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是很多朋友喜愛食用的,但經常吃生魚片會增加患上寄生蟲病的風險,這種疾病對於人體的危害無疑是巨大的,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吃生魚片有寄生蟲嗎?吃生魚片怎樣避免寄生蟲以及預防寄生蟲的方法有哪些。
吃生魚片會有寄生蟲嗎
生魚片會增加人患上寄生蟲病的機率,這是肯定的,即便是純海水養殖的也不意味著百分之百的安全。
不僅淡水魚不能生吃,曾經在淡水、半鹹水裡生活過的海魚也不能生吃,這包括洄遊的野生三文魚。美國研究人員曾發現,所有洄遊的野生三文魚都寄生了異尖線蟲,部分寄生了裂頭絛蟲,這些寄生蟲都能感染人體。反倒是在海裡養殖的三文魚沒有檢測出寄生蟲。所以通常只有完全在海裡生活的海魚才能用來做生魚片。但是生吃海魚也並非就很安全。因為海魚也能被各種寄生蟲寄生,有的寄生蟲不能感染人體,有的能,其中最著名的是異尖線蟲。
殺死寄生蟲的最簡單辦法是高溫。如果要生吃的話,也有一個比較有效的殺死寄生蟲的方法,那就是冷凍。為了能殺死魚肉中的異尖線蟲幼蟲,歐盟規定海產品必須在零下20℃冷凍24小時才能上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則建議冷凍7天(如果是零下35℃可縮短到15小時)。當然,有人會覺得經過冷凍魚肉口味就差了。
吃生魚片怎樣避免寄生蟲
吃冷凍生魚片安全度最高
要避免把生魚片當中的寄生蟲吃下肚,最好的方式就是急速冷凍。日本人和我國臺灣省人民都不愛吃冷凍太久的生魚片,覺得解凍過程破壞了生魚片的油脂和口感。
曾經有則新聞,一位先生在市場買了條新鮮的魚,自己在家做生魚片,結果身體不適送醫院,就是因為這條魚沒有經過急速冷凍。魚類身上的寄生蟲,99%都是由超低溫冷凍殺死的,吃冷凍的其實比吃現撈的安全。
生魚片最常見的寄生蟲是「安尼線蟲」,如果生食或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海洋魚類,安尼線蟲的幼蟲就會進入我們腸胃的黏膜,引起發炎反應,接著出現噁心、嘔吐、胃痛等症狀,還會 刺激喉嚨,引起咳嗽。
這種蟲可在人體中持續吸收養分,長大終老,當蟲死亡之後,會慢慢順著肝臟移轉到膽道,產生結石,也可能造成肝臟硬化,而死亡的蟲體還 會成為導致某些過敏反應的過敏原。
有些地區會有這樣的「表演」:由漁夫現釣章魚、烏賊,當場切一切,還在動時就拿給客人吃,強調活跳新鮮,其實這非常不衛生。
因為軟式魷魚也存在安尼線蟲的問題,而且它的肌肉比較堅韌,蟲體埋在裡面沒辦法發現。
美國FDA曾有過明確規定,在美國販賣的所有生魚片,一 定要先冷凍過;現撈現切給消費者吃在美國是違法的。
溫度到底要多低才能把這些可怕的寄生蟲幼蟲殺死?如果是攝氏零下35度的低溫,需要15小時;如果溫度不那麼低,攝氏零下20度,就要10天以上。
在 超市買生魚片時,如果是軟軟的冷藏品,一定沒有經過冷凍。而且分切的過程不可能保持無菌,這樣就會增加生魚片本身的含菌量,如果分切完又在外面放很久,風險就更大。
所以,在買現成的盒裝生魚片時,一定要注意期限,不要放太久。醫師建議,如果要買生魚片回家吃,最好是買整塊冷凍的比較划算,它的加工較少,價格較便宜,最重要的是含菌量較低。
快速解凍保存味道與營養
要吃冷凍的魚類,就得有解凍的過程,而這正是人們犯錯誤最多的一個環節。魚解凍太慢,汁液開始流失,味道就不好,營養價值也變低。前一天把魚從冷凍室拿到冷藏室,慢慢解凍8小時是不對的。
正確的方法是要用水衝,讓它5分鐘後就解凍,因為水的比熱很高,可以很快地帶走熱量。
即使買現成切好的生魚片,也要有保冰設備,一定要請商家加冰塊,冷凍包好才能帶回家。
至於吃不完的生魚片,只能用來煮湯,絕不能再繼續生吃。另外,整塊冷凍魚片的保存期限可以維持一年,但一般家庭冰箱溫度通常不夠專業,建議買回去之後不要超過兩個月。
如果某個區域曾經停電,就不要再去這個區域的商家吃生魚片,因為一旦停電,冷凍鏈就已經被破壞。也不要在商場打烊前去撿便宜,因為商店晚上歇業時,生魚片生菌超量的風險太高。
淡水魚不宜做生魚片
淡水魚能不能做生魚片?也是很多人的疑惑,而這從寄生蟲繁殖方式的差異,就可以得到答案。安尼線蟲無法在低階的海洋魚類上產卵,淡水魚的寄生蟲卻可以在淡水 魚身上產卵。
海水魚的小魚裡面寄生的是幼蟲,幼蟲一經急速冷凍就死了,但淡水魚身上是蟲卵,即使急速冷凍也殺不死,因此淡水魚理論上是不能拿來做生魚片的。
