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08日05:30
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作者:李楠楠 袁建彰 張雅馨
香港藥商表示將召回包括涉事消炎丸在內的20款膠囊產品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楠楠 袁建彰 通訊員 張雅馨) 日前,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要求藥商回收一款鉻超標的消炎丸膠囊。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市面未發現有該款藥品銷售,但有藥品代理以代購等方式向內地顧客出售此藥。省藥監部門表示,涉事膠囊廠家並無生產經營資質。而香港藥商接受時報採訪時則表示,將召回包括涉事消炎丸在內的20款膠囊產品。
廣州藥店無出售涉事藥品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5月6日表示,已指令藥商回收一款名為「『德國永達商標』特效強力消炎丸」的中成藥。因該產品膠囊的鉻含量可能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的百萬分之二的限定含量。衛生署發言人當天表示,資料顯示,受影響的中成藥膠囊來自廣東,衛生署已就此事件通報內地有關部門。
記者昨天走訪了廣州市面數家藥店,均未發現有這款藥品出售,但網上有不少藥品代理出售「『德國永達商標』特效強力消炎丸」。記者以顧客身份向網上代理商林小姐諮詢情況,她警惕地詢問記者購買了哪個批次的藥品,並表示對這款藥品的膠囊鉻超標「不清楚」。林小姐承認目前仍在出售這款藥品,「我這裡賣出去的藥我自己負責,其他的我沒有義務回答問題。」林小姐說。
經批准生產廠家只有三家
針對此事,廣東省藥監局昨日回應稱,涉事藥廠所用膠囊並非從廣東具有合法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購進。目前已對超標的中成藥予以回收,情況也在進一步核查中。
一名藥監系統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透露,根據目前調查的情況,這款「特效強力消炎丸」在省內銷售不多。「主要在香港銷售,國內可能沒有相關代理商,主要還是通過代購或到港旅遊購入。」該工作人員稱,對於膠囊廠家的具體情況目前還在調查中。據其介紹,目前廣東省內經藥監批准有資質生產膠囊的廠家共有3家,一家位於江門開平,一家位於揭陽普寧,一家位於潮州。
香港藥商對膠囊產品召回
昨天,時報記者聯繫到香港永達醫藥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上周五已經通知出售「『德國永達商標』特效強力消炎丸」的藥房及中介銷售人員等分銷點對藥品進行回收。該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藥品並未在中國內地正式銷售,但確有內地的公司和個人以中介代理的形式售賣該公司的藥品。「顧客在哪裡買的,就可以找那家公司或個人退貨,即使已經拆盒使用了一部分的也可以。」該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為安全起見,該公司已經對旗下的所有膠囊類藥品進行回收。記者在該公司的網站上查到,該公司旗下的藥品有上百款,單是此番涉事的「德國永達商標」旗下就有腦活素、利胰素、利腎靈、利石素等20款膠囊類藥品。但當記者追問這些藥品所用膠囊是否與「特效強力消炎丸」屬同一家膠囊廠家生產時,該工作人員拒絕正面回答問題,只強調「這次衛生署檢驗出只是一款藥品的膠囊有超標情況,回收藥品只是為了安全起見」。
部分藥店自覺下架膠囊藥
膠囊鉻超標事件頻發,廣州市內一些藥房為穩妥起見,乾脆把部分膠囊類藥品「打入冷宮」暫時撤下貨架,顧客指明購買時才會拿出來。
昨天,記者來到赤崗一家平價藥房購買感冒藥,店員為記者介紹了新康泰克紅色裝(美撲偽麻片)。隨後記者要求購買新康泰克藍色裝(複方鹽酸偽麻黃鹼緩釋膠囊),店員這才打開柜子,從裡面取出一排該款膠囊藥品遞給記者。
記者連續走訪了多家藥店,發現大多數藥店都把一些膠囊類藥品暫時撤下貨架,用同類型的片裝或衝劑類藥品代替。對此,一家藥店的店員表示,近期膠囊頻出問題,店裡為了穩妥起見,一般都介紹客人購買其他類型藥品。
永達醫藥公司「德國永達商標」20款召回藥品
腦活素、利胰素、利腎靈、利石素、利肝靈、利膽丸、脈通(通血丸)、障眼靈、百痛敵膠囊、溼特療膠囊、活絡靈膠囊、鼻敏清、 前列通寶、新方腦活素、消炎丸、減肥丸(維美型)、減肥丸(速秀麗型)、減肥丸(嬌麗型)、減肥丸(維絲型)、德國雄鹿大補丸
看看藥品目錄
誰離膠囊更近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楠楠) 沸沸揚揚的「毒膠囊」事件中,最受傷的無疑是患者。對於需長期服用膠囊類藥物的病人來說,更面臨兩難的抉擇。哪些人離膠囊更近?哪些人離危險更近?時報記者通過分析基本藥物目錄,告訴你使用哪些藥最容易碰上「膠囊」。
消炎藥中三成為膠囊劑型
膠囊在藥品中所佔比例有多少?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做了20多年藥劑工作的臨床藥學部主任梅清華坦言,之前真的沒有人統計過。「感覺不多也不少,但在口服固體藥中,片劑和膠囊的比例大概在6:4左右,消炎藥做成膠囊是比較常見的。」他現場調出醫院藥品採購目錄,在「抗微生物藥品」一類中,在35個品規的消炎藥中,片劑有17個,膠囊有11個,其他為7個,所佔比例約為50%、30%和20%。
保健品是膠囊使用重災區
在廣東省衛生廳公布的《廣東省2011年基本藥物招標目錄》中,記者查詢到2011年採購的基本藥物中,西藥共有313種883個品規。在這近900個西藥品規中,共有151個膠囊劑型,佔了17.1%。
在這些西藥中,用膠囊劑型最多的是哪些呢?記者簡單統計了一下,做成膠囊的最多的是抗微生物類藥物,共有42個膠囊劑型,其次是消化系統藥物25個,之後分別是心血管系統藥24個、內分泌藥16個。「這些數據可從側面反映出膠囊多在哪些類型藥物中使用。」該藥劑師表示,換種方法說,患這類病的人最容易接觸到膠囊。
此外,保健品是膠囊應用的一個重災區。「和膠囊結合最緊密的恐怕就是保健品了,市面上的固體口服保健品幾乎百分之九十都是膠囊狀。」一名藥劑師告訴記者,當年他讀大學時,坊間用工業明膠製作膠囊已是公開的秘密。
部分藥物必須製成膠囊劑
到底哪些藥物一定要做成膠囊呢?「需要腸溶的藥物肯定需要膠囊,因為胃部是酸性環境,腸道是鹼性環境,有些藥物進入胃後會被酸破壞,所以用膠囊通過腸道在鹼性環境內化開,從而起到藥效。」
專家支招
哪些膠囊可以拆哪些不能拆
做成膠囊主要是為分劑量或便於服用的,這類膠囊一般可拆開服用。如諾氟沙星膠囊、頭孢氨苄膠囊、雲南白藥膠囊、活菌製劑膠囊等。
緩釋膠囊劑。主要目的是緩慢釋放延長藥效,對這類膠囊劑,如整粒服用不便,可打開膠囊倒出小丸服用,但不可咀嚼或研碎服用。如氨溴索緩釋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羅紅黴素緩釋膠囊等。
腸溶膠囊劑。包括腸溶片劑,這類製劑一般須整粒吞服。如奧美拉唑膠囊,不可咀嚼,也不可傾出顆粒服用。
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藥物膠囊。如鹽酸米諾環素膠囊,該藥對食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食道潰瘍,故不宜拆開膠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