保持開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已經注意到了澳方總理對中國的積極評價,但是我們希望澳方能夠做出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客觀、明智的選擇"。
文:了不起的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