另一個隱憂是染色。除了上述以硝酸鹽來保持黑金槍魚色澤之外,很多魚肉都經過「一氧化碳發色處理」。賣魚人把殺好的魚放到塑膠袋裡,灌入一氧 化碳,魚肉就會呈現粉紅色。由於原來的色澤被遮蔽住了,消費者很容易遭到誤導,買到不新鮮的東西。
而養殖的鮭魚也存在染色問題,比較糟糕的是直接餵斑螫黃 素,這是一種用於染布的人工色料,鮭魚吃下去之後顏色就很漂亮,但對人體如何可想而知。
雖然生魚片很好吃,但不宜過量,一次吃幾片就可以了。而在 吃生魚片之前,不妨先吃一點溫熱的東西暖胃,隔大約10分鐘再吃。
要提醒的是,癌症病患、免疫疾病患者、關節炎患者、腎炎患者,以及三歲以下兒童、八十歲以上老人,都不宜吃生魚片。至於孕婦,需小心不要吃到含重金屬的魚種才行。
海帶裡面有一種「牛磺胺」,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毒物質。生食中一般都有一些毒素或者無法檢測出來的東西,如果喜歡吃生魚片,建議可以多喝海帶湯。
即使是不吃生魚片的人,平時也可以多吃海帶湯或者是海菜之類的食品來解毒,有益無害。
如何預防寄生蟲
1、不可濫食野味
野生動物含有大量寄生蟲,有不少寄生蟲人體消化道自身無法殺滅,且耐高溫能力強,耐酒精醋等調料的能力也很強,因此,要吃野生動物,也要徹底煮透,不可生食。
2、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
經常洗澡、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洗手。要經常剪指甲。過長的指甲中易隱藏大量的寄生蟲,會隨著食物進入體內。
若飼養了寵物,一定要帶寵物去檢查是否感染寄生蟲以及及時進行驅蟲治療,除此之外,定期為寵物洗澡。在接觸過寵物後,要用有除菌功能的肥皂洗手。
3、路邊小吃要儘量少吃
因為空氣中漂浮著很多灰塵,灰塵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卵,這些寄生蟲卵有可能附在燒烤上面,當吞下這些含有蟲卵的食物後,寄生蟲就會在身體中生長發育。
4、只吃「熟食」
特別是肉類等動物性食物,建議熱加工至熟透再食用,生吃、加工至半生不熟都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做法。生魚片等生食是否能夠食用取決於其養殖環境和加工過程是否安全、達標。
5、生熟食品要嚴格分開
人們普遍在切菜和盛裝碗碟的時候,都能做到了,但有的家庭在冰箱保存食物方面沒有做到。不少人迷信家用冰箱的冷凍室殺菌能力,認為低溫能殺滅一切寄生蟲和病菌,把生肉跟水果、即食品等混放一起,甚至生吃冷凍肉。
低溫確實能殺滅寄生蟲和細菌,但家用冰箱普遍製冷能力有限,很多冰箱的製冷溫度極限在零下十八度以上,這個溫度無法殺滅所有的寄生蟲和細菌,不少寄生蟲卵和幼蟲能在這種溫度環境下存活,因此,在冰箱存放食物上,也要徹底執行生熟嚴格分離。
6、不要生吃蔬菜
一些人認為寄生在蔬菜上的寄生蟲往往無法危害人體。因此,越來越多的人群喜歡生吃蔬菜。而事實上,蔬菜上也很可能攜帶動物寄生蟲幼蟲或是蟲卵,尤其是使用農家肥或是城市生活汙水灌溉的蔬菜,更是攜帶大量寄生蟲源。此外,蔬菜流通過程中也可能攜帶上寄生蟲源。在來源不明確的情況下,蔬菜不可盲目生食,生食前必須要消毒殺菌。
寄生蟲病一旦感染,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專家提醒,務必做好預防措施: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潔瓜果;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燒烤或進食火鍋時;避免與寵物親密接觸。如若出現感染寄生蟲相關症狀,請即時到醫院就診,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驅蟲藥物。專家提示:家長給兒童選擇驅蟲藥品時,宜選用兒童劑型,並於服用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總結:生魚片並不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們一年之中吃個幾次就好,千萬不能經常食用,經常食用會大大增加人患病的機率,要知道寄生蟲病是一種危險的疾病,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會引起死亡,因此要多多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