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記軍,太原市迎澤區中心醫院內科科主任、急救醫學專家。從事院前急救工作17年,接診患者3萬餘次,心肺復甦成功近30餘次,參與各類型保障300餘次,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援10餘次……
面帶笑容,溫文爾雅......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叫牛記軍,是此次受表彰中的一等功授予者。
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牛記軍是太原市急救中心特勤大隊副站長,他自己和自己的團隊相繼轉運了疑似和確診患者將近200人,日夜穿梭在高危險的抗疫一線,經常凌晨才能完成任務,如此高強度工作,他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問起家人是否支持,他只說了一句:「這麼多年過去了,她們早就理解,也支持」。
政治堅定,勇挑重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18日開始,牛記軍和特勤大隊的17名戰友,時刻高度警惕,聽令而動,關鍵時候衝在一線。大家毅然決然的捨棄休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持著。
1月21日上午11點,牛記軍接到了轉送高度疑似病例的任務是從武漢回太原的最終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就此,打響了他參與這場戰疫的第一槍。
1月25日,山西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後,牛記軍帶領17個醫護人員寫下集體「請戰書」。他們要求承擔最危險、最艱巨的新冠肺炎患者轉運工作。
最辛苦時候,牛記軍和戰友會從早上10點忙到次日凌晨2點,完成新冠肺炎病例轉運任務7次,接診8位患者、2位密切接觸家屬,整個路程將近300公裡,在負壓車上累計「作戰」時間超過16個小時。
牛記軍說:「負壓車是新冠肺炎專用的轉運車輛,是避免醫患感染的重要車輛,因此為了確保零感染,我們一般要在車內,途中儘量不下車,裡面熱的出汗,外面凍的流淚,儘管艱難我們也必須堅持,因為患者需要我們。」
作為副站長的他深知任務艱巨,肩上的擔子很重。為了「戰友」的安全,他加強對年輕醫生防護服穿脫流程及消殺等知識培訓,對消殺工作進行實時監督和檢查,確保一線人員安全。
全力以赴,敢打硬仗
每次出診,無論多累多忙,牛記軍都有記日記的習慣,疫情期間,他一共記錄了50多篇戰疫日誌。
翻開牛記軍的戰疫日誌,看似數日子般的「臺帳」,但總有讓人淚目的瞬間。
「夜深人靜,特勤大隊一間、兩間……值班室仍亮著燈,院子裡藍光閃爍,我知道是特勤大隊的戰友們準備出徵。凌晨兩點半,我們跑步上了移動的「隔離病房」——負壓救護車。迅速到達指定地點按流程交接。
「今天有一輛莫斯科航班於7:05分降落太原機場,這是我為國守門以來,第十二次做機場擺渡人,我們奮戰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成為抗疫的主力軍。」
「這幾天的轉運次數很頻繁,穿脫防護服,轉運患者,人車消殺每天都在循環往復,我們一直在堅持。」
這是牛記軍在完成一次次轉運任務後記錄的文字,是怎樣的毅力與堅韌,讓牛記軍同志不舍晝夜奮戰一線,也許是那份熱忱與對祖國的熱愛吧。
共克時艱,榮辱與共
從疫情吹響號角到如今已經過去了10個月之久,如今的牛記軍已轉到新的工作崗位,但時光不會忘記,疫情期間牛記軍拼搏的痕跡。不會忘記,在疫情期間他再次寫下的入黨申請書。不會忘記,戰時入黨的錚錚誓言。
危難之時顯英雄本色,牛記軍和他的戰友們勇於作戰,不負眾望,不辱使命。面對任務的艱難毫不退縮,迎難而上,不畏生死,用一次次的實際行動築牢人民群眾生命的防線,勇敢奪取疫情防控戰的最終勝利。再一次印證了醫者的初心與使命。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讓我們銘記這位新時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