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7月21日電 臺灣「獨派」青年一再向蔣介石銅像潑漆,行為愈發囂張。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臺當局的縱容和默許行為引發島內痛批,被斥「既沒文化,又沒水平」,是「選擇性、標準不一、不入流的假正義」。
「獨派」青年潑漆僅被罰2000新臺幣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桃園地方法院7月20日對「大溪慈湖陵寢228遭潑漆」一案首度開庭,涉案者為10名「獨派」青年。就在開庭之前,10名被告中的李嘉宇、陳俞璋竟然前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再次潑漆,不僅把灌入紅漆的雞蛋殼扔向蔣介石銅像,還向大廳和階梯潑灑紅漆,現場一片狼藉。
據報導,警方將兩人帶回訊問時,李嘉宇辯稱,中正紀念堂內的蔣介石銅像「不該存在」,才會策劃潑漆。警方認為,兩人違反「社維法」,各罰款2000元新臺幣。
而在中正紀念堂遭「獨派」青年潑漆後,一直在中正紀念堂進行修復工作的工程團隊通過社交媒體痛斥,「我們在這邊已經風吹日曬一年多了,你們短短兩分鐘潑了紅色油漆離開,我們工作的信仰與執著都被你們毀了。你們闖進鷹架時,我們的人就在旁邊施工,這樣你們怎麼潑得下去?希望你們都能平安回家,晚上都睡得著。」
潑漆青年出庭行徑囂張:玩手機,嗆法官
另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慈湖潑漆案20日在桃園地方法院開庭,10名被告中的2人上午到中正紀念堂潑漆被捕,未能出庭。餘下8人先是與統派團體在場外爆發激烈衝突,直到警方出面制止。開庭後,8人言行更是無比囂張,在法庭內拍照、玩手機、喝飲料、披上抗議白布條,離譜行徑讓法警都頻頻搖頭。
據報導,當審判長、桃園地方法院法官許自瑋詢問8人資料時,其中5人全程說「臺語」(閩南語),把住址中正路稱為「臭頭路」,甚至故意用農曆日期回答生日,讓法官當庭比對日曆,並把律師事務所作為聯絡地址。僅人員確認環節,法官就花掉了半個多小時。
此外,被告郭潤庭在庭上公然玩手機,法官想制止時卻被嗆,「卷證這麼多我哪背得起來!」另一名被告周維理更是妄稱「潑漆是藝術的展現、把臺灣推向國際。」8人均否認自己有違法行為,主張所謂「言論自由」,還叫囂「中國人滾回中國入土為安」。8人律師團甚至以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出桃園地方法院「沒有管轄權和審判權」。庭審現場一片混亂。
臺當局竟稱:顯現「轉型正義急迫感」
據《聯合報》報導,對於中正紀念堂遭潑漆一事,臺文化部門竟稱,「這顯現社會各界對於轉型正義有急迫感,因此這樣的行動一再發生。」
臺文化部門聲稱,中正紀念堂運作是依據「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中正紀念堂轉型必須從法律修改著手,所以臺文化部門預計將於2018年底前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草案」,召開公聽會,並將草案提送至臺行政部門審查,以「完備法製程序」。
臺文化部門還稱,「轉型正義」除了是政治法律工程,也是重大的社會工程,呼籲社會各界應該「透過對話,促成相互傾聽理解,進而了解歷史真相,共同推動轉型工程。」
國民黨痛批:不入流的假正義
對於臺當局文化部門的說法,國民黨智庫召集人林郁方批評道,就因為蔡當局的縱容和默許,助長了那一小撮人潑漆的歪風。他痛斥,潑漆事件發生後,臺文化部門的說法「既沒文化,又沒水平」,透露出民進黨當局偏窄和仇恨的心態。
對於「獨派」青年潑漆一事,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譴責稱,這是撕裂社會族群,肇因就是民進黨完全執政兩年以來厲行「去蔣化」、「去中化」的「文化臺獨」政策,一連串的潑漆是臺當局高層鼓勵與縱容所致,「假改革、真鬥爭」,是「獨派」下流、低級的「轉型正義」。
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書記長曾銘宗批評道,慈湖與中正紀念堂潑漆事件發生後,臺當局司法處理不僅「刻意龜速、輕縱」,臺當局高層與綠營民代更是默不出聲;相比之下,烏山頭水庫日籍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銅像被砍,時任臺南市長的賴清德「高分貝譴責並要求嚴辦」,檢警也都展現高效率、快速偵辦與起訴,證明蔡當局的「轉型正義」是「選擇性、標準不一、不入流的假正義」。
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林德福也表示,「轉型正義」不該成為挑釁、刺激族群對立的大旗,而應促進包容與諒解。他指出,不斷製造加害者、被害者間的對立,在雙方的傷口撒鹽,重複再重複地標籤化,根本無助於促進臺灣社會族群和諧。(海外網 姜舒譯)